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我國繼續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紡織、棉花企業資金依舊緊張。業內期盼已久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上調”政策終于確定,人民幣升值速度也有所放緩,但紡織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短時間難以改觀。棉花企業貸款回籠壓力不斷增加,促銷力度加大,但紡織企業消化能力有限,棉花行情下跌速度加快。
一、CPI增幅穩步下調,人民幣升值速度減緩
7月份,中國市場的宏觀經濟面延續上月走勢,PPI持續高企,CPI增幅回落,但人民幣匯率升值速度有所減緩,國家繼續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7月份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0%,創152 0173 3840年以來新高,漲幅連續12個月擴大。由于此次PPI的持續上漲主要源于資源供需之間的矛盾,因此會直接增加企業成本,從而導致經營困難。
與PPI的上漲相反,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3%,連續第三個月回落,同時也創下去年10月以來新低。盡管CPI漲幅出現為較明顯的回落,但是受資源、勞動力等漲價因素的制約,未來CPI回落空間較為有限,預計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對穩定。
7月份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速度明顯放緩,其中7月31日1美元對人民幣6.8388,較6月30日的6.8591,提升0.0203,升值速度0.3%,較6月份的1.1%下降0.8個百分點。
二、出口退稅上調政策確定,紡織品服裝出口好轉
業內期盼已久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上調政策終于出臺。7月31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關于調整紡織品服裝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從8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其中包括棉紗和棉機織物。雖然2個百分點的出口退稅率對于成本大幅上漲的紡織企業來說尚不滿足,但此舉表明了國家對紡織出口企業的關注和扶持,對緩解企業成本壓力、提高企業利潤水平、增強企業信心將會發揮積*的作用。但是也應該看到,政策的作用有一個傳導過程,所起的作用也有限,紡織企業要擺脫目前困境獲得發展,仍然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擺脫了一年來的低迷局面,出口額明顯增加。據新統計海關數據,7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186.84億美元,較6月大幅增加31.95億美元,增幅20.62%,較去年同期增加13.17億美元,同比增幅7.58%。
三、棉花工業庫存繼續下降,進口棉使用比重增加
據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信息采集網絡對規模總量1136萬錠的棉紡織企業調查顯示:7月份,在成本核算、拉閘限電等因素影響下,部分企業開機率進一步降低,用棉量持續減少。被調查企業平均棉花庫存由6月底的37.63天減少至7月底的35.63天,折合棉花工業庫存量由121萬噸降低至114萬噸。
另外,盡管出疆棉移庫補貼、加大車皮調運力度等政策有利于加快新疆棉銷售,但目前尚未給疆棉銷售帶來預期的效果。在被調查企業中,使用新疆棉占總用棉的比重略有下滑,由6月的40.15%減少至7月的39.5%。與此相反,紡織企業使用進口棉比重卻由6月底的24.43%增加至7月底的25.63%。目前大部分紡織企業購棉準則,**仍然是價格,而新疆棉的原碼單結算使其相對進口棉失去優勢。
四、現貨市場行情低迷,棉花價格跌勢加劇
7月份,國內棉花現貨市場實際成交清淡,價格繼續弱勢下滑,并且由于還貸壓力不斷加大,月中旬后跌勢明顯。
7月份,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級)月均價為13769元/噸,較上月跌90元,較去年同期跌415元; CC Index229級14281元/噸,較上月跌145元,較去年同期跌424元。CC Index527級為12681元/噸,較上月跌27元,較去年同期跌120元。等級越高跌幅越大,高弱低強的特征較為明顯。
分地區看,廣東省實際成交價跌幅*大,各等級跌幅均在200元/噸以上,但該省價格仍為全國*高;新疆、江蘇、浙江跌幅次之,大部分等級跌幅在100-200元/噸之間;冀魯豫相對較為平緩,除1-2級跌幅過百外,其他等級下跌均不超過100元/噸。
7月份國內棉花市場價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新疆棉出疆補貼政策落實。7月新疆棉費用補貼政策出臺,同時又加大了新疆棉的調運力度,從 7 月 10 日起至 8 月底,每天車皮數量從160個增加至270 個,即每天將有約 1.2 萬噸左右的新疆棉進入內地市場,對內地棉的銷售形成一定沖擊。
2、農發行貸款雙結零壓力加大。隨著年度末期的臨近,棉花企業還貸壓力進一步加大。由于棉花行情的持續低迷,為保證新年度棉花收購的順利進行,棉花企業加快了促銷力度,導致棉價下跌速度加快。
3、資金壓力依舊。7月資金問題仍是制約棉花、紡織企業購銷雙方的重要因素。調查獲悉,隨著電價及其他能源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棉紗銷售資金回籠難等問題日益突出,紡織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加劇,一些以往經營狀況不錯的大型紡織企業資金鏈也出現問題,只能賒購棉花。
4、限電壓力影響生產。7月份為用電高峰,對部分紡織企業采取限電措施,紡織企業除避開高峰期生產外,也縮減了生產時間。另外,為保證奧運期間的環境質量,部分紡織企業也采取了停產等限制措施,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一定影響。
日期 |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 | 129 | 229 | 329 | 328 | 429 | 527 |
2008-7-1 | 13862 | 14738 | 14415 | 14001 | 13862 | 13469 | 12722 |
