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4月下旬,安鄉縣供銷社與安鄉調查隊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安鄉縣8個鄉鎮17戶棉農及部分軋花廠、棉販、棉種經銷商的棉花生產、出售、流通、經營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
一、棉花低產低價,傷透了棉農的心。
1、2014年安鄉縣棉農棉花大減產大減收。調查的17戶棉農2014年植棉152 0173 3840.9畝,比2013年226畝減少17.7%;棉花平均畝產378斤,比2013年減產16%,比單產*高的2012年減產35.8%;平均售價2.75元/斤,比2013年低21.9%,比價格*高的2010年低47.6%;每畝棉花出售收入1040元,比2013年減收544元/畝,比單畝收入*高的2010年減收1417元/畝。
2、由于2014年植棉虧損,棉農種棉積*性受挫,2015年植棉面積大幅減少。調查的17戶棉農2015年意向植棉77.75畝,比2014年減少58.2%,剔除調查戶退還給別人棉地33畝這一因素,17戶棉農2015年植棉面積實際比2014年減少49.1%。其中:改種水稻17.75畝,點黃豆種芝麻15.4畝,種玉米9畝,栽樹8畝,種南瓜2畝,未拿定種植主意的3畝,拋荒4畝,土地流轉16畝:其中改種水稻13畝、玉米3畝。
3、今年棉種銷售進度慢。在棉花植種階段,一些棉農開始做營養缽,雖然今年棉種比去年價低10%以上,但棉農購種的積*性仍不高。據其對一家棉種經銷商的調查,今年經營棉種品種比去年減少25%,到目前為止銷售棉種588包,只是去年銷量的29.4%,一些棉農繼續猶豫徘徊、仍未開始購種。
二、雖然我縣棉農棉花“賣難”問題基本解決,但后續遺留問題依然嚴峻。
1、棉農棉花堆放在家的現象已不復存在。到目前為止,棉農棉花基本出手。從其調查的8個鄉鎮17戶棉農的情況看,棉農棉花已全部出手,從對應調查的17戶棉農所在的11個棉花生產組的情況來看,也沒有一家農戶家里存放棉花。
2、部分棉農將棉花“寄售”在棉販手里,一些“寄售”戶至今未拿到棉花款。調查中了解到,有5戶棉農將棉花“寄售”在棉販手里至今仍未結賬,占調查總戶數的29.4%。這5戶棉農中,有4戶一分錢都未拿到,有一戶拿到5000元的預付款。5戶共“寄售”棉花27840斤,占調查戶總產量的39.6%,議定均價2.75元/斤。由于2014/15年度棉花市場經營價越來越低,有的棉販邊收邊銷,還賺了點工錢辛苦費。大多數棉販看著今年棉價低,指望著漲價,棉花壓在家里不肯出手;棉農等不到高價、又希望漲價、急著出手棉花,只得與本村本組的熟人棉販搞起了“寄售”。棉販不需自己掏現金,或只掏少量現金卻能大量囤積棉花,價格又隨行就市,有的甚至口頭議個價,棉花稱個斤兩,棉販記個賬,條子都未打一個給棉農就算完成了收購手續,這樣棉販認為棉花來的容易,萬一今后虧損了還是大家的,賺了自己得大頭,經營風險不大。雖然棉花價格越來越低,但棉販手里的棉花卻越積越多。據業內人士測算,我縣棉販目前手里還掌握著全縣總產量20%左右的棉花。
3、棉販經營狀況不好,大多呈虧損局面。由于棉販從事收購需要開支小工費、車費、保管費、利息、生活費等,且前期現金高價收購的棉花有的存到現在還未出手,庫存棉花成本一般高于目前軋花廠接收價,大部分棉販經營呈現虧損局面。有的“寄售”棉農開始要錢,有的民間貸款主看到棉販經營入不敷出也討要債款,一些棉販處境艱難。安全鄉一棉販開秤較早,年前就收購棉花20多萬斤,均價2.87元/斤,以2.9元/斤的價格就近賣給了億棉公司,虧損近萬元。為了彌補虧損,他繼續采取“寄售”和付現兩種方式收購,前期現金收購部分一般價格為2.80元/斤左右,后期大量“寄售”價格降了下來,“寄售”均價2.75元/斤左右,這樣又收購了80多萬斤。算起開支的小工費、運費、保管費、利息、生活費,每斤棉花開支了0.1元以上的費用,現在該棉販欠民間貸款50萬元,銀行貸款30萬元,欠棉農“寄售”款110多萬元,各方債主都開始要債,棉花出手又要虧,他有些不知所措,期望著皮棉漲價,又費神淘力地將棉花拖到億棉公司軋成皮棉,想近期脫手。
三、全縣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經營艱難、效益普遍不佳。
1、今年安鄉縣400型棉企失去了政策優勢。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雖奮力拼搏,外找銷路,內爭貨源,總的說來也只維持了整體不虧的局面。調查的4家400型棉企共收購籽棉38.5萬擔,其中銷售皮棉4390噸,占收購量的58.5%。目前庫存皮棉2510噸,庫存籽棉3.08萬擔,占收購量的41.4%,經營效益相對來說尚可,有兩家保本賺工資,一家微利,一家賬面體現虧損。全縣共有9家400型棉企,其中兩家料定今年棉花經營艱難而選擇了放棄。
2、調查的兩家200型棉企出現嚴重虧損。其中一家收購籽棉8萬擔,雖積*作為、奮力購銷,據說仍將虧損50萬元。另一家前期平均收價3.1元/斤,為獲得收購資金參與后段收購,將500多噸皮棉質押到本縣裕興農貿國儲棉倉庫,獲得300多萬元資金從事后期收購。由于銷售比例小、庫存大,棉花經營價越來越低,平均收價又達到2.95元/斤,為安鄉縣*高,據廠家說虧損可能上百萬元。
調查的一家皮輥軋花廠收購籽棉4萬擔,平均收價2.94元/斤,銷售均價只有11000元/噸(皮棉),據說也將虧損約10萬元。
3、目前氣溫漸高,棉花開始發黃,不適合庫存籽棉。部分棉企已停止收購,轉為為棉販加工籽棉,每噸(皮棉)收600元的加工費。一些棉販開始積*加工和銷售手中的棉花。
4、調查得知,今年棉紡行業銀根趨緊。一些棉企棉花銷出去后不能及時回籠花款,造成資金緊張,不得以,也只得欠些棉販的花款。對于搞了“寄售”的棉農來說,要回自己的棉花款增加了難度。
5、我縣棉花社會庫存仍然較大。據測算,目前安鄉縣軋花廠和棉販手里仍庫存約68萬擔籽棉,折合皮棉13000多噸,占全縣2014年棉花總產量的56%左右,推銷壓力巨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化解。
(資料來源:安鄉縣供銷社 周全/胡祖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