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14年協會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省供銷合作總社和中國棉花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省銀華集團和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協會以推進行業健康發展為主線,在發揮行業協會的指導和預警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2014年主要工作情況
1、 做好行業調研,及時反映情況
為促進我省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2014年協會與省發改委、省農發行、省纖檢局、省紡織行管辦等部門聯系密切,積*做好行業調研,及時反映問題并提出有效建議。
由于去年種棉減產減收,我省棉農植棉積*性受挫,加上今年4月棉花新政策的出臺并未惠及內地棉農,農民植棉意向下降非常嚴重。協會密切關注新政動態,并撰文呼吁國家能在穩定新疆棉花生產的基礎上,也給予內地棉區一定政策支持,*大限度維護棉農利益,穩定內地棉花行業的健康發展。之后在得知內地植棉也有一定補貼的情況下,**時間將信息傳達到省內植棉區,提醒棉農朋友要調整好心態,特別是老棉區和已習慣種棉的棉農在調整種植結構難度大的情況下還宜繼續種植棉花,同時提醒省內棉花企業要及時關注棉花市場供求形勢,加強質量管理并規避風險。
7、8月份,我省部分地區持續出現暴雨天氣,棉花蕾鈴發育期遭遇暴雨在不同程度上威脅棉花的產量和質量,棉花苗期發育進程緩慢,棉花生育進程比常年推遲一周以上,病蟲害情況較常年重4-6成。協會立即撰文提醒棉農們要及時加強田間管理,并要注重棉花中后期的培管工作才能保證今年棉花穩產。
新棉陸續上市后,為做好我省新棉收購信貸資金供應與管理工作,協會與省農發行聯合召開了新棉收購新聞發布會,并在會上傳遞了除新疆實行棉花直補試點外,內地包括我省的九個主產棉省實行2000元/噸的定額補貼信息,還指出若今年出現賣棉難、國內棉價大幅度低于國際棉價時,國家將實行托底收購以保護棉農利益,且新棉上市起國家停止儲備棉投放,原則上不增發進口配額。信息的及時傳遞對穩定我省棉花市場起到一定的積*作用。
10月,由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社團管理部組成的社團工作調研組來我協會開展社團工作調研,協會匯報了近幾年來的工作情況,并針對協會的發展規劃和思路表達了看法和想法。
11月,協會參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纖檢局、省內棉花主產區華容縣、安鄉縣、南縣、澧縣發改局和財政局等有關領導參加的湖南省棉花定額補貼政策討論會,會上針對制定我省棉花定額補貼的具體實施辦法等方面展開討論,協會也提出了有效建議。
2、加強棉花新政策宣傳力度,為制定政策提供有效依據
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已于今年3月底結束,新棉上市開始實行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由于今年是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年,市場環境變化很大,棉花市場較往年更加復雜。我省大部分棉農對今年的棉花形勢態度消*,棉花企業也多看少動非常謹慎,這種局面讓我省的籽棉一度出現積壓情況,棉花購銷進度異常緩慢。見此局勢,協會一方面積*地聯系上級部門了解內地植棉補貼細則的商討情況,將民情及時反饋到領導部門,另一方面努力安撫棉農情緒,耐心解答棉農疑問,把內地2000元的植棉定額補貼政策宣傳到基層,給棉農吃了顆“定心丸”,引導他們不要盲目惜售、適時交售棉花。此外,協會還積*匯總我省植棉情況的有關材料,統計近幾年省內植棉和生產的數據,為省內制定植棉定額補貼細則實施辦法提供了有效依據。
3、堅持服務宗旨,發揮協會作用
協會根據工作需要努力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積*參加中國棉花協會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并與企業共同舉辦棉花沙龍等。為確保今年的棉花購銷工作能順利進行,積*開展重溫棉花新標準培訓會,同時繼續落實省內棉花企業的棉花新標準宣貫工作,幫助和促進我省棉紡加工企業積*適應國家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帶來的新變化和新要求。
協會同省銀華集團一起赴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參觀湘商文化院展館,并針對省銀華集團入駐湘商文化院展館相關事宜提出了有效建議。另外,協會協助中國棉花協會對湖南省銀華集團及其子公司湖南銀華潤華棉業、湖南銀華湘鄂棉業申請使用“中國棉花”標志所提供的相關證件和文字說明進行了核實,并將有效信息及時反饋給中國棉花協會。
4、重視信息傳遞,開好協會會議
