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農業生物技術是世界農業科技發展的前沿陣地,是我國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的重要砝碼之一。為更好的促進公眾全面、理性的了解農業生物技術,推動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日前,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科普宣傳與風險交流培訓會在海南召開。
此次會議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辦,海南大學承辦,會議由科信中心副主任鐘凱主持,科學松鼠會云無心博士、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工程師姜韜等出席,與會專家圍繞轉基因食品的管理現狀、風險交流、應用進展等主題作授課培訓,40余名行業從業人員及媒體代表參加培訓。
姜韜教授對轉基因技術的科學基礎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從食用安全性、物種安全性和生態安全性等角度分析了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云無心博士針對轉基因的常見爭議問題進行了解讀,他指出,轉基因科學傳播的3種常見錯誤是**化描述犧牲嚴謹性、專家話語體系導致公眾理解相悖、片面描述留下邏輯漏洞。
圖源pixabay
Nature自然科研社交媒體運營李飄則表示,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內容強、資源強、技術弱、平臺及創新機制弱,在進行科學傳播時,要揚長避短,并根據用戶信息接收方式的轉變來“迎合”市場。“算法驅動的信息平臺遍地開花,編輯內容與付費推廣內容的混淆是融媒體時代科學傳播面臨的挑戰。”李飄說,“但傳統媒體公信力高,科學家公信力高,這將成為科學傳播的機遇。”
媒體從業者洪廣玉從轉基因報道的主要問題、原則、輿論現狀和科學傳播的建議等方面做了講解。他指出,轉基因報道要展示科學證據,不預設正反方,對待價值觀的處理原則應呈現雙方態度、處理好邊界。對待科學研究證據的使用,應考察是否經過了同行評議、是否孤證不立、充分了解研究背景,并請教專業人士對其研究方法進行點評。
培訓結束后,會議還組織學員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規劃展示中心參觀,以深海科技、南繁科技和科教研發為主導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產業體系初見成效,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與大學城起步區建設基本成型,產城融合、港城融合、城鄉融合與農旅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以南繁科技城為載體發展南繁科技產業,發展重點包括:以農作物育種、畜牧水產育種為重點的南繁科研平臺與服務樞紐;以生物育種科技、國際種業交易、種業知識產權交易為重點的國際化種業服務;以熱帶特色作物科技、熱帶特色農業服務、熱帶特色農科旅游為重點的熱帶農科。以深海科技城為載體發展深海科技產業,發展重點包括:深海科技、海洋產業和現代服務。以大學城為載體發展科教研發產業,發展重點包括:與深海科技和南繁科技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相關的教育科研、公共科技研發服務和創新創業孵化與轉化平臺。目前,中國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已投入建設,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三亞國家南繁研究院等也正在建設中。
據了解,根據轉基因生物新品種植培育重大專項重點項目安排,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科普宣傳與風險交流培訓會自今年6月啟動,截至目前已舉辦6期,第7期將于近日在湖北武漢舉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