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張文宏醫生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早餐喝粥視頻一經播出,引起了全國網友的討論,甚至提升到了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層面上。其實,這在營養學界也引起了討論。
喝粥好不好?這本來就不是一個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的話題。因為,粥有不同做法和原料;喝粥有不同數量和時機;喝粥的人有不同身體狀況;喝粥時搭配的食物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張文宏醫生在視頻中不可能對喝粥的事情做面面俱到的闡述,他反對的是只喝一碗精白大米煮成的粥,再加點小咸菜的早餐。顯而易見,這的確是很多家庭和食堂的傳統早餐吃法。
白粥營養價值相對較低,并不意味著一日三餐堅決不能喝粥。關鍵是要提升粥的營養質量,豐富煮粥食材的種類,增加干物質的數量,并通過其他食物的配合,達到營養充足平衡的目標。
蛋白質含量低、熱量密度低
白粥是精白大米加5倍以上的水煮成的。所謂熱量密度低,簡單說,就是干貨太少了,喝兩大碗也是水飽。大米是各種糧食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少的一種。雖然它的蛋白質質量比小米、玉米、小麥略好一些,但是按單位重量來算,粥里的蛋白質仍然很低,大約只有1%。喝約400毫升白粥,只能獲得大約5克蛋白質。
一個成年人一日當中的蛋白質及格量是女性55克、男性65克。所以,一餐中的蛋白質*好能達到20克以上。喝兩碗白粥加點小菜,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即便加了個雞蛋(6克蛋白質)還是不夠。
張文宏醫生之所以建議早餐喝牛奶替代粥,主要是因為半斤牛奶能提供7.5克的優質蛋白質,牛奶、雞蛋、粥,加起來就有18.5克蛋白質。但是,如果又喝兩碗粥,又喝半斤牛奶,就怕總體積太大,早上喝不下。
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低
在所有主食原料當中,精白大米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幾乎*低。和小米相比,大米的鐵含量只有小米的不到五分之一。和燕麥相比,大米的維生素B1含量只有五分之一。和藜麥相比,大米的葉酸含量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從B族維生素整體來說,大米粥都比不上牛奶。鈣含量自然就更比不上了。牛奶里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大米粥里完全沒有。
對于需要生長發育的孩子以及生活活躍度較高的年輕人來說,一碗粥加點咸菜這種吃法,無論是熱量、蛋白質、維生素還是礦物質,營養素一樣都不夠,沒法保證良好免疫力和高水平體能。近年來的營養學研究證明,提高早餐的營養質量,對于預防肥胖和改善體質十分重要。
血糖生成指數高
白粥的血糖生成指數有不同數據,可能與烹調方式差異和進食速度有關。但是按多數資料,白粥是一種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大約是90左右,比白米飯還要高。
營養全面才是好粥
我國自古就有喝粥的習慣。陸游曾作詩說“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張耒在《粥記》中說“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柔膩,與腸胃相得,*為飲食之良”。那么古人說的粥是現在的白粥嗎?喝粥真的不能滿足人們的營養需要嗎?
古人喝的是什么粥?
古人所說的是中老年人早上喝粥。而且,古時候的粥并不是現在的白米粥。古人沒有電動碾米機,除了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吃的主食都是精制程度非常低的糧食,更接近于全谷物。在陸游那個時代,北方多數地區喝小米粥,南方地區喝接近于糙米煮的大米粥。
隨著年齡增長,消化能力逐漸下降。老年人消化全谷粗糧有一定的困難,在沒有壓力鍋、電燉盅的時代,要想把全谷物烹調得容易消化,只有長時間熬粥這一個辦法。同時,老年人做的重體力勞動少了,才能喝粥。老年人都記得,家里的壯勞力,年輕的男人,為了有力氣做體力活,是要盡量吃干飯的,有點糧食都省給他們吃。在食物不足的時候,老人和女性通常就喝粥“混水飽”,以便節省糧食給年輕人和孩子吃。范仲淹“劃粥斷齏”、曹雪芹“舉家食粥”都是生活真實表現。
怎樣做出一碗營養粥?
