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意向植棉面積繼續減少,減幅高達兩成多,預計面積將下滑到7000萬畝
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和全國公益性棉花科研專項組于2009年3月調查了川、湘、鄂、贛、皖、蘇、冀、魯、豫、津、秦、晉、新、甘、遼和吉16個省市區152 0173 3840個定點縣及棉花科技入戶縣團、4535個定點農戶,二次發布今年植棉意向報告,供決策參考。
一. 意向植棉面積呈銳減走向
1. 意向植棉銳減兩成多。據監測,今年全國植棉意向呈銳減走向,面積比2008年同期大幅減少兩成多。據3月對152 0173 3840個優質棉樣本縣(團)、256個鄉(鎮)、373個村、4535個植棉戶的監測結果(表1),持平戶占46.0%,比1月增2.3個百分點;增加戶占3.2%,比1月減0.4個百分點;減少戶占50.5%,比1月增2.2個百分點。
意向植棉面積減幅高達21.9%,比1月增1個百分點,預計植棉面積將下滑到6748萬(國統局8640萬畝,減1892萬)~7017萬畝(中國棉花生產預警監測8980萬畝,減1966萬畝)。
2. 意向植棉變化特點。一是三大棉區都減少(表2)。1月和3月長江減26.5%和30.8%,黃河減23.6%和29.1%,西北減6.6%和4.8%。
二是各地均減。1月和3月八個大省按幅度排序,豫減42.1%和48.6%,鄂減33.3%和35.0%,皖減28.1%和33.1%,蘇減27.8%和32.3%,冀減16.9%和15.4%,魯減13.6%和14.4%,湘減9.4%和13.8%,新減6.2%和4.8%。其他產棉省市,晉減52.4%和53.1%,秦減41.9%和41.9%,遼減37.7%和37.7%,贛減25.8%和34.5%,津減17.3%和26.1%,甘減17.3%和12.1%,四川增3.2%和減8.9%。
二. 植棉銳減走勢的主要原因分析
1、棉價大幅下跌,跌幅高達兩成多。據表2,2008/009年度籽棉售價4.69元/千克,跌幅高達22.2%。2009年國家再次收購儲備棉,雖然棉價止跌回穩,但到3月中旬籽棉售價仍走低(還有品級因素以外),價格降至4.63元/千克,降幅增至23.1%。
2、植棉收益損失慘重。據中國棉花生產預警監測數據,全國樣本籽棉產量245.4千克/畝,減0.3%,主產品產值1150.9元/畝,減347.6元/畝,減23.2%;植棉收益1.9元/畝,減491.5元/畝,減99.6%。在三大產區中,由于長江單產減幅*大,其產值的減幅也*大,植棉收益為負的147.2元/畝。其中植棉大戶幾乎全是虧的,虧損額高達300~500元/畝。按減收491.5元/畝,測算全國植棉收益損失424.6億元(國統局8640萬畝)~441.4億元(中國棉花生產預警監測數據8980萬畝)。
3、托市和救市收購產生積*的效果。一是成功地解決了新疆“賣棉難”問題,棉價下降幅度1月為11.2%,3月為10.8%(表2),比內地1月降幅高達24.6%減少了14個百分點,3月降幅26.4%降低15.6個百分點。二是新疆意向植棉面積減幅不大,3月意向減4.8%,比1月降1.8個百分點,可見托市和救市收購對植棉產生的效果*為直接和*有效。三是如果不采取救市措施,全國棉價會下跌更多,市場會更加疲軟,沖擊會更為嚴重。
三.穩定棉花生產的建議和意見
1、棉花產業宏觀基本面是好的。堅信棉花消費需求“三個不會變”的基本態勢,基數很大;紡織品服裝“土豆效應”和“口紅效應”均可兼得。綜合儲備棉、GDP、消費和出口等基本面,以及國內外期貨價格走勢,國內價格波動規律,預計新棉價格將上漲10%~15%。
2、力保植棉面積穩定,需要三手抓,三提高。需要抓政策扶持、抓科技支撐和抓應急儲備,三手都要硬;力爭實現三提高,提高大宗農產品的保障能力,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和提高農產品吸納能力,才能力保植棉面積的穩定。(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毛樹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