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一、國內現貨: 收儲成交突破200萬噸 陳棉現貨受青睞
上周國內現貨價格繼續保持穩中小漲態勢,但是新棉現貨有價無市,400型企業忙于新棉加工交儲無心現貨市場。上周以來棉籽價格和短絨價格出現下滑,企業利潤空間縮小,內地棉區籽棉質量達不到企業的標準,企業外調或者高價收購高等級籽棉,企業加工成本上升。下游一些中小型紡織企業沒有合適的價格采購新棉,退而把目光轉向陳棉,近期部分地區陳棉詢價增多,但是這部分棉花市場可供給量很少。下游方面,近期棉花現貨價格一直處于緩慢上漲的趨勢,提高了純棉紗原料成本,使得紗廠有意提高棉紗報價。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不旺,供大于求的矛盾較為突出,所以實際成交價格較難提高。
截至11月9日收儲共累計成交2231830噸,其中新疆累計成交1551120噸,內地累計成交680710噸。成交量*大省份仍為新疆,占成交總量的69.5%,內地成交量前三位為湖北、山東、河北,分別占成交總量的7.6%、7.32%和4.41%。
本網10月份生產調查顯示,預計2012年度產量694萬噸,全國采摘比例81%,收購比例68%,均快于上年度同期。
二、撮合交易:量增倉減均價基本下跌 短期內市場或可轉好
(11.05-11.09)一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撮合交易成交60000噸,比前一交易周成交量增加1880噸。周訂貨量減少3980噸,累計訂貨量減至56960噸。
當周撮合有以下特點:一、成交總量增加;當周近月MA1211和MA1212合同交投量較上周有所減少分別減少60噸和2300噸。其他各合同交投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遠月MA1304增加較多,增2080噸。二、訂貨量減少;當周呈現出近月訂貨量減少,遠月訂貨量增加的情況,但整體訂貨量仍舊減少。其中MA1211減持較多,減持4920噸。三、均價基本下跌;從日均價上看,當周除了6日和7日近月合同出現微幅上漲,基本處于下跌狀態;從各合同周均價上看,除了近月MA1211周均價微幅上漲24元/噸外,其他各合同周均價均下跌,且遠月跌勢強于其近月合同,其中MA1304周跌208元/噸,跌幅*大。 四、技術上,當周撮合市場各月合同均線繼續下探趨勢,下尋支撐。
三、國際市場:期棉繼續走低 保持震蕩偏弱行情
上周(11.5-11.9),ICE期棉延續前一周的跌勢繼續走低,12/3月合約移倉交易活躍;現貨市場價格跟隨紐期一同下跌,當周后期市場交易較為活躍。據美國農業部(USDA)*新發布的全球供需預測報告顯示,本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庫存1516萬噸,較上次預測調增2萬噸;產量2544萬噸,調增11萬;消費2315萬,調減12萬;期末庫存1748萬,調增25萬。當周Cotlook A指數周均價80.05美分/磅,較前一周跌1美分,ICE近期合約周均價69.83美分/磅,較前一周跌1美分。
四、市場展望
上周10月份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出爐,PPI數據、出口數據、工業增加值數據均出現了回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積*信號。就10月份外貿數據而言,10月份出口數據超出之前市場預期兩個百分點,但是我們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仍處于下降狀態。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即將到來的感恩節和圣誕節是歐美國家的傳統消費旺季,今年的假日較以往有所推遲。延遲和基數效應,外加政策發力,促成了10月出口繼續回暖,然而,就此就斷定我國外貿開始全面回暖,還為時尚早。商務部部長陳德銘11月10日在十八大新聞中心接受中外記者集體采訪時表示,“我國原定目標是今年進出口額增長10%左右,目前看來,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