粥里面可以加很多東西。比如肉類、魚類、蛋類、奶類、蔬菜、薯類、堅果、油籽、水果干、蔬菜等,無不可入粥。皮蛋瘦肉粥也好,生滾魚片粥也好,里面加了點魚肉和蛋類,蛋白質含量就會上升。盡管它們加了鹽,不太適合高血壓患者,但對體力勞動者來說,工作時出很多汗,粥里加點鹽不至于帶來很大的健康問題。
傳說印度牧女當年煮牛奶粥,養好了釋迦牟尼的身體。加入豆漿制成的“美齡粥”也頗受好評。所以,牛奶豆漿都可以加到粥里,可以有效增加粥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老北京小吃中有紅蕓豆粥,有添加芝麻、花生碎的紫米粥,有加入各種全谷雜豆小棗桂圓花生等的八寶粥。加入這些食材,都能提升粥的營養價值。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即便是粥店里賣的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等,里面沒幾條肉絲,沒幾個皮蛋丁,恐怕蛋白質連15克都到不了。只喝這么一碗粥,早餐的蛋白質攝入量仍然是不夠的。比如,加入50克瘦豬肉切成的肉絲或肉末,可以增加約8克蛋白質;打入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做成蛋花粥,可以增加6克蛋白質。同時,粥店里的這些“豪華粥”大部分是用白粥熬出來的,里面再添加少量其他食材,仍然是一種高血糖反應食物,難以控制餐后血糖反應,不適合糖尿病患者,也不適合減肥者。
消化不好的人和老人*適合喝粥?
總體而言,粥適合胃酸偏少、吃干飯感覺消化不良的老年人。一些胃酸過多的朋友,可能感覺喝粥不舒服,容易反酸。在粥里加入南瓜、山藥、甘薯等配料,也許更容易反酸。所以,具體喝哪種配料的粥好,要讓自己的胃腸來決定。
沒有血糖問題,但牙齒咀嚼能力較弱的老人可以主食喝粥。但是,不能頓頓白米粥,而且不能太稀,當主食的粥必須是濃粥。粥的營養質量要盡量提升,還要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蔬菜。
所以,可以用去油肉湯雞湯來煮粥,粥里可以加入甘薯丁、山藥丁、胡蘿卜丁,可以加入去骨的肉末、去刺的魚肉碎,可以打入蛋花,起鍋前可以加入蔬菜碎煮軟,盛入碗中后可以加入芝麻粉……用種種方法,讓老人家的粥里有更多的食材內容,促進食物多樣化。這樣,粥就能真正起到養生作用了。
控制血糖的人不能喝粥嗎?
不一定,關鍵看是用什么食材煮粥。大米、小米煮成的粥,只要煮到黏軟狀態,血糖指數都是相當高的。整粒的燕麥,和各種淀粉豆類(如紅小豆、綠豆、各種顏色的蕓豆、鷹嘴豆、羽扇豆、扁豆、干豌豆等),即便煮成粥,也仍然是血糖反應較低的食材,和大米粥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用一半的雜豆做原料,再加上燕麥和黑米等食材,很少放白米,那么煮出來的粥是消化速度比較慢的。其實這樣的粥也不是很難煮。善用電壓力鍋的雜糧粥功能,睡前把雜糧豆類和水放進去,預約8小時,早上起來就喝到了。記得喝雜糧豆粥千萬不要加糖,要把它當成主食,配上一些豆制品、瘦肉等蛋白質來源,以及蔬菜,這樣整體的血糖反應就比喝白粥加小菜低得多。
如果想再簡單一點,早上可以吃牛奶燕麥片粥,再配合雞蛋和蔬菜,可以達到良好的營養平衡。對控血糖而言,整粒燕麥煮的粥*好,其次是需要煮的那種燕麥片。如果是一沖泡就變軟的那種碎燕麥片,血糖反應就要高得多了。
需要提醒的是:燕麥粥、雜糧粥,也得把濃度和數量喝夠。不是一兩勺燕麥沖一大碗就能提供足夠營養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看清標簽選蠔油》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