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涂層工藝
?
?
直接涂層是將涂層劑直接涂布在織物上形成連續(xù)薄膜,從而改變其涂層面功能的一種工藝。所用的涂層劑可以是溶液型(溶劑和水)、乳液型、乳液泡沫體、增塑糊或溶劑稀釋的增塑糊。直接涂層織物可以制成具有拒水、防風(fēng)、防羽絨(鉆出)、透濕(氣)等功能,以致其產(chǎn)品能廣泛地應(yīng)用于服裝、室內(nèi)裝飾等。所以直接涂層是涂層整理中*簡便而品種覆蓋面*廣的方法。
由于直接徐層產(chǎn)品品種繁雜,不能一一列出,以下僅舉其中*普通的幾個實例。
?
?
㈠溶劑型聚丙烯酸酯和/或聚氨酯涂層劑
?
?
⒈防水錦綸塔夫綢
?
?
⑴涂層漿配方:
①一次涂層舉例:
溶劑型涂層劑(聚丙烯酸酯或單組分聚氨酯)100份
交聯(lián)劑(多異氰酸酯類)2~3份
交聯(lián)促進劑(有機胺類)1份
溶劑(醋酸乙酯或丁酮)適量
配成涂層漿:含固量約20%~30%
粘度20~30Pa·s
②二次涂層舉例:
**次涂層:
溶劑型涂層劑(聚丙烯酸酯或雙組分聚氨酸或兩者混拼)100份
交聯(lián)劑(多異氰酸酯類)5~6份
溶劑(醋酸乙酯)適量
配成涂層漿:含固量約20%~30%
粘度15~20Pa·s
?
?
第二次涂層:
溶劑型涂層劑(單組分聚氨酯)100份
溶劑(丁酮)適量
配成涂層漿:含固量約25%~30%
粘度10~15Pa·s
?
?
?
⑵涂層工藝流程及條件:半制品→預(yù)防水→烘干→涂層→烘干(→第二次涂層→烘干)→后防水
預(yù)防水:
含氟防水劑(有效成分約20%)30g/L
軋液率40%~50%
烘干100~110℃,2min
?
?
涂層:
一次涂層:5~1Og/㎡80℃烘30s
二次涂層:?
**次10~1Og/㎡80℃烘30s
第二次4~8g/㎡80℃烘30s
后防水:
含氟防水劑(有效成分20%)50~60g/L
軋液率40%~50%
烘干100~110℃,2~3min
焙烘150~160℃,2~3min
?
?
⑶注意事項:
①溶劑型涂層劑的直接涂層,以采用浮刀法工藝為主,底布是以錦綸、滌綸長絲、滌棉混紡、卡其、細布和線絹織物為主,少量棉府綢、細紡等,布面平整,組織較緊密,織物對張力不敏感。
②在涂層整理過程中,合纖織物要經(jīng)充分定形(即溫度要高于涂層過程),否則有時容易產(chǎn)生皺紋。
③涂層前織物的預(yù)防水處理(或稱前防水)是防止涂層漿滲透底布,改善涂層織物手感的措施,即使涂層漿既能充分潤濕織物表面和適量的擴散,又不致完全滲透織物(指厚度),防水整理用量也不能太高,否則會影響涂層膜和底布的粘結(jié)力。除含氟防水劑外,其他如有機硅防水劑也可選用,但要注意與后防水劑的配伍性。此外,預(yù)防水工藝有時可用軋光的平軋光工藝來取代。
?
④溶劑型涂層劑成膜性能好,表面平滑、耐壓高和耐唐。聚氨酯涂層劑一次性涂層工藝應(yīng)選強度高的單組分,其DMF含量較低的品種,井添加少量多異氰酸酯類交聯(lián)劑,可增強與底布的粘結(jié)力。二次涂層工藝,**次涂層(底徐)要增加粘結(jié)力和減少滲透,可選用在醋酸乙酯中能充分溶解的涂層劑,并增加交聯(lián)劑用量;第二次可選用手感好、強度高的單組分聚氨酯。
?
⑤配方中溶劑主要調(diào)節(jié)涂層漿粘度。
⑥直接涂層采用溶劑型涂層劑,在浮刀工藝中,多數(shù)是做薄涂層的。習(xí)慣上,若涂布量達lOg/m2以下時,又稱精細涂層。
⑦在涂層漿中加入涂料(著色劑)可做著色涂層。
?
?
⒉遮光錦綸塔夫綢窗簾
⑴涂層漿配方舉例:單位:kg
? ? ? ? ? ?
?
工藝流程和條件:半制品→預(yù)處理→底涂→烘干→第二次涂遮光層→烘干→第三次涂表層→烘干
工藝條件:預(yù)處理,預(yù)防水(處方同前),烘干或平軋光。
涂層:
底涂:用浮刀法銳角刮刀。
第二次遮光層:用浮刀法圓形刮刀,必要時可重復(fù)一次。
第三次表層:用浮刀法銳角刮刀。
烘干:90~100℃。
?
? ? 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
中國百檢網(wǎng)(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