2008-7-2 | 13859 | 14728 | 14417 | 13998 | 13859 | 13475 | 12722 |
2008-7-3 | 13855 | 14712 | 14401 | 13994 | 13855 | 13470 | 12717 |
2008-7-4 | 13846 | 14695 | 14399 | 13984 | 13846 | 13460 | 12705 |
2008-7-7 | 13843 | 14690 | 14391 | 13981 | 13843 | 13448 | 12703 |
2008-7-8 | 13843 | 14681 | 14379 | 13981 | 13843 | 13451 | 12706 |
2008-7-9 | 13836 | 14665 | 14363 | 13974 | 13836 | 13450 | 12708 |
2008-7-10 | 13823 | 14607 | 14338 | 13962 | 13822 | 13453 | 12721 |
2008-7-11 | 13790 | 14563 | 14298 | 13927 | 13790 | 13439 | 12685 |
2008-7-14 | 13788 | 14548 | 14290 | 13926 | 13788 | 13439 | 12686 |
2008-7-15 | 13770 | 14546 | 14267 | 13908 | 13770 | 13408 | 12680 |
2008-7-16 | 13750 | 14530 | 14246 | 13889 | 13749 | 13408 | 12673 |
2008-7-17 | 13743 | 14496 | 14242 | 13880 | 13743 | 13409 | 12678 |
2008-7-18 | 13742 | 14491 | 14243 | 13881 | 13741 | 13402 | 12680 |
2008-7-21 | 13731 | 14495 | 14237 | 13869 | 13730 | 13385 | 12668 |
2008-7-22 | 13731 | 14492 | 14234 | 13869 | 13731 | 13383 | 12669 |
2008-7-23 | 13727 | 14487 | 14219 | 13864 | 13727 | 13379 | 12661 |
2008-7-24 | 13702 | 14465 | 14201 | 13839 | 13702 | 13370 | 12660 |
2008-7-25 | 13702 | 14427 | 14190 | 13839 | 13702 | 13369 | 12653 |
2008-7-28 | 13699 | 14418 | 14188 | 13835 | 13699 | 13361 | 12652 |
2008-7-29 | 13695 | 14411 | 14183 | 13831 | 13695 | 13359 | 12647 |
2008-7-30 | 13676 | 14372 | 14166 | 13813 | 13676 | 13327 | 12632 |
2008-7-31 | 13675 | 14366 | 14148 | 13811 | 13675 | 13318 | 12633 |
7月均價 | 13769 | 14549 | 14281 | 13907 | 13769 | 13410 | 12681 |
6月均價 | 13859 | 14721 | 14426 | 13997 | 13859 | 13467 | 12708 |
環比 | -90 | -172 | -145 | -90 | -90 | -57 | -27 |
去年同期 | 14184 | 14807 | 14705 | 14325 | 14184 | 13791 | 12801 |
同比 | -415 | -258 | -424 | -418 | -415 | -381 | -120 |
五、電子撮合放量減倉,走勢低迷
7月份,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共成交27.13萬噸,較6月增加6.8萬噸,增幅33.5%。累計訂貨5.47萬噸,大幅縮減2.9萬噸,
當月撮合成交行情體現以下特點:一是高開低走,除MA0901外其他所有MA合同收于14000以下,多數合同月均跌幅超過500元,其中主力MA0808月均價13856元/噸,跌539元;二是近月MA0807、MA0808、MA0809三支合同繼續呈現膠著狀態,收市行情集中在13706-13738元/噸;三是合約近弱遠強的特點依舊保持;四是訂貨縮減明顯, 55.4%成交為轉讓交易,訂貨量降至本年度*低;五是現貨市場的低迷及用棉企業資金不足,致使市場難以出現有力的采購。
六、國際市場區間震蕩,方向不明朗
7月份,受外界多重因素影響,美國紐約棉花期、現貨呈現波浪形走勢,漲跌互現,整體均價下滑。其中ICE近期10月合約均價70.76美分/磅,較6月下跌3.59美分,12月合約均價73.67美分/磅,較6月下跌4.35美分。
7月國際現貨也漲跌互現,均價波動不大。其中Cotlook A指數月均價77.29美分/磅,較6月上漲0.25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13449元/噸,滑準稅下折人民幣13856元/噸(滑準稅率4.1%),前者低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0元,后者高于國內87元。同期進口棉花價格指數FC Index M(相當于328級)為78.33美分/磅,跌0.12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13627元/噸,滑準稅下折人民幣13960元/噸(滑準稅率3.5%),前者低于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42元,后者高于國內191元,進口棉價格優勢繼續弱化。
進口棉數量卻保持基本穩定。據海關統計, 7月我國進口棉花21.3萬噸,較6月增加0.2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59萬噸。
七、市場展望:年度即將結束,影響因素增多
8月初,央行同意調增2008年度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主要用于扶持中小企業,以緩解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有關人士認為此舉顯示出央行今年以來堅持貫徹實施的從緊貨幣政策開始出現微調,對紡織企業來說,資金難題能否得到緩解還要有待觀察。
8月是本年度*后一個月,從目前情況看,國內棉花市場整體上仍處于低迷格局。新年度的棉花行情,將取決于棉花產量的變化、紡織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