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紡織品上,人類對
色彩的追求和染色工藝的探索,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原始社會。但直到紡織工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印染依然難改高能耗、高污染、染色質量穩定性差、一次符樣率低、用工密集的面貌,成為制約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提升附加值的瓶頸。如今,由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平納集團)通過產學研合作完成的“十一五”紡織重大專項子項目――“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為印染行業打開了節能環保、高質高效的新發展路徑。1月9日,該成果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這一技術和裝備,是康平納集團通過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等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歷時8年研制成功的。其創新的全過程中央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100多臺套設備、2000多個在線檢測參數的實時全流程閉環控制。通過染色工藝、裝備、系統的系統創新,在全球首次實現了筒子紗染色從原紗到成品的全過程數字化自動生產,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突破全流程自動化少水染色技術并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國家。
?
“作為傳統產業,紡織業已到了必須更多依靠科技創新**、支撐企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階段。”康平納集團董事長陳隊范說。筒子紗染色是紡織印染行業生產高檔面料、提升產品功能和附加值的關鍵環節。我國是紗線生產大國,但高端紗線卻一直依賴進口。這一技術裝備大幅提高了紡織染色的質量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色差由原來4級提高到4.5級以上,染色一次合格率由80%提高到95%以上,工藝穩定及生產運行可靠性由原來57%提高到95%,生產效率提高15%,噸紗節水27%,節約用工70%以上。該裝備可為棉紗、毛紗、棉麻紗等各種筒子紗染色,也可擴展到百檢染色、印花等領域,其應用將直接推動染整行業的綠色變身,提高產品品質、生產效率和競爭力,并帶動紡織行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
其實,地處泰安的康平納集團*初只是一般的面料生產企業,造設備這事離他們很遠。但在長期從事紡織印染及后整理生產的過程中,企業決策者們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強烈“陣痛”――“買了設備掙錢,掙了錢再買設備”。為了走出這一怪圈,在毛紡織面料行業站穩腳跟后,企業沒有像一般生產面料的企業那樣朝服裝加工等“下游”產品走,而是將目光瞄準了“上游”的紡織機械制造。
?
染整工藝裝備是一個涉及紡織、印染、機械、自動化、計算機、現代管理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系統工程,企業清楚認識到自身局限,決定借助“外力”走產學研合作道路。一次產學研對接會上,企業負責人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專家單忠德一拍即合,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共建了研發團隊,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投入了30人。這些人的工資和科研經費都由康平納集團承擔。
?
“科研項目光靠國家的引導經費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企業要拿出真金白銀來”,據康平納集團總經理劉琳介紹,近八年來,企業除了維持正常的運轉外,把利潤全部投到了科研上,而在相當長的前期研究階段,項目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這樣做企業壓力也不小,但*終大伙統一了思想,決心走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
如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13項,在魯泰紡織、孚日集團等3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染色生產棉、毛、絲、麻等30多類、8萬多個品種,產品出口美國、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