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兩年前從百勝餐飲集團分拆獨立出來的百勝中國(YUMC),或迎來一位新東家。
7月26日,The Information報道稱,高瓴資本集團正就收購百勝中國進行談判。另有彭博社消息稱,此次收購金額將達到152 0173 3840億美金,由高瓴資本和KKR共同發起。
1 ?
【 消息 】中國財團欲斥資152 0173 3840億美元,收購百勝中國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高瓴資本集團和KKR考慮斥資152 0173 3840億美元,收購百勝中國。目前這兩家私募公司正在和銀行就融資計劃協商,但交易仍處于早期階段,能否成交尚言之過早。
該文章還表示,高瓴資本集團正在計劃為此交易組建一個財團。
不過,該篇文章同時表示,高瓴資本、百勝中國以及分別為這兩家公司提供咨詢服務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均沒有向The Information證實或評論收購消息。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高瓴方面拒絕回應,百勝中國則在郵件中稱,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
盡管交易與否尚未確認,但受此影響,上周四,百勝中國股價上漲近11%,創2016年分拆上市以來*大漲幅,市值一度達到143.31億美元。
△ 百勝中國近5日行情走勢
百勝中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品牌的大陸**經營權,以及東方既白?、小肥羊的全部經營權,截至2017年底,百勝中國在國內有超過7900家餐廳,是中國*大的餐飲公司。
2 ?
【 收購者畫像 】高瓴資本的“野心”邊界在擴張
傳聞中的主角之一——高瓴資本,由張磊在2005年創立。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高瓴資本已成為亞洲管理規模*大的投資基金之一,受托管理的資金包括全球**大學的捐贈基金、主權財富基金、養老基金及家族基金等。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6月,高瓴管理基金規模約300億美元。
具體到投資領域方面,高瓴是“兩手抓”,既投資了騰訊、京東、百度、滴滴出行和摩拜單車等互聯網經濟的領頭羊企業,也長期持有美的、格力、藍月亮和江小白等傳統行業頭部公司的股份。其中也不乏餐飲企業,如呷哺呷哺,以及背靠海底撈的優鼎優、彩泥云南菜等。
從高瓴的單筆投資金額來看,要么不出手,要么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喜歡下重注,每筆在千萬人民幣以上的居多。
“高瓴資本是國內少數符合3G資本價值觀投資公司,收購百勝中國也符合其定位。”春筍餐渠聯合創始人吳憨子說,3g資本主要是投實體實業為主,高瓴的投資領域主要定位于快消品和餐飲,并且剛剛進入餐飲的時候,先找到了海底撈一起跟投捆綁合作。
百勝中國是國內*大的餐飲公司,很符合張磊“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邏輯。
張磊經常邀請被投企業參加高瓴資本的非正式聚會,并幫助他們牽線搭橋。其曾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曾說:“本人投資組合公司里的企業主們可相互取長補短。”?
3 ?
【?搭橋者是誰?】或是百勝中國“教父”蘇敬軾推動
2016年9月,螞蟻金服和春華資本達成協議,二者共同向百勝中國投資4.6億美元,累計持股介于4.3%-5.9%。該投資與百勝中國分拆上市同步進行。
此次的傳聞,距離百勝中國接納中國資本,不足兩年時間。
有意思的是,內參君查閱資料發現,曾出任百勝全球餐飲集團董事會副主席、中國事業部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被業界譽為百勝中國“教父”蘇敬軾,現在的身份是高瓴資本運營合伙人。
蘇敬軾在肯德基工作的時間長達26年。高瓴資本尋求收購百勝中國背后,難道是持續了26年的“宿命”?
公開資料顯示,蘇敬軾曾在去年2月底舉行的高瓴資本2017中國企業家峰會上亮相。盡管尚未有證據顯示此番傳聞中的收購是由蘇敬軾推動,但他的身份,無疑讓這起收購案的真實性上升。
內參君還注意到,據財新2016年9月的報道,多位市場人士稱,蘇敬軾曾一度聯手中國資本,試圖對百勝中國發起管理層收購(MBO),但未能成功。
另據報道,作為全球歷史*悠久也是經驗*為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KKR也會參與此次投資,其持有肉雞養殖公司圣農發展16.14%股份,收購百勝中國可能是向產業下游延伸,也很符合商業邏輯。
4 ?
【?收購能帶來什么?】援引多方資源能否挽回洋快餐的業績
雖然肯德基門店多,不過*近兩年,外賣和健康飲食風潮的走紅,快餐市場被分流,以肯德基為代表的洋快餐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明顯下降。
兩年前,螞蟻金服和春華資本入股百勝中國時,百勝中國正面臨產品口味單調、本土競爭白熱化的挑戰,市場份額下滑,分拆上市后,百勝中國在2017年扭轉了營收下滑的局面。
按財年業績看,2016年,百勝中國的營收為66億美元,凈利潤5.02億美元,到2017年,雖然收入增至70億美元,但凈利潤降為4.03億美元。
今年5月2日,百勝中國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收22億美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3.95億美元,同比增長33%。
然而,就在該公司公布業績后,其股價卻跌到了2018年截至當時的新低37美元。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中,百勝中國的股價持續在35元到40元之間徘徊。
而傳出收購消息之前的7月25日,百勝中國股價跌至32.3美元,逼近52周股價低點。
回到業績本身,今年一季度必勝客餐廳利潤率同比下降9%,當時百勝中國給出的解釋是,其中五個百分點是由于投資食品和促銷,兩個百分點是由于通貨膨脹等因素。
△ 來源:YUMC年報
百勝中國將于8月1日盤后公布2018財年二季報,具體業績尚不得知,但其尋求資本助推的內在動力較強。
據北京商報報道,有業內人士分析,百勝中國謀求收購的背后其實是出于資本為企業本身帶來的資源的渴求,并且百勝中國自拆分時就已經開始吸納資本,并將這些資本用于百勝中國業務本身。
而在吳憨子看來,如果百勝將中國市場讓出,或許是一種投資轉移。“相比競爭成熟、經濟發展變緩的中國市場,東南亞這些新興國家,欣欣向榮,百勝此刻進入新市場,能保障未來發展大局。”
5 ?
【?收購靠譜嗎?】兩年前拒絕被控股,此次百勝能否割愛?
北京商報分析,如今中國本土的餐飲品牌與資本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但餐飲企業在接受資本時,考慮的*重要的因素就是接受投資后,原始團隊的話語權以及資方帶來的資源是否能匹配餐企的發展訴求。
百勝中國同樣需要更加適合在國內市場發展的各類資源,以更好地適應餐飲市場的變化,并抵御因不確定因素可能給自身帶來的風險,同時也有助于百勝中國將旗下除肯德基、必勝客以外的品牌做大做強。
兩年前,百勝中國接受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的注資時,曾堅決否認讓出控股權。
彼時有傳言稱,百勝出售在華業務的談判此前之所以陷入停滯,原因是價格未談攏。比如中投想要獲得控股權,但被百勝一口回絕,足見讓出控股權對于百勝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本次傳出高瓴資本152 0173 3840億美元收購百勝中國,百勝會忍痛割愛嗎?
百勝接受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注資時曾表示,分拆中國業務的目的只有一個,將優質資產剝離上市,給中國業務更大的自由度,在華拓展更大的經營規模、更多產品和服務品種。
媒體解讀為,出售部分股權不是離開,而是更愛。
但僅僅兩年過去,這份愛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還是*終沒能抵擋金錢的誘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