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承擔: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監測對象:18個主要棉花生產、消費省的100家棉紡織企業
6月,國內繼續推進“六穩”“六保”、減稅降費促消費政策,紡織市場雖緩慢復蘇,但行業進入傳統淡季,出口訂單減少,棉紗等紡織品價格小幅下跌,月內棉花價格呈先漲后跌態勢。同期,國際棉價受部分國家疫情反彈、原油市場波動、美國植棉面積下降等因素綜合影響持續震蕩,月末,1%關稅下外棉現貨價格高于國內棉花現貨價格。
一、國內外現貨價格變化情況
1、國內現貨價格略有上漲
6月,國內經濟環境進一步好轉,只有北京疫情小面積反彈,其他省區基本正常,月底國家有關部門公布儲備棉投放政策。紡織企業下游訂單不佳,開機率不足,原料庫存以維持生產為主,采購量沒有明顯放量,現貨成交明顯放緩。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11866元/噸,較上月末上漲57元;月均價為11958元/噸,環比上漲314元,同比下跌2189元。
2、長絨棉價格平穩
6月,受細絨棉價格影響,國內長絨棉價格維持平穩。月末137級成交價19600元/噸,與上月末持平,高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標準(CCIndex3128B)7734元/噸,這一價差較前一月末縮小59元。
3、國際棉價頻繁波動,價格高于國內
6月,受多國疫情出現反彈、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2020/21年度美國棉花實播面積減少11.3%、石油價格回升等多種因素影響,國際棉價維持震蕩,月末收漲。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為68.34美分/磅,環比漲0.56美分。月末為67.84美分/磅,高于前一月末1.58美分/磅,1%關稅下折人民幣11883元/噸,高于同期國內現貨17元,內外棉價倒掛。
4、純棉紗價格下跌
6月,紡織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國內紗線和進口紗線銷售仍然不樂觀,價格走軟。紡織企業成品庫存及資金壓力較大,棉紗銷售放緩,皮棉采購有所減少。月底隨著進口紗線陸續到港也對國內紗線造成一定壓力。具體看,純棉紗KC32S月末成交價為1865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150元;精梳JC40S月末成交價為22000元/噸,與上月持平;滌綸短纖月末為560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120元;粘膠短纖月末為8600元/噸,較上月末跌200元。
二、影響國內外價格變化的要素分析
1、2020年中央儲備棉輪出政策發布
6月30日,有關部門公布了2020年中央儲備棉輪出政策:(一)輪出時間: 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間的國家法定工作日。(二)數量:總量安排50萬噸左右。實行均衡投放,原則上每工作日掛牌銷售0.8萬噸左右。(三)價格。掛牌銷售底價隨行就市動態確定,原則上與國內外棉花現貨價格掛鉤聯動,由國內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和國際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各按50%的權重計算確定,每周調整一次。輪出期間,當國內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低于11500 元/噸時,下個工作日起暫停交易;當國內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連續三個工作日超過11500元/噸時,下個工作日重新啟動交易。
2、期貨市場月末收漲,注冊倉單大幅下降
6月,鄭棉期貨先漲后跌,月末反彈,倉單量較上月大幅下降。主力合約CF009月末結算價11710元/噸,較上末的11520元/噸上漲190元/噸,漲幅1.62%。月末注倉單21069張,折84.28萬噸,較上月末減少12.85萬噸。
3、紡織淡季,企業訂單減少
6-7月紡織市場處于傳統淡季,企業訂單以中小單、散單為主,內單與上月持平,但外單明顯減少,以外貿為主的企業更為困難。多數企業努力調整自身經營模式以適應市場,未來國內外疫情變化仍是影響企業經營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