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澳大利亞紅肉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逐漸擴大。為了讓消費者全面了解澳洲紅肉產品的營養和質量,由澳大利亞肉類加工聯盟(AMPC)與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CMRC)聯合舉辦的澳大利亞紅肉供應鏈完整性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來自餐飲、物流、進出口貿易和科研企業和協會的120多名代表參會。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院長王守偉指出, 保持出口肉類原料高質量的核心是冷鏈技術, 而冷鏈技術的關鍵是溫度控制,保持供應鏈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圖源Pixabay
近年來,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和實施,雙邊進出口關稅大幅度減免,推動了澳大利亞更多優質食品進入中國。在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中,畜牧業占有比高,其中牛羊肉的出口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大中華區總經理朱頤在近日一次活動中透露:“近年來,中國消費升級帶來的強勁內需動力受到世界矚目,中國牛肉進口在過去5年增長250%至103.9萬噸,2018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牛肉增長40%至17.3萬噸,其中冰鮮肉市場增長強勁,增幅高達127%。”
據了解,澳大利亞肉類加工聯盟的宗旨是讓澳大利亞能夠建立可持續性強的紅肉產業,為澳大利亞紅肉加工業提供研發服務,通過研究項目,增強供應商、社區、政府間的貿易關系和交流。此次澳大利亞肉類加工聯盟率領由澳大利亞紅肉行業知名專家組成的澳大利亞代表團前來進行交流,包括來自澳大利亞紅肉行業認證和許可機構(AUS-MEAT)、澳大利亞肉類及畜牧業協會(MLA)以及澳大利亞*大的兩家牛肉和羊肉出口商的專家和企業代表。與會專家討論了保持澳大利亞出口牛肉和羊肉完整性的重要性, 王守偉介紹了中國牛肉和羊肉行業的現狀。他指出,中國消費者對肉類市場產品類型、質量和冷鏈技術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強。
澳大利亞肉類加工聯盟馬修(Matthew O' Bryan)表示, 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二大紅肉出口國, 澳大利亞紅肉行業每年為澳大利亞的GDP貢獻210億美元。與此同時,該行業面臨著國際競爭激烈、低價值鏈整合、消費者支出習慣的變化和環境監管趨嚴等挑戰。確定性和*端氣候變化等特定因素引發了許多問題。他還分享了鑒別食品摻假和肉種鑒定的新技術, 并希望在技術研發方面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
澳大利亞紅肉行業認證和許可機構相關負責人布魯斯(Bruce Gormley)介紹了澳大利亞肉類工業認證和許可制度。布魯斯指出,AUS-MEAT與澳大利亞政府和紅肉行業密切合作, 開發和提供認證和許可培訓, 為澳大利亞紅肉行業組織審核工作, 以確保該行業保持其產品的完整性, 并滿足進口國的要求。
澳大利亞肉類及畜牧業協會艾恩(Ian Jenson)介紹了澳大利亞的牛肉和羊肉冷鏈技術。他指出,在加工衛生、真空包裝、儲存和運輸過程中進行溫度控制和實時溫度監測, 是保證出口牛肉和羊肉質量和保質期的關鍵。澳大利亞*大的兩家牛肉出口商代表也在會上介紹了公司產品及其在肉類加工發展等領域的創新理念。
中國烹飪大師郝春節、周中升在現場演示了互動性的“切割示范”,展示了澳大利亞牛肉在常見中式菜肴中的加工適宜性和多功能性。由此,讓與會者直觀了解到如何切割、準備和烹飪以其為原料制作的中國菜式。
在現場交流環節,討論重點集中在澳大利亞肉品到達中國后保持其優質品質的重要性以及澳大利亞紅肉行業對其的實踐。參與研討會的中方企業包括中糧(歐洲)有限公司、中糧肉類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新疆畜牧科學院、山東德利斯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月盛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中興華康(北京)食品有限公司等肉類行業知名企業。與會者表示,此次會議為澳大利亞和中國的商業公司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獲得了積*的成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