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木耳一般指黑木耳,是一種常見食用真菌,因富含多糖、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而廣受消費者歡迎。通常人們食用泡發后的干木耳,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鮮木耳出現在超市和菜場。有傳言說鮮木耳有毒,吃了會得皮膚病,這些傳言是真的嗎?
鮮木耳易導致光敏性皮炎
云南楚雄州人民醫院急診科在2010—2013年共收治了12個光敏性皮炎患者,全都是采食野生鮮木耳后又曬了太陽導致的。
這些患者的皮膚腫脹發紅,有的還起了水泡,由于瘙癢和劇烈疼痛,有的水泡已被摳破。還有一些患者雙眼腫脹得睜不開,嘴唇腫得像香腸,無法說話,病情十分嚴重。不過,患者經過住院治療后都痊愈了,并沒有后遺癥。
造成上述病癥的是木耳中的卟啉,它是一種光敏性物質,在皮膚中可以被紫外線激活,導致炎癥反應。其實可以導致光敏性皮炎的植物有很多,比如常見的芹菜、香椿、香菜、莧菜等,它們含有另一種光敏性物質呋喃香豆素。
當然,光敏性皮炎畢竟很少見,否則上述家常菜豈不是要退出日常食譜。這種皮炎之所以少見,一方面是因為個體差異很大,多數人對它們并不敏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蔬菜中,這些光敏性物質的含量其實很低,不太容易觸發皮炎反應。
光敏性物質需要陽光中的紫外線激活,因此病人通常是面部和暴露的四肢受損。長時間的暴曬會增加光敏性皮炎的概率,其實就算沒有皮炎,皮膚灼傷也會讓人感到很難受。工地的工人、農田勞作的農民是常見的受害者。在西方,流行用紫外燈曬出古銅色皮膚,其中要用到一些植物性光敏物質,常引起光敏性皮炎。
一般觀點認為,卟啉導致的皮炎很可能和代謝異常或疾病相關。卟啉十分常見,比如人的血紅素就含有卟啉,通常這不會導致人體的任何異常。有些人由于基因缺陷,血色素合成的酶出現異常,導致卟啉在體內積累,形成卟啉病。這些人本身就容易出現光敏性皮炎,吃鮮木耳只是雪上加霜。當然,木耳中毒還可能存在其他機制。比如云南曾經有個案例,一起吃新鮮野木耳的3個工人都出現光敏性皮炎;還曾出現過一家4口吃了野外采摘的鮮木耳后都出現皮炎癥狀,這顯然很難用代謝異常來解釋。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野外采摘的木耳含有的卟啉較多,或還含有其他光敏性物質。
干木耳很安全
干木耳導致光敏性皮炎的報道幾乎從未出現過,這是因為在晾曬的過程中,多數卟啉會被破壞,并且泡發的時候卟啉也會被洗掉。此外,干木耳泡發后的口感和營養并不比鮮木耳差,而且干木耳更易儲存。
一定想吃鮮木耳其實也不必太過憂慮,畢竟導致中毒的概率非常低,而且即使中毒,后果也并不嚴重。如果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在吃之前*好將鮮木耳進行烹煮,因為卟啉是可以溶于水的,這樣便可避免光敏性皮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