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常聽人讓醉酒的小伙伴喝點茶解解酒,而且*好是濃茶。話說用茶解酒,到底靠譜嗎?喝茶能不能解酒,先得弄清楚喝酒以后,酒在人體內去了哪里、發生了哪些變化。
酒精的體內之旅
不管喝什么酒,白的、啤的、紅的、黃的,真正起作用的都是其中所含的酒精。喝下去之后,酒精在胃腸道迅速被吸收進入血液,大部分被運送到肝臟進行代謝。而肝臟代謝酒精的過程涉及兩種非常關鍵的酶: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大體步驟就是,酒精先在乙醇脫氫酶催化下轉化成乙醛,繼而被乙醛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酸,再進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多數國人體內的乙醇脫氫酶活性正常,能快速完成**步代謝,也就是把酒精轉化成乙醛。而相當比例的中國人乙醛脫氫酶活性低下,在第二步出現“窩工”,不能及時處理掉產生的乙醛,導致乙醛在體內蓄積。乙醛能擴張毛細血管,*直觀的表現就是“上臉”,還能引起惡心嘔吐等醉酒反應。喝酒越容易臉紅甚至全身紅的人,說明體內乙醛脫氫酶活性越低,喝酒產生的危害就越大。
研究顯示,亞裔黃種人,包括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30%—50%的人攜帶突變的乙醛脫氫酶基因。也就是說,平均2—3人中就有1個人的乙醛脫氫酶活性很低,喝酒后乙醛在體內不能被及時代謝,持續毒害各種細胞,特別是肝細胞,誘發肝臟疾病甚至肝癌的風險大大增加。而歐美白種人這種基因基本都正常,這就是外國人喝酒不臉紅、還挺能喝的原因。
解酒不能靠喝茶
都知道喝茶好處多多,不僅能提神醒腦,還能抗氧化抗衰老。但說起解酒,茶難道也是個中好手?茶葉中含多種成分,*重要的當屬茶多酚和咖啡堿,多數人喝茶就是沖著它們來的。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包括黃烷醇類、花色苷類、黃酮類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劑。
乙醛脫氫酶催化乙醛氧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自由基,而茶多酚能夠通過清除自由基,使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得到增強,從而加快酒精代謝,通過這個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還能減輕機體的氧化損傷,保護肝臟細胞。
茶的另一種重要成分咖啡堿大家都很熟悉,能夠興奮心臟和神經,提神醒腦抗疲勞。醉酒之人因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容易出現反應遲鈍和倦怠,而咖啡堿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抗這種抑制效應,使喝酒之人感覺清醒一些,也起到了所謂的“解酒”作用。
但與茶多酚不同的是,咖啡堿的“解酒”作用只是“對癥治療”,并不能促進酒精代謝,還可能讓醉酒之人誤以為自己尚有余量,繼續喝酒。并且酒精和代謝產生的乙醛本身就會對心血管產生很大刺激,茶中的咖啡堿進一步興奮心臟的話,會加重心血管系統負擔。
總體而言,喝茶能起到一定的解酒效果,但大量喝酒甚至醉酒后,靠喝茶解酒并不是一種特別有效的辦法。
喝酒之前應該“墊一墊”
必須得喝的話,也只好采取點保護措施,比如喝酒之前吃些食物,也就是俗稱的“墊一墊”。
胃里的食物能延緩酒精吸收,防止酒精短時間大量吸收入血造成中毒,還能保護胃黏膜少受酒精的損傷。這招想必多數喝酒之人都會使,但也有不少地方喝酒方式豪邁,吃菜之前先喝上幾杯,著實不利于健康。
酒后喝點蜂蜜水或糖水,雖說對幫助酒精代謝沒什么作用,但能補充水分和糖分,緩解不適感。同時,在秋冬季節應注意保暖,是要防止散熱加快引起的體溫降低。
既然前面說了,喝酒危害大主要是因為體內乙醛脫氫酶活性低,那能否補點這個酶?隨便一搜,網上還真有不少售賣乙醛脫氫酶膠囊的,號稱是“臉紅克星、千杯不醉”。這個真是解酒神藥嗎?事實上,乙醛脫氫酶作為一種蛋白質,食用后便會被消化分解,功能也就隨之消失了,根本沒機會到達肝細胞內發揮作用。
目前還沒有發現能強有效解酒的東西,補充點B族維生素,喝點蜂蜜水,吃點保健食品等辦法可以起點作用。不喝酒或少喝酒才是*根本的方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