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21日上午,在來華訪問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見證下,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于旭波與森達美種植有限公司執行副董事長兼總裁Tan Sri Dato' Seri Mohd? ?Bakke Salleh在京代表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
協議約定,雙方將積*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馬棕櫚油貿易提升,聯合研發并在中國市場推廣高附加值的特殊油脂和健康棕櫚油產品。
看官方新聞通稿,恐怕永遠無法搞清楚中糧與森達美合作的真正意圖。
棕櫚油是中國人日常消費的第三大油種,排在大豆油、菜籽油之后,每年的消費量在500萬噸左右。
中國自己不產棕櫚油,全部靠進口,來源地主要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棕櫚油不同于其他食用油,這不是句廢話。
大豆油是中國**大食用油種,主要靠進口,供應商主要是美國公司ADM、邦吉、嘉吉,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對美國不放心,美國對中國也不放心;現在中美貿易戰大豆成為雙方交戰的重心,證明了大豆供應鏈的脆弱。
棕櫚油的產地集中在東南亞,美國大糧商操縱不了市場,跟中國一樣,都得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臉色。
如果讓大豆供應被切斷,中國要考慮食用油供應鏈的備選方案,棕櫚油是個好選擇,很大程度上,棕櫚油可以取代大豆油,當然口感和營養成分上跟大豆油相比還是有不少差異的。真的緊急情況下,有油吃就行了,口感、營養成分就先放一邊吧。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臉色,終歸要比美國的臉色好看,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還是可以的。
中國援建高鐵上,馬哈蒂爾撕毀了協議;棕櫚油上,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棕櫚油與高鐵相比,雖然分量上差太多,也是一種姿態。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棕櫚油,馬哈蒂爾來站臺,很不一般,一定要解釋,就是上面說的大國戰略在起作用。
中糧和森達美聯手,在商業上也是有深謀遠慮的。
中國每年進口500多萬噸棕櫚油,森達美占多少份額,恐怕那個數字不是那么理想。
這里要提到豐益國際,豐益國際在跨國糧商里很另類,因為ABCD都是靠大豆、玉米等糧食貿易做大的,豐益國際的根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是,豐益國際正是靠全產業鏈開發棕櫚油,從上游的棕櫚種植到棕櫚果壓榨、精煉,到下游的棕櫚油化工,成為跨國糧商里響當當的一號角色。
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豐益國際排名248位,森達美卻榜上無名,雖然森達美種植有限公司為馬來西亞*大國企之一、世界上按種植面積計算*大的棕櫚油種植園公司,已種植超過60萬公頃棕櫚油,也是世界*大的永續發展認證棕櫚油的生產商。
豐益國際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布局多年,棕櫚油的產品線非常豐富。
圈子里有個傳說,豐益國際如果在國內新開一個廠,中糧必定在附近也會開廠。
國內消費升級一個很重要的表現,是飲食的西式化,對面包、西點的消費越來越多,要做好面包和西點,必須得用棕櫚油,讓食品更加蓬松,口味更加美好。
商業上,豐益國際已經先行一步,中糧當然也不會作壁上觀,現在聯合森達美,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也要咬上一口,開拓一個新的市場。
中糧總裁于旭波表示,這是在共建“一帶一路”為主線推進新時期中馬務實合作的大背景下,雙方建立在互補、雙贏基礎上、推進產業發展和創新的深度合作。中糧集團作為中國*大的糧油食品企業和馬來西亞*大的棕櫚油生產服務商森達美種植有限公司在雙方多年合作信任基礎上,攜手在棕櫚油應用方面開展更緊密的合作。未來,中糧集團在中國廣泛的市場網絡和**的市場地位與森達美豐富而穩定的粽油供應能力和雄厚的特種油脂研發能力相對接,將會不斷醞釀出新的增長點,為推進兩國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持續做大合作增量,擴大互利共贏做出貢獻,為兩國人民創造福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