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3.17-3.21),國內現貨市場整體表現為弱勢震蕩格局。不同規模的供棉企業由于銷售心態相同,報價稍顯混亂,實際成交有漲有跌。紡織企業則多以觀望為主,采購較為謹慎,整個市場交易相對清淡。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級)周均價為152 0173 3840元/噸,較前一周跌3元;國內229級棉到廠均價為14408元/噸,跌5元;527級為12656元/噸,漲7元。同期電子盤放量走低,重心繼續下移,其中電子撮合主力合同MA0807周均價14925元/噸,較前一周跌275元。
一、上周回顧:
1、現貨市場:心態迥異,交易低迷。
上周,隨著鄭棉及電子撮合的持續走低,紡織廠觀望心態明顯增強,市場整體成交清淡,有價無市特征較為明顯。對于紡織企業的有恃無恐,不同規模的棉商反應各不相同。一些規模較小的私有企業,受到持倉成本不斷上升,棉籽價格又呈下降趨勢,同時還有還貸壓力等因素困擾,銷售力度有所加強,并且不惜下調報價以實現兌現的目的,這同時也是目前市場銷售的主體;另一部分規模較大的棉商或棉花倉庫,則不置可否,對后市看漲信心依舊較為堅定,目前多數采取停售觀望的銷售策略。
紡織企業方面,目前雖然仍有一些工廠由于入不敷出,資金短缺,生產無法正常運轉,以至節后至今仍未開工;但一些經營狀況相對較好的紡織廠,目前已基本渡過難關,接單情況明顯好轉,初步呈現回暖跡象。
目前紡織企業反映較為迫切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人民幣升值的不確定性,給企業遠期訂單訂價增加了很大難度,以至一些企業不敢涉足遠期合同。另一個就是招工難的問題,疲弱不堪的紡織后市與新的勞動法對工人待遇的提高是一對尖銳而又現實的矛盾。
新棉方面,近期各省的良種補貼情況陸續落實,不過據意向調查,由于與其他農作物的產收對比,棉花并不具備很大優勢,對于2008年的種植面積尚不宜太過樂觀。
2、電子撮合:減倉放量,重心繼續下移。
上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共成交83900噸,較上一交易周增加26620噸,增幅46%,其中主力合同MA0807放量明顯,共成交量26860噸,約占總成交量的32%。該周減倉轉讓交易較為活躍,總訂貨量大幅下降7900噸,轉讓交易占總交易量的55%,實盤壓力有所加大。
該周撮合成交行情延續上周的下滑走勢,繼續震蕩走低,并且跌幅放大,重心明顯下移。其中主力MA0807*高價15198,*低14730,一周波動468元,周均價14925元/噸,較前一周大幅下挫275元。而近期合同MA0803周均價14156元/噸,跌237元,已低于同等級現貨252元。
在經過該周的大幅下挫之后,筆者認為電子撮合下跌動能已得到有效釋放,繼續大幅向下的可能性不大,而據紡織企業反饋,上周在近期合同低位附近已有用棉企業涉入接盤,如果在電子盤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棉花,將有更多的企業樂意為之。
3、國際市場:期現大幅跳水,價格理性回歸。
上周國內外圍農作物全線飄綠,CRB指數大幅走低,受此牽連,美國紐約棉花期貨也相繼跳水,投機資金及基金賣盤的獲利平倉更是加重了市場的弱勢氛圍。其中近期5月合約周均結算價73.34美分/磅,較前一周跌681點,7月合約為75.80美分/磅,跌663點。而據CFTC(美國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公布的基金持倉報告,截至3月18日ICE棉花期貨市場基金非商業性期貨加期權持倉中多單71546張,較前一周減少9627張;空單6853張,減少2813張。凈多單64603張,減少6904張。
在紐約期貨的帶領下,上周國際棉花現貨也大幅走低。其中Cotlook A指數周均價76.60美分/磅,跌4.32美分,1%關稅下折人民幣13971元/噸,滑準稅下折人民幣14479元/噸。前者已接近國內同等級現貨的價格,滑準稅下仍高于國內636元;同期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M(相當于328級)周均價77.78美分/磅,跌4.57美分; 1%關稅下折人民幣14184元/噸,滑準稅下折人民幣14689元/噸。分別高于國內341元和846元;內外棉差價已明顯縮小。不過據對紡織企業調查,目前外棉價格仍不具有吸引力,若想獲得國內用棉企業的青睞,價格還需繼續降低。
另據USDA出口周報, 3.7-3.13日美國凈簽約出口本年度陸地棉41935噸,比前一周大增334%;裝運52299噸,較前一周增加9.7%。中國當周簽約進口陸地棉12837噸,裝運16579噸。據統計,截至3月13日,中國已累計簽約進口美棉59.9萬噸,同比增加38.9萬噸,累計裝運47.7萬噸,同比增加25.3萬噸。
二、市場展望:
據統計局上周公布數據,2月份,盡管因春節的原因,紡紗量129萬噸,較1月份下降23.5萬噸,但同比仍增長11%,較1月份的同比增幅5.5%上升5.5個百分點。并且山東、河南、四川、湖南、浙江等紡織大省同比增幅均在14%以上。由此說明,盡管不少紡織企業的日子很難過,但那歸終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紡織產能并沒有降低,用棉量也就不會下降。
目前市場上多空因素依然錯綜復雜,但我們絕不能僅僅因為一些紡織廠無米做炊,停工停產就過分悲觀消*,也不能僅僅與去年同期的棉價對比,來說明目前直至以后棉價的高低,應該用一個全局的觀念來理順思路。在CPI持續增長,人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同樣做為消費品的棉花必然不能脫離大壞境而被孤立。
本年度前六個月已經過去,隨著年度后期的臨近,散戶手中的棉花不斷被消耗,資源逐漸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家大棉商手里,畢竟在后六個月的時間里,棉花是非再生資源,供求矛盾將逐漸浮出水面,屆時棉花也將再現上漲格局。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