協會一直較好的與政府、相關部門、會員單位和棉農保持聯系和溝通,重視合作,特別是與中國棉花協會、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纖檢局、省紡織行管辦、省農發行等涉棉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努力做好棉企棉農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密切關注棉花市場的變動,充分發揮協調引導和信息交流的作用。①參加省供銷合作總社召開的直屬協會座談會,研究和部署協會工作;②參加中國棉花協會在北京召開的二屆六次理事會暨棉花形勢分析會,分析了2013年度后期棉花供求形勢和價格走勢,紡織品生產及出口形勢,并就2014年棉花春耕備播情況,預測新年度棉花、紡織品供求形勢,針對新棉購銷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③召開湖南省棉花協會常務理事會,總結2013年度棉花工作,傳遞新疆和內地棉花直補政策相關信息,并就做好新年度棉花購銷工作提出措施建議;④參加中國棉花協會在北京召開的二屆九次常務理事會暨全國棉花形勢分析會,會上了解各地新棉上市情況,解讀棉花宏觀調控政策及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就做好新年度棉花購銷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應對市場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⑤參加2014年度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新年度棉花產銷形勢,向基層傳遞會議精神;⑥與省農發行在長沙聯合召開2014年度新棉收購新聞發布會,提醒棉農消除惜售心理并適時售棉,棉花企業要合理價格積*入市收購棉花,并做好風險控制,確保我省棉花購銷工作平穩有序進行;⑦參與全國總社社團管理部領導一行來湘調研并參加調研座談會,進一步明確社團工作發展思路,推動系統社團加快改革發展;⑧參與湖南省棉花定額補貼政策討論會,落實國家2014年度對內地植棉實行定額補貼內容,討論我省棉花定額補貼的具體實施辦法內容,并提出有效建議;⑨參加中國棉麻流通經濟研究會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會上選舉產生第五屆理事會理事,并聽取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和通過修改章程草案。
5、做好信息平臺,促進資源共享
(1)由省供銷合作總社主管、省棉花協會和省銀華集團主辦的《湖南棉業》期刊于2011年6月創刊,今年已出版3期,總共出版了14期,文字稿件總計721篇,字數統計96萬字,圖片共266張,其中70%的稿件出自行業內部。刊物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印刷精美,有較好的可讀性,符合湖南棉花產業的實際情況和業內讀者的口味,深受領導和業內專業人士的好評,也受到棉區基層干部和棉農的歡迎。
(2)湖南省棉花協會簡報2014年發送14期,主要發送對象是省委省政府領導、中國棉花協會等國家、省直機關,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以及會員單位,內容全面真實反映了棉花產業動態和情況,省政府、各部門領導和業內反響頗好。
(3)協會創辦的“湖南省棉花協會”網站是中國棉花協會在全國主產棉省區的監測點之一,在2014年度運行順利,并及時向政府和中國棉花協會上報真實信息,在2013年度上報棉花預警信息量和質量在參與全國預警項目的單位中排名前三,協會網站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會員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平臺。此外,協會還創建了行業內部QQ交流群作為網站的輔助交流工具,會員在QQ群上交流棉花購銷信息、生產動態,以及對棉花政策和形勢的分析判斷,增強了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實用性。
6、收好協會會費,全力服務會員
2014年已收取會費6.4萬元;省財政調研經費補助30萬元;2014年合計收入36.4萬元。目前實際支出32.3萬元,其中《湖南棉業》費用約14萬元,人員、會議、調研、應酬、差旅及辦公費等用約18.3萬元。
二、2015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5年協會將加強自身建設,積*面對(棉業、棉花、棉農)“三棉”問題,服務棉花產業,達到“優質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發展”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做好下幾個方面工作:
1.進一步加強協會組織建設。擴大協會成員單位,把有影響的有意愿的棉花流通收購加工、紡織企業、棉花合作社吸收到棉花協會當中來,增強協會在棉花行業的影響力,增加行業正能量。
2.繼續加強規范化管理。落實社團組織法和協會章程,嚴格協會各項管理制度,自覺接受理事單位的管理,自覺接受省社、銀華集團等常務理事單位及政府社團組織管理部門的監管,加強人員政治思想管理、加強協會財務和費用管理,規范協會管理工作。
3、繼續搞好行業服務工作。繼續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棉花科研單位、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紡織企業、基層棉花生產合作社和棉農的聯系,當好棉花產業鏈上的紐帶和橋梁,圍繞落實國家棉花產業政策,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繼續搞好基礎調研工作,適時掌握棉花產業信息,及時傳遞和反饋信息;繼續加強信息和服務平臺的建設,做好湖南棉花簡報、《湖南棉業》的組稿編輯和發行工作,充分發揮協會網站和QQ群的優勢,提高信息質量和時效性;繼續加強行業宣傳和推廣,擴大行業的社會知名度和關注度,協調并借助新聞媒體和利用自助媒介,及時宣傳、反映行業呼聲;繼續總結行業龍頭企業和優秀企業家,樹立正典型,增加正能量。
也希望各領導部門和會員單位能繼續支持協會發展,大家多走動,多溝通、多交流,多向協會提出寶貴的工作意見和建議。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協會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