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況
2010年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共檢驗進口棉花152 0173 3840批,數量3041397包/637939.88噸,貨值共計108654.38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增加72.33%,重量增加107.98%,貨值增加了154.18%。對外出具品質索賠檢驗證書1107份,重量索賠檢驗證書1587份,對外索賠金額共計1499.99萬美元,占總貨值的1.38%。為國家和企業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010年全省進口棉花來自世界各地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國別主要有美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巴西和貝寧等國家。其中進口美棉、印度棉占主體,美棉占全部到貨重量的35.27%、印度棉占31.77%、烏茲別克斯坦占14.78%、澳大利亞占7.59%、巴西占2.13%、貝寧占2.22%,其他國家的棉花占6.24%。進口棉花等級以SM級和M級為主。進口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和來料加工方式為主。
2.綜合分析
2010年全省進口棉花的品級、強力、細度不合格率較200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長度的不合格率有所上升。品級平均不合格率為7.29%,較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08%,降級幅度為1/2級-4級,*高降級率達****;長度平均不合格率為1.65%,與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38%;細度平均不合格率為4.01%,與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92%;斷裂強力總體平均不合格率為5.28%,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6.6%。
進口棉花質量存在的問題較多。特別是部分進口批次,品級降級幅度大、降級比例高、纖維細度偏粗、偏細,強力偏低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另外有一些特殊質量問題:棉包破損現象仍然存在,造成棉花被污染;部分棉花有霉變腐爛現象,在進口印度棉花中發現存在較多異性纖維和大量棉籽。
在進口到貨重量方面,重量短少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檢驗發現有86.95%的批次短重,平均短重率為0.91%,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05%。
(一)主要進口國別的棉花質量情況:
1.美國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美國棉花801批,225004.49噸,貨物總值42357.72萬美元。經檢驗發現平均降級率高達10.4%,比總體平均水平高3.11%,但比去年下降0.82%,大幅度高比例降級現象較為普遍,*高達****,降級原因主要是色征較差,白星、葉屑多,個別棉花軋工質量較差;長度總平均不合格率為2.24%,比平均水平高0.5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51%;馬克隆值偏粗/偏細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總平均不合格率為4.69%,比總體平均水平高0.68%,但比去年下降了2.37%;纖維斷裂比強度不合格率為5.93%,比總體平均水平高0.65%,但比同期水平低7.84%。
在到貨重量方面,經檢驗發現美國棉花的重量短少問題相對較好,個別批次還存在著短少嚴重的現象。平均短重率為0.97%,比總體平均短重率高0.06%,但比去年下降了0.06%。
2.印度棉花
由于印度政府自4月份開始限制出口棉花,直到10月份才取消限制,導致今年進口印度棉比例下降。2010年全省共進口印度棉花536批,202696.65噸,貨物總值33811.43萬美元。經檢驗發現印度棉花總體質量稍好,在進口的印度棉花中,平均品級降級率為3.96%,比總體平均水平低3.33%,同比增加1.86%;平均長度不合格率為0.64%,比總體平均水平低1.01%,但比去年上升了0.03%;馬克隆值偏低現象較為常見,平均不合格率為1.57%,分別比總體平均水平和同期低2.44%、0.95%;強力平均不合格率為4.97%,比總體平均水平和去年同期分別低0.31%和6.28%。
除此之外,進口的印度棉花中較為突出的現象是:棉花包裝質量較差,棉花被污染嚴重;棉花中夾帶棉籽現象較為常見,有的還帶有籽棉;棉花中存在較多頭發、黃麻等多種危害性纖維。
在到貨重量方面,重量短少問題*為突出。其平均短重率為1.35%,比總體平均水平高0.45%,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0.28%。
3.烏茲別克斯坦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烏茲別克斯坦棉花98批,94270.6噸,貨物總值10579.19萬美元。大部分新疆農墾進口的烏棉品質較穩定一致,但其它企業進口的烏茲別克斯坦棉花中存在乳色棉,品級降級較高,較為突出的質量問題是軋工質量差。平均品級降級率高達19.13%,比總體平均水平高11.84%;在進口烏茲別克斯坦棉花中還發現一些特殊的質量問題:包裝破損嚴重,棉花被污染;部分棉花中含有水漬棉,有的已腐爛變質。
4、澳大利亞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澳大利亞棉花126批,48428.02噸,貨物總值9716.86萬美元。進口的澳大利亞棉花品質較好,降級幅度、比例較小,重量短少問題較為常見。
5、墨西哥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墨西哥棉花17批,6172.29噸,貨物總值1001.92萬美元。進口的墨西哥棉花品級較好,長度、馬克隆值和強力降級比例較高,平均長度不合格率為25.55%,比總體平均水平高23.9%,墨西哥棉花長度不少在1-3/32“左右,故造成1-1/8”的合同長度不合格率居高不下;棉纖維細度過于偏粗,平均不合格率為63.85%,比總體平均水平高59.84%;強力平均不合格率為26.9%,比總體平均水平高21.62%。重量短少問題較為常見。
(二)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
2010年全省進口棉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短重、降級現象普遍,以次充好現象嚴重,在個別批次棉花中發現有棉籽、霉爛現象。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1、品質方面
美國棉花較為突出的問題是顏色灰、光澤差、長度偏緊或偏短,葉屑較多,馬克隆值偏細,個別批次棉花強力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區間生長條件的差異、品種的不同,使得一部分棉花不能充分成熟,長度偏緊,馬克隆值偏低。受機器采摘方式的影響,造成葉屑較多,雜質偏高。另外美國的“綠卡”棉也出現了與標定品質指標嚴重不符的問題,降級現象較為普遍,有些降級率也很高,這其中不排除有假冒綠卡棉現象存在。
印度棉花因采摘、軋工方式落后造成棉花軋工質量差,葉屑較多,異性纖維較多;受其品種的影響,馬克隆值偏低,強力不合格率較高。
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由于受該國棉花品種、生長條件及軋工工藝的影響顏色偏乳黃、光澤較好,軋工差,存在大量的絲索、棉結和雜質。烏茲別克斯坦棉花若以美棉標準成交的,其品級降級率較高。
墨西哥棉花由于大部分人工采摘,色澤潔白,含雜較少,成熟度好,但長度偏短,細度偏粗。
2、到貨重量方面
到貨重量參差不齊,短重現象普遍。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貨主發貨的有意短少造成的,另外由于氣候的不同,以及長途運輸后引起回潮率的變化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3、包裝方面
總體來講大有改善,進口澳棉基本上全是符合我國強制標準的白坯布或白針織布包裝,包裝完整,很受歡迎。美棉的麻包比例也基本消失,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但美國棉花的塑料編織袋包裝問題還未得到改善,仍然使用得很多,建議美國棉商全部改為現在使用的塑料膜包裝,不會造成人為的異性纖維;印度棉花的包裝沒有改觀,棉花脫散、污染嚴重。
(三)建議
今年,棉花價格短期內急劇走高,進口棉花數量大幅度增加,進口棉花質量風險進一步加大。應對當前進口棉花品質降級、重量短重現狀比較嚴重的情況時,建議相關用棉生產企業在貨物抵達倉庫時一定要加強原棉到貨的驗收工作,在貨物到達的**時間通知相關檢驗人員到現場實施檢驗,嚴格按照規范《進出口棉花檢驗檢疫工作規范》協助抽樣、稱重,未經檢驗不得銷售、使用。稱重、取樣及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棉花有品質、重量等問題要及時通知境外供貨方,確保對外索賠順利成功。(吳浩)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