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承擔:中國棉花協會棉花加工分會
調查對象:13個主要產棉省、區的152 0173 3840個400型棉花加工企業
10月,新棉采摘數量大幅增加,但受價格下滑、銷售不暢等因素影響,企業收購謹慎,棉農惜售情緒嚴重,收購加工市場旺季不旺,收購價格小幅回落,收購進度進展緩慢。由于市場購銷不旺,企業交儲意愿增強,收儲成交量增加,大部分200型企業以及棉花經紀人退市,收購主體以400型為主。
一、收購市場購銷不暢
“十一”后,我國棉區進入采摘旺季,棉花上市量大幅增加,大部分400型棉花加工企業開秤掛牌收購。由于棉花期貨、現貨和棉籽銷售價格均持續下跌,收購加工新棉僅能維持微利甚至出現虧損。加工企業陷入購銷兩難困境,部分已入市企業退市觀望,堅持收購的企業謹慎操作,嚴格控制收購數量和質量,邊收邊看,收收停停。部分加工企業由于收購量小導致無法開車,處于半停產狀態。
棉農面對持續下跌的棉價,存售兩難。內地棉農普遍不滿意今年收購價格,以觀望為主,惜售嚴重或賣次棉存好棉。新疆棉區棉農由于氣候變冷、急需還款、棉花無地存放以及預期后市繼續下跌,10中旬開始急于交售,收購企業門前出現排隊售棉景象。
全國總體來看,盡管采摘進度明顯快于去年同期,但由于市場銷售不暢,資金、倉儲占用期長,周轉慢,企業無法放量收購,收購進度緩慢,特別是內地,明顯慢于常年。
二、收購價格以下跌為主
10月,受皮棉銷售價格下跌,以及棉副產品價格回落影響,籽棉收購價格以下跌為主,特別是中旬后,跌幅有所放大。全國400型加工企業328級籽棉月平均收購價格8.58元/公斤,較上月下跌0.08元,環比跌幅0.92%,同比跌幅23.8%。各棉區中,西北內陸棉區下跌幅度略大,平均收購價格8.54元/公斤,較上月下跌0.16元/公斤,跌幅1.84%;黃河流域棉區平均8.65元/公斤,環比下跌1.48%;長江流域棉區微幅上漲,平均價格8.54元/公斤,環比上漲0.12%。分省看,除安徽、甘肅兩省平均收購價格較上月略有上升外,其余各省均以下跌為主。
三、收購質量有所好轉
10月棉花采摘進入中后期,天氣條件總體較好,上市籽棉質量有所好轉,衣分率上升,回潮率和含雜率下降。其中衣分率內地328級平均為38.76%,較上月上升了0.13個百分點,新疆329級平均為39.95%,較上月略上升0.01個百分點;回潮率內地328級平均為12.77%,較上月下降2.11個百分點,新疆329級平均為9.44%,較上月下降1.26個百分點。
四、400型企業交儲積*性提高
由于棉花銷售價格持續小幅下跌,已跌至臨時收儲價格以下,加之市場需求低迷,銷售量較少,400型企業交儲積*性提高,10月交儲量逐漸增多。10月收儲累計成交11.8萬噸,其中內地成交3.1萬噸,新疆成交8.7萬噸,內地中湖北成交量較大。
收購前期價格較高,企業交儲僅能保本甚至微虧,沒有企業愿意交儲,進入10月,隨著籽棉收購價格下跌,企業在市場上銷不出去,交儲尚能保有微利,交儲企業增多。為了能順利交儲且能有一定利潤空間,加工企業收購時對收購質量嚴格要求,在品級、長度和衣分、回潮率等方面均以收儲為標準,同時,在價格上也嚴格控制,基本對照籽棉收購參考價底線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