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為什么想到開發玉米纖維產品?尚佳用“機緣巧合”四個字概括。原來,幾年前,尚佳的父親患有老年性皮膚瘙癢,為減輕父親的癥狀,在用藥的同時,他多處查尋生態無致敏面料,并從中發現了玉米纖維。
于是,尚佳開始思考:生活中過敏體質的人群不少,能不能將這種材料開發成適合嬰幼兒、老年人等人群穿的衣服?
想法有了,實現起來卻并不容易。為了攻克玉米纖維做成衣服以后怕高溫和手感硬的兩大“致命傷”。這幾年,他們公司先后與東華大學、蘇州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校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在改進面料柔軟度、耐用性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克服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終于,在專注研發8年之后,擁有十多項國家專利的服裝新產品開始投放市場。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聚乳酸纖維內衣內褲面料,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聚乳酸纖維無法達到****純紡的問題。本純聚乳酸纖維內衣內褲面料采用****純聚乳酸纖維紡織而成……”在尚佳的辦公室里,這樣的發明證書有很多,和證書一樣多的還有公司運用玉米纖維開發的新產品。
“玉米衣服”成本僅是桑蠶絲的四到五分之一
“現在玉米纖維的技術已經成熟,我們可以做到****無添加。”尚佳說,除了開發服裝,公司已經把玉米纖維運用到了襪子、被子、內衣褲等家紡、生活用品領域。
“除了可再生可降解的環保功效外,玉米纖維服裝跟普通衣服相比,優勢在哪里?”高曉華問。
“用玉米纖維制成的衣服吸濕排汗,容易清洗,垂墜感好,不易變形。”尚佳說,“玉米衣服”的吸汗性比棉制服裝高3至4倍,卻又有絲織品的天然光澤和懸垂感。而且與石油產品生產出來的服裝相比,顏色鮮艷悅目。由于生產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的特殊處理,“玉米服裝”不產生靜電,對皮膚沒有刺激,穿著柔軟舒適還能起到抗紫外線的作用。
為了驗證玉米纖維的透氣性,尚佳脫掉了自己腳上穿的運動鞋。“我的玉米纖維襪子連續穿三四天也不會有怪味。”尚佳說,玉米纖維良好的伸展性,讓他腳上這雙穿了幾年的襪子脫下來依然像新的一樣不變形。
“去年,我們參加了第三屆中國玉米產業博覽會,**天展出的玉米纖維襪就被搶購一空。”尚佳頗為自豪地說。
當談及高曉華關心的材料成本問題時,尚佳表示,玉米纖維的成本略高于純棉,所以與普通的棉質衣服相比,玉米纖維服裝成本要比普通的衣服更高一些,但僅是桑蠶絲成本的四到五分之一。
“我們是國內**家,也是**一家生產****玉米纖維服裝的企業。從目前產品的銷售情況來看,我對玉米纖維服裝的前景相當看好。”聽了尚佳的介紹,高曉華有些激動。在他看來,傳統紡織企業要發展,主要在于改造提升,擁抱新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老朋友相聚的*后,是兩家企業互相合作的承諾,正如尚佳所說,隨著全球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生態可循環新型面料的用途會越來越廣。
玉米做衣服環保是亮點
彼此問候、暢聊了十年的經歷后,尚佳隨手從辦公桌上拿起一件男款的白色POLO領T恤衫:“瞧,這就是用玉米纖維做的。”
外觀和普通T恤衫沒什么區別,摸起來的手感比棉制衣服稍“粗”。做了幾十年服裝生意的高曉華不免好奇起來:“玉米真可以穿?”
尚佳說,玉米能“造出”時尚、美觀的衣服,是因為從中提取出了淀粉原料。“這是一種綠色環保的高分子材料,叫聚乳酸。”
多年和服裝打交道,高曉華對于服裝面料一直有他自己的解讀:棉、毛、麻、絲、人造纖維都曾各領風騷,但又都有局限。比如棉質服裝雖然穿著舒服,但在視覺上不吸引眼球;絲綢雖然輕薄柔軟,但易起皺;麻類雖然涼爽,但有刺癢感;化纖雖然挺括,卻難對皮膚親和。今后究竟穿什么才好,也是他一直在思考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玉米制成的。”尚佳指了指自己穿的黃色T恤衫說,這種“玉米服裝”*大的特點就是綠色環保。尚佳說:“埋在土壤里的玉米纖維服裝在數月內就會被降解,變成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而肥料被植物吸收后,經過光合作用又可變成聚乳酸的起始原料淀粉。在這種周而復始的循環往復過程中,廢氣排放被大大降低了。”
尚佳介紹,所有像玉米、木薯等含有淀粉的植物都可以從中提取聚乳酸纖維。目前,只有美國、荷蘭兩家公司可以生產聚乳酸纖維的原料。但是,由于怕高溫、手感硬,這種纖維問世十多年來,在服裝、家紡等領域的運用一直呈空白狀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