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
清單?
在2014年受邀參加APEC出席領導人的服裝設計,確實是一件很幸運、也是很幸福的事,畢竟參與這樣高規格的設計活動,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機會。我把握住了這次機會,拿出了自己這些年在專業方面的積累,并順利地、一步步地“晉級”到*后的“定稿圈子”。
?
在電視上看到各國領導人穿著我們設計的服裝出現時,我特別激動。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套服裝包含了自己參與設計的心血,更因為中國文化、中國元素得到了肯定。
?
通過這次和其他設計師交流和溝通,我也發現了一些自己的不足之處,這對我以后的設計理念和發展方向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
2015年愿望
?
對于服裝設計師而言,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始終走在行業的*前端。因此今年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包括走訪其他一些國家,了解他們*時尚前沿的設計理念,同時,還會對中國傳統的服飾文化有更多的關注和研究。
?
當然,如果今年還有機會參加類似的服裝設計邀請活動,我也會考慮加入。一方面是為了鍛煉自己,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我的設計創作,把更多中國服裝的文化向世人展示出來。
?
去年報道后引發多家媒體關注
?
于茜子現任國內某知名時尚品牌董事、創意總經理,記者聯系上她時,她剛從國外回來。她表示,基本上每年都要出國十來次,有時是考察國外的時尚潮流,有時還會專門參加一些專業的培訓和學習。
?
去年11月,本報對于茜子報道后,又引起了國內報紙、電視、網絡等多家媒體的關注,把她視為“80后”新生代服裝設計師。“有多家地方衛視,還有專業的服裝期刊、網站等都在聯系我采訪。”于茜子表示,媒體對她的關注,其實也是對傳統服裝文化的一種關注,這也有助于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
其實,在服裝設計中運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于茜子來說并不是**次。2006年4月1日,“浩沙杯”第三屆中國泳裝設計大賽在北京舉行。當時于茜子還是北京服裝學院大四的學生,她的作品“青花”就以充滿民族特色的設計,從國內外900余份稿件中突圍獲得金獎。
?
每年都會回株幾次希望本土服飾多出品牌
?
和其他工作相比,于茜子認為,服裝設計師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間和對生活的品味,慢慢積淀下來,為創作提供靈感。目前,世界各國的品牌服裝已經大規模進入國內來迎合中國客戶,給國內設計師品牌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給中國服裝設計師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因此設計師*重要的還是修煉好內功。
?
對于株洲的服裝產業,于茜子說,雖然工作比較繁忙,但她每年都會回株洲幾次,這些年家鄉的變化很大,越來越漂亮。她對株洲要大力打造服裝千億產業,也表示出了很大的期盼。
?
不過她也認為,雖然蘆淞的服裝市場眾多,也有不少加工企業,但目前還缺少一些本土叫得響的品牌。目前,*主要的應該還是品牌培育。通過加強市場的原創產品和品牌銷售,從而減少“山寨”貨,提升整個市場群的品牌高度。另外,還可以考慮通過舉辦服裝設計師競賽,或是“時裝周”來營造服飾之都的氛圍,讓服飾企業逐步嘗到加強品牌建設的甜頭。“其實不只是株洲,對于我們國家的服裝發展來說,都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這也是打造民族的自信。”
?
【時尚株洲的發展計劃】
品牌——將是株洲服飾二次創業之基
?
其實,早在于茜子建議“株洲服飾發展要走品牌之路”前,去年市政府發布的《產業振興實施綱要》中,對服飾千億產業就提出,要“重點突出品牌塑造和產業平臺搭建,打造完整的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展示銷售、電子商務等于一體的服飾產業鏈,把我市建設成為商貿繁榮、產業集聚、功能完善、時尚潮流的全國**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和商貿流通中心。”
?
根據《株洲市服飾產業振興行動計劃(2014-2017年)》,明確蘆淞區政府作為“蘆淞服飾”區域品牌塑造主體,同時,由蘆淞區政府統籌引導服裝產品和專業市場的品牌塑造。每年在全市服飾市場和生產行業開展“株洲五大服裝專業市場”和“株洲十大服裝品牌”評選活動,并將其納入爭創品牌前期資金補貼名單。同時,通過組織開展行業“技能比武”活動,每年在全市范圍內評選紡織服裝行業“十佳設計師”和“百佳技工”。
?
株洲“凰牌服飾”負責人呂佑紅也曾表示,要打造蘆淞服飾周品牌活動,可以株洲女褲為特色,將所有服裝優秀品牌集中起來,通過蘆淞服飾周向外界推介,形成業內優質資源關注蘆淞、走進蘆淞的平臺。
?
未來——會為本土設計師打造更多“舞臺”
?
“可能現在還不足以吸引他們回到株洲來做事業,但未來,肯定會有一片很廣闊的發展空間。”蘆淞市場管理局副局長陽名良表示,對于像于茜子這樣在外地發展的株洲籍服裝設計師,他們一直非常關注。從去年開始,已經著手為這些本土設計師搭建在株洲的發展平臺。去年,他們還組織人員走訪廣州、北京等地,收集這些設計師的信息,并與部分設計師有過交流,以聽取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
比如即將投入運營的株洲“小巨蛋”,就將推動成立國內**“中國服裝設計師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打造設計師和廠商群體對接的平臺。屆時,將能引進知名設計師駐場設立“設計師工作室”、“設計沙龍”、“**定制中心”等,讓本土設計師找到“回家”的理由。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