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品檢驗前要確認待驗織物的品種規格、顏色、左中右
色差、手感符合要求,印花布的 印制效果要符合要求。內在質量經試驗室檢測合格后才能上機檢驗。
(2)驗布時要以織物的正面朝上進行檢驗,要求檢驗人員的目光正視布面,眼睛與布面艾 距離為50 ~60cm。對不易區別正反面的織物要在布頭上加蓋正面標記章。
?
(3)初開車檢驗或布面疵點較多時驗布速度控制在5正常驗布速度不超這 40^1/01。,在驗布過程中必要時也應放慢驗布速度以防漏驗。
?
(4)驗布機上方的燈管照度不低于750lx,一般用40冒日光燈4 ~ 6支,底燈用不少于40W的日光燈2支。
(5)每匹布驗完后應做好檢驗記錄,包括單號、織物規格、匹號、碼長、幅寬、疵點評分等廠 容,如有條件應將上述信息輸人工廠的EPR系統保存。必要時應留好有代表性的疵布樣布仨 廠部分析處理,對于客戶來坯加工的情況也要留有百檢疵點樣布,以便交客戶確認。
?
(6)特殊的織物品種(如麻類織物〉需要預先取得客戶的實物標樣作為評分依據,成品車足要組織檢驗人員按客戶提供的實物疵點標樣(包括百檢疵點評分標樣)作為評分依據來統一目光。
?
(7)對色檢查原樣色差時要注意在客戶指定的標準光源下進行,同時注意布身應該冷卻平衡(正常回潮)使顏色穩定后才能對色。燈芯絨對色時要注意順毛和逆毛之間的顏色差異(與標樣比較時順毛方向要相同)
?
(8)漂白布檢驗時需要開底燈(同時布底要用白布襯底)檢查色紗;對于有小破洞的布匹(如針眼破洞)也應開底燈檢查。
?
(9)驗布時對布面疵點可按客戶的要求作標記。一般客戶要求1分和2分疵點可以在疵點處貼上標記,3分和4分疵點要在布邊打膠針作標記。
?
(10)在用隨機配備的碼表進行長度計量時要注意,對于燈芯絨類織物的計量,順毛和逆毛時相差可能會超過2%,這時應該注意修正計量數據。*穩妥的方法是用燈芯絨的底面向上經過驗布機的碼表計量,也可以在平臺上用手工的方式進行計量。
?
(11)早期印染布的包裝還是以四為單位疊在一起再用液壓打包機進行打包,這種包裝方 式很容易使印染成品布面產生打包折死痕,嚴重影響了成品的外觀。目前印染成品布卷一般是 用塑料薄膜直接進行包裝,可以保護商品在運輸和儲存期間的安全。要留意的是使用的塑料薄 膜不能含有對布匹有害的化學品物質,有條件的印染廠會選用自動包裝生產線進行真空包裝。 必要時也可以用兩層薄膜包裝,如果是出口的貨物有時還需要裝紙箱后再打包。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