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圖源Pixabay
日前,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表全球葡萄酒產業形勢報告,公布了2018年全球葡萄種植及葡萄酒生產、消費和貿易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葡萄酒產量約292.3億升,是過去15年產量*高的一年,葡萄酒產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依次為:意大利54.8億升,法國49.1億升,西班牙44.4億升,中國以9.3億升排名第十。2018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量穩定在246億升,葡萄酒消費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依次為:美國33.0億升法國26.8億升,意大利22.4億升,中國以18.0億升排名第五。
盡管據此報告,中國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第十大葡萄酒生產國。可是,2018年中國9.3億升的產量實際比上一年下降了37%。與此同時,相較于白酒市場,國產葡萄酒體量依然偏小。國產葡萄酒產品結構偏低端、品牌老化嚴重。受到進口酒沖擊、消費升級、渠道結構變化等影響,企業經營整體依然不樂觀。
對此,葡萄酒業人士、小紅格品牌創始人石砳砳認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白酒在中國屬于日常消費,無論是茅臺、二鍋頭,還是新興時尚的江小白,都有其固定的消費群體。而葡萄酒在中國一直走時尚消費路線,很難形成持續的銷售。”
事實上,國產葡萄酒巨頭們一直在試圖重振雄風。近年來,張裕葡萄酒啟動了“全球化布局 百年張裕二次創業”的品牌戰略;長城葡萄酒全新的品牌定位是“中國長城,紅色國酒”,不斷在品牌上下功夫,依托旗下桑干、五星、天賦、華夏、海岸五大核心大單品,走“名莊”與“大品牌”結合發展之路;王朝葡萄酒則將2018年定為機制改革年,精簡營銷團隊,砍掉上百款產品。但這些仍然遠遠不夠,企業尚未明確分析市場客戶群體,也并未有針對性地制定營銷策略。
調查數據顯示,超五成的25—35歲群體,會將葡萄酒作為聚餐用酒**;在30—35歲的人群中,該比例接近七成。這說明90后將是葡萄酒消費的主體,但如何影響90后的“心智”?
如今,幾乎所有商家都將未來的市場增長押注在90后。“要想占領90后市場,我們至少先要清楚90后對于葡萄酒的認識。”石砳砳表示,對于喝葡萄酒時聊什么的問題,80后的回答是“房貸、車貸和情感”,90后的回答是“游戲和追星”;對喝葡萄酒地點的選擇,70后的回答是“家里小酌兩杯”,80后的回答是“商務餐廳”,90后的回答是“酒吧”;對于喝什么葡萄酒的問題,70后的回答是“拉菲”,80后的回答是“法國波爾多大區葡萄酒就好”,90后的回答是“希臘、格魯吉亞、摩爾多瓦…… ”
90后慢慢在社會消費當中充當起主導者的角色,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在影響著世界。在App上購物是90后現在的購物習慣。手機App讓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方便地買到葡萄酒。2017年美國葡萄酒零售商Wine.com推出了他們專屬的手機App,截至2019年2月,手機端的銷售額已占其總收入(約8.7億元)的30%。
在石砳砳看來,90后很少訂閱葡萄酒雜志,很少下載葡萄酒評分系統,也很少研讀名家品酒的評論。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他們更相信一些KOL(關鍵意見**)的文章,因為這些文章通常內容豐富且看起來明了易學;他們也相信朋友之間的推薦,認為這樣更靠譜一點。另外,如果有一個故事能夠讓他們欣賞或者支持,那么該品牌就會有更大的機會獲得他們的關注與擁護。石砳砳表示,葡萄酒消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且依舊有不小的上升空間。本土葡萄酒企業要想重振,需要全面分析90后的消費特征,細分市場,采取有效的新媒體營銷方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