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隨著天氣漸熱,全國棉花播種已經接近尾聲。記者來到我國產棉大省河北了解到,今年河北各產區都有棉農棄種現象,多方預測,今年棉花種植面積或創近年*低水平。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棉農放棄了今年的棉花種植呢?這對我國整體棉花市場行情又將有何影響?
記者來到河北南宮市大屯村村東的地頭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片撂荒的黃土地,風一吹還卷起一層沙土。村民趙金西說,棉花價格連續2年都在3塊錢以下,種一季棉花下來,不但掙不到錢,還要白搭個人工,今年他改種了一些雜糧等經濟作物。?
趙金西:*早我種40多畝,價格低的不行,今年一畝不種了。現在種點綠豆、山藥、大蔥。
同樣是棉花種植大縣的河北威縣,棉農們的種棉積*性也不高。趙里村村委一位姓趙的負責人介紹,他們村7000多畝地過去種的都是棉花,這兩年種植面積明顯減少。
趙師傅:自從價格低了以后,有一部分種麥子,種棒子、種山藥的、辣椒的,種樹的,今年也就4000多畝。
河北是我國的產棉大省之一,棉花常年種植面積接近600萬畝,主要集中在邢臺、邯鄲、衡水三地。以邢臺市為例,2014年棉花種植面積近200萬畝,而今年不足百萬畝。按今年各地種植情況,全省播種面積很難達到400萬畝。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孫立武分析,棉花價格持續低迷、市場需求量有限是導致各地大面積棄種的主要原因。
孫立武:2014年棉花開始取消收儲,改為新疆目標價格補貼,內地定額補貼的政策,價格出現大幅回落,影響棉農利益。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對于紡織企業而言,既有國內棉花價格高企,內外棉價差居高不下,又有國際競爭加劇尤其是東南亞借助成本優勢不斷擠占中國市場,出口受阻,棉花廠運營艱難,直接傳導至上游,造成國內棉花行業低迷。
截止到今年4月底,棉花全國均價每噸12235元,比2015年同期跌7.7%,這與2011年的*高點跌幅已經達到60.8%。業內人士分析,價格回落是市場趨于理性的行為,但是價格暴漲到直線回落,帶來的是棉農越來越不愿意種棉。
從事棉花研究30多年的南宮農技推廣站站長賈德彩認為,傳統的棉花種植模式必須調整,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是棉花種植未來發展的方向。
賈德彩:成方連片,規模生產,全程機械化,從品種上、種植模式上、管理上,都應該有一套集中的東西。
要改變傳統種植模式需要時間和過程,當下如何才能更好調動棉農種植積*性?賈德彩建議,大面積推廣棉花間作套種是一個有效辦法。
賈德彩:間作套種,想法提高棉田的效益,棉花西瓜間作、綠豆間作、土豆間作等,種上一茬小綠豆,一年多少五六百、七八百塊錢,容易操作的。
除此之外,棉農也在普遍關心,今年市場上棉花價格將何去何從,孫立武認為,2015年度國內棉花期末庫存高達152 0173 3840萬噸,供需嚴重失衡。國儲棉何時輪出,將直接關系到市場上大宗棉花價格。
孫立武:2016年的政策背景是“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2016年國儲棉輪出箭在弦上,將限定未來棉花價格上漲的空間,市場預計價格不會太高,起碼要維持目前12000-13000元/噸的水平,甚至有企業認為國儲棉輪出價格應在10000元/噸及以下。雖然棉花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但孫立武分析,2016年我國優質棉花還是處于供給偏緊狀態。由此來看,2016年國內棉價或將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高低品質棉花價差可能會繼續拉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