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一、市場綜述
上周整個棉花、紡織行業翹首以盼的直補細則仍未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市場繼續等待政策落實。近期紡織市場淡季特征明顯,紗價下跌不止,國產紗銷售不暢,進口紗銷售同樣乏力。上周ICE期棉仍以下跌為主并連創新低,由于外棉持續下滑,內外差價不斷擴大,港口40%通關活躍度增加。國產棉花現貨缺乏支撐及受到進口棉下跌影響,仍維持下行狀態,CC Index 3128B周均價152 0173 3840元/噸,較前一周下跌22元。
二、市場動態
1、儲備棉投放:成交量小幅增加
上周二儲備棉投放成交量較高,新國標資源成交兩萬余噸,一周總成交6.12萬噸,較前一周增加0.18萬噸。截止到8月8日,儲備棉投放累計上市總量1104.8萬噸,累計成交總量239.71萬噸,成交比例21.70%。其中,國產棉累計上市1040.95萬噸,累計成交225.06萬噸,成交比例21.62%;進口棉累計上市63.85萬噸,累計成交14.65萬噸,成交比例22.94%。
2、現貨掛牌交易:均價上漲 短期仍以炒作政策題材為主
從價格上看,當周現貨掛牌交易周均價整體上漲,無特別成交活躍合約,其中MA1409漲181至16392,MA1410漲164至15402,其余合同漲39-47元/噸不等。當前直補政策細則仍未出臺,市場交易重心仍舊圍繞政策題材進行操作。
3、現貨市場:新疆棉花生長略慢 內地棉花長勢正常
據了解,由于新疆前期遭受風災影響,據了解部分棉農補種了2-3次,*多的補種了5次,加上后期天氣干旱、溫差大,導致新疆棉花長勢普遍落后于去年,一些阿克蘇農民表示今年棉花整體生長情況較去年晚10天左右,據多家軋花廠反饋,大多預計今年單產會有一些下降。
今年內地天氣多高溫干旱,近期河南干旱嚴重,棉花生長受到較大影響。而山東、河北、江蘇、安徽則有降雨,適當緩解了旱情,棉花生長受影響較小,棉農表示后期如果無重大天氣變化,棉花單產較去年相差不大。
4、紡織市場:淡季特征明顯 低迷形勢不改
據信息員反應,目前紡織形勢總體嚴峻,大部分企業感到下游產品即紗、布銷售困難,產成品庫存增加,資金鏈面臨壓力。很多企業選擇降價促銷,但效果依舊不明顯。有業內人士預言,盡管“金九銀十”即將到來,但今年很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慘淡局面。部分企業反映,當前面對平均約16500元/噸的棉花成本,企業仍可維持運作,但其更擔心的是未來棉花現貨市場可能出現的斷崖式的新舊接軌。
進入七、八月份,傳統的紡織淡季特征****地表現出來,紡織下游低迷形勢仍然沒有改觀。純棉紗銷售價格跌跌不休。上周中國紗線價格指數CY Index OEC10S跌30元/噸,為15850元/噸;CY Index C32S跌35元/噸,為24585元/噸;CY Index JC40S跌70元/噸,為29280元/噸。進口棉紗銷售遇阻,價格走低,上周進口棉紗價格指數FCY Index C21S跌102元/噸,港口提貨價為21384元/噸;FCY Index C32S跌33元/噸,港口提貨價為23722元/噸;FCY Index JC32S跌147元/噸,港口提貨價為26239元/噸。
5、國際市場:ICE期棉連創新低 港口40%通關活躍度增加
上周ICE期棉仍以下跌為主并連創新低,雖然后期略有反彈,但上漲幅度均低于跌幅;市場在連續數日收陰后買盤增多,8月1日為2014/15國際棉花年度開端,市場在嚴重超賣后以小幅上漲收盤。31日,西南季風活躍在印度中部地區,8月份印度全國降雨量預計可達長期均值的96%,印度棉產量預期再度上升。至7月28日美棉新花現蕾率為87%,坐果率49%。7.18-24一周美國凈簽約出口本年度陸地棉1293噸,裝運26853噸。
由于近期外棉的持續大幅下跌,內外棉價差已擴大至2000-3000元/噸一線,外棉性價比優勢漸顯。美國、印度棉增產,中國進口需求減弱將壓制棉價繼續下行,加之貿易商恐慌性拋貨,棉價仍將“慣性”下滑。8-9月份,外棉期貨或將難“扛住”65美分壓力位,可能會繼續向63美分、60美分退守;現貨行情人民幣港口報價也或有300-500元/噸下滑。但在此基礎上繼續下行可能性將遭到強力抵抗。自7月末開始,港口40%通關保稅棉交易量明顯增加,主要通關的是印度棉,一般等級成交價75-76美分,40%通關后提貨價在16200-16550之間,與人民幣價格基本一致。澳棉也有部分40%通關,主要為M和SLM級棉花。
三、宏觀要聞
1、中國7月外貿數據大大出乎市場意外。中國7月出口同比增長14.5%,預期增長7%,6月增長7.2%;7月進口同比下跌1.6 %,預期增長2.6%,6月增長5.5%。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按美元計價,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萬億美元,增長2%。其中,出口1.28萬億美元,增長3%;進口1.12萬億美元,增長1%;貿易順差1506億美元,擴大20.9%。
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785億美元,增長6.9%。其中,出口2129億美元,增長14.5%;進口1656億美元,下降1.6%;貿易順差473億美元,擴大1.7倍。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2、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3%,環比上漲0.1%,1-7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漲2.3%。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1%;食品價格上漲3.6%,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2.2%,服務價格上漲2.5%。1-7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3%。CPI進入“高溫模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