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作為知名的社交平臺,微信也不可避免的被售假者盯上,不少售假者紛紛從淘寶平臺“跨界”而來,意欲在微信平臺上繼續其暴利。
日前,來自微信的數據顯示,微信品牌維權平臺于2015年7月份內測試運行至今,8個月時間,經核實并封停涉嫌售假的個人賬號超1.1萬例,其中箱包、服裝等為品牌維權的熱門品類。
微信法務總監黃嘉慧透露,截至目前,已有來自9個國家的300多個品牌,共計60多個品牌方加入了微信品牌維權平臺,其中奢侈品行業占大頭,占比為44%;服飾占比為28%;體育用品占比為17%;家電占比為11%。
作為社交平臺,微信絕大部分場景下僅被用作溝通交流渠道,這對打擊商品售假交易造成了挑戰。對此,微信建立了品牌維權平臺,將用戶舉報的售假信息與具有鑒假能力的品牌方進行對接,將來自用戶的假貨舉報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向接入的品牌方推送。平臺則根據品牌方鑒定反饋對售假賬號進行處罰。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微信生態里包含了分享經濟,注意力經濟,意愿經濟,因此在這個基礎上需要規則和標準。微信此舉是互聯網生態構建中自律,他律的重要嘗試。
基于社交關系形成的微信生態圈如今正面臨新型的安全問題。微信安全風控負責人楊鵬介紹說,利用微信提供的社交便利性,“微場景”網絡犯罪手段可借助關系鏈擴大傷害。
公安機關公開的網絡犯罪案件類型顯示,詐騙與賭博是2015年網絡黑色產業公開案件中數量*多的類型。“欺詐類信息也是微信平臺投訴*多的類型,”楊鵬介紹說,仿冒欺詐,實物欺詐,虛擬商品欺詐,兼職刷單欺詐和紅包欺詐都是2015年*熱門的欺詐類投訴。
除了國家有關部門加速推進法制化進程,互聯網企業也自發聚焦“互聯網安全生態”。早在2014年7月份,微信便上線了“舉報”入口,每個用戶均被納入安全防御體系的隊伍中。
數據顯示,2015年微信共受理用戶投訴850萬單,在處理的投訴單中,欺詐投訴占據大多數。2015年,微信封停欺詐用戶賬號數十萬。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