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千斤棉創建”工作總結
2011和2012年,市棉花產業化辦公室承擔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千斤棉創建”項目,項目實施地點在楊林尾鎮六合埠村。兩年來,在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的支持和中棉所專家的親臨指導下,我們積*探索推廣“優良品種+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圍繞主攻單產增總產,提高品質增效益目標,促進仙桃棉花品種改良,扎實開展“千斤棉創建”試驗、擴規示范活動,并戰勝了各種自然災害,使“千斤棉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有關部門和領導以及當地干群的一致好評。2011年10月8日,市棉花產業化辦公室組織棉花專家測產驗收,實施的80畝試驗基地棉田平均密度152 0173 3840株,單株成桃47.3個,畝成桃75396.2個,單鈴重6.2克,衣份41%,平均畝產籽棉395.5公斤,比全市當年平均畝產249.95公斤增產145.55公斤,增幅58.24%;2012年9月29日市棉花產業化辦公室組織棉花專家進行多點取樣調查,測產驗收,實施的152畝擴規示范棉田平均密度1682株,單株成桃44.5個,畝成桃74849個,單鈴重6克,平均畝產籽棉381.7公斤。對比全市當年平均單產249.5公斤,增產132.2公斤,增幅53%。
一、主要工作
1.加強領導,強化職責
為了推動“千斤棉創建”活動,高標準建設好示范基地,市棉花產業化辦公室把“千斤棉創建”活動與開展“三萬”活動為農民辦實事緊密結合,與服務“三農”,推動現代農業,科學植棉相結合,切實加強對“千斤棉創建”工作的領導。做到產業辦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市棉花協會與“三萬”活動專班人員配合抓,聘請推廣研究員沈金權為技術顧問,并與“千斤棉創建”相關單位簽定責任狀。一是與中棉所簽訂技術指導責任狀;二是與專班簽訂跟蹤服務責任狀;三是與村組干部簽訂跟蹤管理和督導責任狀。領導的重視和職責的明確,為高標準推進“千斤棉創建”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和技術支撐。
2.抓好三個制定,全面規劃“千斤棉創建”工作
一是制定實施方案,市棉花產業化辦公室制定了“千斤棉創建”的實施方案,以保證項目有的放矢的順利實施;二是制定技術路線,即良種應用、適時播種、搶板移栽、合理密植、促早防衰、科學施肥、綜防病蟲;三是制定創建目標,即畝平成桃8.5萬個,平均單鈴重5.9克,畝產籽棉達到1000斤。
3.強化科技普及,確保各項技術到位
一是召開培訓會。播種前后我們組織專家到“千斤棉創建”示范基地,進行優質棉栽培技術培訓,將優質棉生產技術普及到植棉戶,做到每戶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二是利用有線廣播,及時宣傳棉花田間管理技術;三是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根據棉花生長情況,及時提出管理措施,指導生產,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優質植棉技術的普及,保證了創建基地棉花平衡生長。同時,我們以點帶面,在棉花生長過程中,認真進行“三桃”調查,及時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研究改進措施,并通過仙桃日報、市電視專欄節目,將“當前棉花生產管理技術”宣傳到全市植棉區,指導棉花田間管理。
4.實行五個統一,確保各項措施落實
一是統一選用棉花新品種――“中棉所63”,為棉花奪高產打基礎;二是統一播種。每年4月初,我們組織示范片區的棉農及棉花產業化辦公室機關干部共70多人次,集中制作棉花營養缽和播種;三是統一藥劑拌種。為防止油后棉苗高腳線苗,播種前用種子重量5%的“旱育保姆”拌種,較好地解決了油后棉遲播、高腳線苗、緩苗期長等問題;四是統一基肥種類用量。基肥每畝棉餅50公斤、含量53%復合肥30公斤、硫酸鋅0.5公斤,確保棉花生長所需的養份供應;五是統一化調藥劑。蕾期、花鈴期、打頂后均采用“棉太金”化調,從而達到桃多桃大之目的;六是統一將油菜稈還田。油菜割后,用機械粉碎,將油菜稈打碎后還田,培肥土力,改良土壤。
5.狠抓技物結合,提升創建水平
在示范片區,我們將各項技術充分運用到棉花“千斤棉創建”的各個環節,并根據棉花生長發育需求,將種子、肥料、農藥、調節劑等按時按量分發到棉農手中,指導棉農按方操作。兩年來,我們無償援助創建基地4萬多元的種籽、棉餅、化肥等物資,印發技術資料700多份。
6.搞好跟蹤記載,確保信息真實
一是實行專班指導工作記載。在棉花生長期間,我們根據各農戶棉花生長情況適時提供現場技術指導,并做好分戶記載,督促到戶到田塊,強化跟蹤管理;二是向參加“千斤棉創建”的農戶分發全程監測登記簿,按時記載植棉面積、種子、農藥、肥料用量費用及棉田投工、棉花產量、銷售價格等一系列具體情況,確保信息真實,科學嚴謹為 “千斤棉創建”提供參考依據。
二、存在問題
兩年來,我們開展的“千斤棉創建”活動雖然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但比每畝達到1000斤籽棉的目標還有距離。主要原因:一是行距過窄。由于項目啟動在年初,棉花前茬已種,廂寬(1.5至1.6米)定形,行距只有0.75至0.8米,棉花生長中后期中下部通風透光性差,對結鈴有一定的影響;二是種植的前茬作物不一致。如麥套棉、油后棉,給棉苗平衡生長在管理上帶來一定的難度;三是油后棉比重偏大。油后棉有效開花結鈴期比麥套棉短,給爭創棉花高產難度加大;四是氣候影響。8月中旬及后期持續高溫干旱或氣溫低連陰雨,嚴重影響了晚秋桃形成;五是棉區農田排灌設施老化,抗災條件較差,能力不強。
三、明年打算
1.計劃目標。按照“一年試點、兩年擴規、三年推廣”的思路,2013年力爭在全市推廣種植25000畝。其中在楊林尾鎮、三伏潭鎮等部分植棉基礎好,棉農自愿的植棉村組實施。
2.主要措施。一是進一步健全創建機制,實行規范化運作,并層層落實責任,整體推進。二是狠抓技術培訓與科技普及;三是抓好農田設施建設,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四是全面推廣“中棉所63”雜交棉選優新品種“中棉所71號”。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