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明年1月1日起,大眾熟悉的腦白金、湯臣倍健、善存等所有保健食品的包裝上,都會印上這句警示語。
8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并提出了上述警示語要求。《指南》提出,警示用語區應當位于*小銷售包裝包裝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積不應小于其所在面的20%。警示用語應使用黑體字印刷。
過去,盡管保健品上有“藍帽子”標識,同時標簽上會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但企業往往把它標注在不顯眼的位置,這也讓虛假宣傳有了可乘之機。此次明確了警示語的大小以及醒目要求,將能夠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從而避免再受虛假宣傳的影響。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表示,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而不是藥品,它不以治療為目的,而只是針對特殊的人群,也就是對亞健康人群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其目的是降低疾病產生的風險。通過警示用語,對抑制夸大宣傳、提高消費者辨別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輕信宣傳既“傷錢包”更可能延誤病情
保健產品宣稱有治療效果,這類問題不斷被媒體曝出。例如,馬利來實業有限公司號稱其旗下產品KI多醣體(固體飲料)、利來粥(固體飲料)以及KI谷蔬全餐(固體飲料)具有“活化免疫細胞,能夠促進免疫系統正常化”、“中醫治未病 慢病康復”、“KI多醣體能深度解肝毒,活化干細胞,讓肝細胞再生,所有慢性肝病包括乙肝大小三陽、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都有調理好的成功案例”等疾病預防、治療的功能。
對于上述虛假宣傳,市場監管總局近期對其處罰了50萬元。在我國的保健品消費群體中,老年人占比大,也更容易受虛假宣傳誘使從而盲目購買。
7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投訴統計分析,發現保健產品投訴高發,不法商家打著“醫療保健”的幌子銷售保健品、治療儀等,讓老年人誤認為產品具有保健養生甚至治療的作用而大量購買和使用,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貽誤病情。
例如,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武漢一家企業號稱以純古法結合現代工藝制作“竹鹽產品”,號稱喝竹鹽水不僅可以清理血管,還可以治療高血壓、腦梗。
遼寧省一名老年男性消費者在血壓飆升至200以后,仍被銷售人員要求“多喝竹鹽水”,且被告知“血壓升高是排毒的過程,很多人高壓升到250都沒事,再喝一段時間鹽水就降下來了”。*終這名用戶在大量喝鹽水兩個月后突發腦梗,被送進重癥監護室。
對警示語標注進行規范指導
在現行的保健食品標簽管理中,雖然要求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但標簽上僅需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即可,而且聲明標注的位置和大小也沒有具體規定。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往往把它標注在不顯眼的位置,字體也很小,這也讓虛假宣傳、夸大功效的營銷行為有了可乘之機。
之前曾有消費者反映,聲明信息不直觀、標注位置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強烈,很難引起注意,容易被“忽悠”、被欺騙。此次發布的《指南》對企業標簽標識內容進行了規范指導,特別是對標注警示用語提出了明確意見:
一是設置警示區,提高關注度。《指南》提出,警示區必須設置在*小包裝物的主要展示版面上。
二是標注警示語,提高認知度。《指南》提出,在標簽上標注“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警示語,將保健食品與藥物進行明確區分,提示消費者慎重選用。
三是規定面積大小,提高辨識度。《指南》提出,警示區面積不少于其所在版面的20%。
四是規定印刷字體,提高清晰度。《指南》提出,警示用語使用黑體字,讓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看得更加清楚。
有了警示用語后,對保健食品銷量以及保健市場是否會帶來影響??
周邦勇表示,對合法合規的企業不僅沒有影響,反而可能提高其銷量,因為這種舉措無疑對凈化保健品市場、樹立行業的良好形象有很大作用,有利于消費者科學、理性、健康地消費,也能對消費者和合法企業的權益起到維護作用。“而對那些非法的、不合規的企業,則不僅是銷量的問題,還要受到嚴懲和打擊。”他說。
加大打擊以保健食品自居的非保健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表示,盡管警示用語對規范保健食品宣傳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尚不能完全解決當前保健市場上存在的亂象。
王大宏認為,不規范的保健食品,很多是通過銷售人員口頭的宣傳,有意識地把保健食品當成藥品來賣。對于這種口頭的夸大宣傳,也需要著力打擊。
他表示,保健食品的市場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非保健食品容易和保健食品相混淆,真正的保健食品,即有“藍帽子”標識的產品,質量是有保障的,銷售是規范的。而出問題的多數都是非保健食品,這些產品沒有“藍帽子”,卻以保健食品自居并進行虛假宣傳,消費者很難辨別。
周邦勇也表示,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違法違規的成本,同時也要為合法合規的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真正地實現良幣驅劣幣。基于此,監管部門、新聞媒體、企業也要大力開展保健食品的科普宣傳,提高社會對保健食品的科學認知,提升消費者健康消費的意識。
監管部門也正在積*整治保健市場亂象。今年1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13個部門宣布,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行動共立案21152 0173 3840件,案值130.02億元,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4.4萬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23億元。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推進保健市場監管和長效監管機制,認真做好總結和“回頭看”工作,建立全國保健市場違法案件數據庫。?
2020世界食品廣州展
暨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
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州市委員會、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食品廣州展”、“第九屆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將于2020年5月21-2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全新起航。展會同期舉辦“2020世界高端米業大會”、“2020廣州國際烘焙展”。
在保健品產業發展態勢穩健上升的情況下,巨大的市場潛力為企業帶來商機,在展會現場可以看到產品的多樣化,除了保健食品外,還有食療養生食品、有機及進口食品、酒類飲品、健康加盟等。
2019世界食品廣州展現場活動異彩紛呈,模式更加新穎。由廣東省保健食品行業協會、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保健食品注冊申報與法規解讀”、“廣東省保健食品加工工藝高峰論壇”針對保健食品的檢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更對保健食品的新法律法規進行剖析,對廣東省保健食品加工工業作出精準全面的分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