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在疫情影響下,人們對于健康和養生的愈發重視,使一部分保健食品“火”了起來,不僅銷量倍增,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7月份以來,不少藥店的部分中藥類保健食品出現了8%到10%不等的漲幅。
據北京某連鎖藥店的工作人員介紹,從7月1日開始,店內有不少保健類產品都提高了價格。其中,各種不同規格的三七,價格普遍上調了10%左右。比如三七的禮盒裝,就從原來的每盒152 0173 3840元漲到了2180元,漲幅超過10%。石斛的價格也同樣上調,在一家連鎖藥店內,石斛的價格由原來的每盒2800上調到了3080,漲幅10%。漲價的產品還有西洋參、海參等,西洋參的價格從每盒1380元漲到了1499元,漲幅在8%左右。燕窩作為人們喜愛的滋補品,價格也有所上調。在北京某專賣店內,燕窩的價格從每盒3680元漲到了3980元,漲幅為8%。
圖源pixabay
實際上,該連鎖藥店此次的調價行為是全國范圍內的統一行為。盡管如此,滋補類產品銷量依舊不錯。據業內人士介紹,整體滋補類產品的銷量,大概增長了近3倍。
除了線下藥店,線上平臺滋補類產品的銷量也出現增長。據一家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介紹,“618”期間,僅燕窩、枸杞類滋補產品成交額就比去年同期增長超200%。
另據相關數據顯示,醫藥電商平臺的營養保健類產品增長*快的是維C和益生菌等產品。
據了解,中藥材原材料價格上漲是此次提價的原因。除此以外,產品漲價也和消費需求的提升有關。今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僅是中成藥保健品的需求在上升,在一些藥店和電商平臺,整個滋補類保健品的消費量都出現了上漲。
某門店負責人員也表示,今年有不少顧客進店咨詢有滋補功能的保健品,因此藥店也擴充了相關產品的種類,擺放滋補產品的貨架也增加了一倍。在貨架上,有枸杞、人參、阿膠、冬蟲夏草等幾十個品種供顧客挑選。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的保健食品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4.8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25.67%。而在資本市場,截至7月24日,主營滋補養生品的龍頭企業片仔癀股價從年初109元上漲到188元,漲幅達到73%,在保健食品板塊,幾家龍頭企業股價平均漲幅也超過30%。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