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承擔: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
監測對象:16省152 0173 3840個縣(團、場)4030戶
一.苗情長勢偏弱,區域之間不平衡
中國棉花生長指數(CCGI)6月為96(表1),真葉數8.7片/株,本月苗情差于去年同期近半成;為常年的90(前7年),差于常年的一成。
從總體苗情來看,一是6月苗情長勢轉弱,一類苗果枝3~4個/株,其面積比例少于去年同期的二到三成。二是區域之間不平衡。苗情從5月的平衡轉化為很不平衡是其主要特點,其中黃河長勢接近去年同期,華北平原*好;南疆長勢好于常年,接近去年;長江下游長勢略差于去年同期;北疆和長江中游的長勢相對*差。
從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天氣來看,一是氣候較為溫和,但氣溫明顯偏低2~5℃。二是降水豐沛,降水北移特征*為明顯,黃河降水比歷年和去年同期增加2~4成,局部增加1倍多。三是日照普遍減少,與去年同期相比,陰雨天氣天多,日照時數減少一到兩成。上述天氣特征對播種、出苗和保苗相對有利,但對現蕾不利。據分析,日照時數的減少是導致營養生長偏弱、生殖生長滯后的主要原因。四是自然和生物災害偏輕,受災面積較小。除江漢平原5月下旬遭遇大雨漬澇、6月上旬黃淮平原局部遭遇強對流大風天氣,以及局部遭遇冰雹危害以外,各產區天氣正常,病害發生也相對較輕。
長江CCGI 6月為91,為常年的94,真葉數8.1片/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近一成,差于常年半成。由于“五月寒”,洞庭湖和江漢平原遲遲不發,弱苗、老苗、僵苗面積大,但本流域的早春棉與鄱陽湖區的長勢較好;下游因小麥晚熟,麥棉共生期延長,棉苗長勢略差于去年同期。南襄盆地麥茬移栽棉的面積大,苗情轉好。
黃河CCGI 6月為98,為常年的86,真葉數9.2片/株。苗情與去年同期接近,但差于常年一成。整體看,華北平原長勢相對較好,但個體略偏小。黃土高原因旱苗弱早發。
西北CCGI6月為91,為常年的95,苗情差于去年同期一成和常年的半成。真葉數8.4片/株,其中南疆10.0片/株,北疆8.0片/株,河西走廊8.5片/株。北疆與河西走廊雨日天多,氣溫忽高忽低,高溫偏低3~5℃,長勢明顯偏弱,僵苗老苗面積大,嚴重遲發,現蕾晚7~10天。南疆長勢接近去年同期,好于常年,早發明顯。
特早熟CCGI 6月為94,為常年的71,真葉數4.3片/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半成多,差于常年近三成。
二. 加強管理,促進轉化,協調“三長”,搭好豐產架子
從6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段天氣呈現災害的多發特點,暴雨、干旱及冰雹交替發生,還是黃萎病、枯萎病大發生期,也是轉Bt基因抗蟲棉棉田盲蝽象的重發期。針對今年弱苗面積大,區域苗情差異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協調,要以平衡生長、營養生長和與生殖生長(即三長)相協調為主攻方向,以抗旱與防澇為重點,實行分類管理,以促為主,促控結合,搭好豐產架子。主要技術措施:
1.中耕滅茬,定苗整枝。油茬、麥茬、麥套棉田和晚播棉田要抓緊定苗,移栽棉要剪除雙株;提倡粗整枝,早整枝。長江提倡中耕松土,清除殘茬和雜草,清溝理墑,追施蕾肥,黃河要封根培土。
2.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蕾期要求穩長,一類早發棉田看苗穩施蕾肥,三四類弱苗要增施氮肥促進生長,地膜覆蓋棉田要求揭膜除草之后施肥。花鈴肥長江分兩次施用,一次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一次在7月下旬到立秋前后;黃河一般一次施用,時間在7月下旬。肥料品種要求氮鉀配合,施肥要與培土結合,高培土,有利灌排,減輕漬澇。
表1 2009年6月中國棉花生長指數(CCGI) |
棉區 | 09年5月 | 09年6月 | 6月與常年比 |
全國 | 132 | 96 | 90 |
長江流域 | 115 | 91 | 94 |
四川 | 100 | 101 | 91 |
湖南 | 91 | 84 | 89 |
湖北 | 129 | 87 | 85 |
安徽 | 83 | 92 | 86 |
江西 | 97 | 104 | 99 |
江蘇 | 110 | 95 | 90 |
黃河流域 | 117 | 98 | 86 |
河南 | 130 | 94 | 89 |
河北 | 100 | 108 | 72 |
山東 | 128 | 102 | 107 |
山西 | 95 | 98 | 91 |
陜西 | 121 | 98 | 100 |
天津 | 146 | 120 | 118 |
西北內陸 | 192 | 91 | 95 |
新疆 | 192 | 91 | 95 |
南疆 | 161 | 96 | 107 |
北疆 | 286 | 84 | 93 |
甘肅 | 118 | 81 | 96 |
特早熟 | 1500 | 94 | 71 |
3.化學調控,塑造高產株型。多雨和早發棉田提倡用縮節胺進行少控、多控和輕控。
4.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病蟲害。加強轉Bt抗蟲棉田的監測,高產創建棉田要做到田塊有測報點,村村有測報員,及時發布蟲情信息。及時防治棉鈴蟲和盲蝽象,提倡誘殺與化學防治相結合。西北干旱,要密切關注紅蜘蛛和棉蚜的暴發危害。
5.抗旱排澇,減輕災害。針對高溫,西北棉區要加強灌溉,增加滴灌次數和滴水量。長江和沿海棉區遇澇及時清溝排漬,保證渠溝暢通。
6.洪澇搶救措施。一是扶理倒伏棉株。二是搶排水和快速清洗植株上的泥沙。三是早中耕松土,早施重施肥,四是推遲打頂7~10天,精細整枝打杈,及時抹掉贅芽。四是災后棉花長勢偏旺,害蟲發生偏重,要及時防治。
7.冰雹補救措施。早期冰雹危害棉采用留葉枝和增施氮肥促進生長。晚期(7月中旬)改種蔬菜等;對受災棉田要逐田塊診斷,劃分類型,分類實施補救措施。(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毛樹春 馮 璐 李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