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項目承擔: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監測對象:18個主要棉花生產、消費省100家棉紡織企業
7月份,儲備棉拋售成為市場資供給主力,有效緩解了紡織企業用棉緊張的局面。隨著拋儲數量的增加和結構的調整,紡織企業購買意愿增強,拋儲成交行情繼續小幅上漲,帶動現貨市場不斷走高。國內電子市場交易重心也有所上移。而紡織市場小幅回暖,紗、線行情上漲,但企業間兩*分化現象更加突出。
一、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繼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上半年國內GDP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這是自2008年下降以來首次回升。7月份,央行多次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很多,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仍要堅定不移的執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增強可持續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拋儲計劃完成七成,有效補充當前市場供求缺口
7月份,拋儲成為紡織企業生產用棉的主要來源。為緩解市場上棉花資源緊張的局面,本月國家明顯加大了拋售力度。月內共推出儲備棉資源1091074噸,較6月增加358298噸,成交724060噸,增加252589噸,成交率66.36%,較6月提高2個百分點。平均成交等級3.99,加權均價12702元/噸,折328價格152 0173 3840元/噸,較6月上漲134元。
截止7月31日,國家共推出1865588噸儲備棉,累計成交1219161噸,成交率65.35%,平均等級3.97,平均長度27.91,加權均價12660元/噸,折328價格13038元/噸。
7月拋儲的主要特點:一是拋儲量增加,成交比例上升。全月計劃拋儲量較6月增長49%,成交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二是成交均價小幅上漲,市場資源依舊緊俏。其中2003-04年度資源折328成交價為13236元/噸,較6月上漲208元,2008年度資源折328成交價為12972元/噸,漲77元。三是棉花資源流向大型紡織企業,成交企業數量減少。為了穩定市場,有效保障市場供應,滿足紡織企業需求,經第五次儲備棉出庫銷售會商聯席會議研究決定,自7月20日起,暫停紡織企業委托棉花流通企業交易商代理其競拍儲備棉。在此影響下,7月下旬每日參與競價的企業數量減少到300家以下,棉花資源大部分流向資金雄厚的大型紡織企業。四是2003-04年度棉花成交率與成交均價高于2008年度。
三、拋儲引導現貨,原料上漲推動紗價走高
7月份,隨著現貨市場內可供資源量的進一步減少,以及拋儲數量的增加和結構的調整,紡織企業參與儲備棉競買的積*性高漲,成交行情持續上漲,在此引導下,現貨行情也穩步提高。其中上旬漲幅相對較緩,7月10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為12897元/噸,僅較月初上漲58元。中旬后,部分競拍企業囤積心理增強,帶動現貨成交價大幅上漲,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為13138元/噸,較月初上漲299元。
月內棉紡市場主要特點:一是流通環節棉花資源緊缺,且進口配額數量減少,采購主要依靠競拍儲備棉。二是受“7.5事件”影響,新疆棉出疆難度加大,紡織企業新疆棉配棉比例下降,據調查,7月紡織企業新疆棉比重由6月的48.05%降至46.92%,下降1.13個百分點。三是原料上漲推動紗價走高,成品銷售稍顯好轉。滌綸短纖、粘膠短纖也出現一定程度上漲,帶動紗線市場上漲。四是企業經營兩*分化現象突出。資金相對充足的大型紡織企業在儲備棉競拍中占據優勢,同時利用產品降價方式大規模拓展內銷市場份額,減輕外單下滑沖擊;而一些只靠代加工、接加工貿易訂單的小型企業,不但采購原料方面沒有優勢,銷售市場也被大企業擠占,運轉出現問題,紗布庫存量明顯上升。
四、商業庫存90萬噸,工業庫存小幅增加
7月,隨著新年度棉花季節的來臨,月末棉花商業庫存不減反增。根據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信息采集網絡對棉花經營企業抽樣調查顯示,截止2009年7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90萬噸(包括外棉,不包括國儲棉),較6月底增加11萬噸。其中,內地商業庫存68萬噸,新疆商業庫存(未出疆)22萬噸。
由于棉花價格上漲,企業銷售利潤有所提高。被調查企業中,利潤在200-500元的企業占55%,較上月增加42個百分點;在100-200元的企業占28%,較上月減少15個百分點;500元以上的企業占11%,較上月減少2個百分點;保本的企業占6%,較上月減少25個百分點。
另據對紡織企業調查了解,在棉花、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等原料價格上漲拉動下,7月紗、布銷售均較6月有所好轉,價格也略有上升。其中棉花工業庫存上升1.5萬噸,為101.14萬噸,較去年同期少13萬噸。紗線庫存19.03天,較上月減少1.15天,坯布庫存為27.82天,較上月減少0.25天。
五、電子盤放量減倉,整體走勢與現貨市場相同
7月份,在拋儲基本面的有利支撐下,國內市場兩個電子盤也呈現明顯上漲態勢,交易重心不斷上移。其中電子撮合成交量較6月增長7.5%;近月合同MA0907月均成交價13562元/噸,環比上漲3.9%,高于同期國內同等級現貨225元。而鄭棉期貨主力合約CF001月末結算價為13545元/噸,較6月底上漲2%。
六、外棉市場先漲后跌,重心提高,內外棉價差縮小
7月份,國際期、現貨棉花市場成交行情呈現先漲后跌的走勢,其中,中上旬受股市回暖、美元走低等利好因素影響,行情持續上漲,下旬受大宗農產品市場走弱,以及天氣轉好有利于產量、部分基金持續打壓等因素影響,ICE棉不斷回調,但整體看成交重心較6月明顯上移。7月ICE棉10月合約月度均價為58.66美分/磅,較6月漲455點,漲幅8.4%。
與期棉走勢相同,國際現貨也先漲后跌,其中CotlookA指數月均價64.80美分/磅,漲3.41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11341元/噸,低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643元/噸,較6月這一差價減少377元/噸。FCIndexM月均價為65.65美分/磅,漲3.49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11487元/噸,低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497元/噸,較6月差價減少390元/噸。
另據統計,2008/09年度(2008年8月-2009年7月),中國累計簽約美棉89.5萬噸,同比減少20.5萬噸,裝運85.7萬噸,同比減少7.3萬噸。
七、國家宏觀調控措施日趨完善,新舊棉花年度有望平穩過渡
截止7月底,拋儲已完成122萬噸,還有30萬噸待拋,按當前日均1.5萬噸成交量計算,預計本輪152萬噸的拋儲計劃將延續到8月中下旬。隨著新棉花年度的臨近,前期參與競拍的流通企業受新棉上市壓力影響,紛紛開始銷售前期存棉。另外,前期下發的40萬噸加工貿易棉花進口配額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部分紡織企業的生產壓力。為保障新棉上市之前的市場供應,國家將增加60萬噸拋儲計劃。由于上述因素的影響,近期棉花拋儲價格走勢平穩,部分地區現貨出現小幅回落。在國家完善的宏觀調控措施作用下,新舊棉花年度有望完成平穩過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