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三文魚”“海鮮”再次成為輿論熱點,盡管專家在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已明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但“談魚色變”帶來的影響似乎仍在蔓延,三文魚等生鮮水產品流通和銷售亟待回歸正軌。
圖源pixabay
三文魚等產品仍未恢復上架
“污染不等于感染,所有物品,當然也包括三文魚產品和水產品,都有可能通過各種途徑被病毒污染,但這與被病毒感染完全是兩碼事。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三文魚,也不可能感染水生動物,這里面有著深厚的生物學、病毒學、傳染病學知識的理論基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病害防治重點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曾令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他還提醒消費者,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緊張情勢,為了健康,對三文魚等海鮮產品采取下架的措施是可以理解的。生食動物類海鮮產品要特別注意,哪怕水產品不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但在其他環節也可能被污染。如果食用的話,一定要經過加工處理,確保安全。
據了解,目前北京地區的沃爾瑪、永輝等多家商超仍未恢復上架三文魚。
“我認為是時候重新考慮何時上架和如何上架的問題了。”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說,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對三文魚作暫時下架的避險處理是正確的。在信息逐步明朗的情況下,重新上架三文魚也是正確的。
“供應鏈和消費信心的恢復是會慢一點的。政府和專業界如果釋放積*信號,恢復得就會快一些。”鐘凱說,商家也可以向消費者主動提供病毒檢測報告。
一些日料店營業額“接近于零”
北京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己經常去日料店用餐,也會從商超購買冰鮮三文魚食品,“看了網上的帖子和專家的辟謠,但是三文魚的食用場景多是生食刺身,所以還是有風險。”
而受本輪疫情沖擊*直接的,當屬日料行業,大批日料餐廳進入“停擺”時刻。
據統計,日料中的三文魚產品約占整個三文魚產品線的50%,而中國是世界上日本料理店數量*多的國家。2018年,我國日料市場規模達到8000億元,三文魚產品的“價值體量”可見一斑。
北京知名日料店“大德酒場”不久前宣布暫停營業。與之相同境遇的還有多家日料餐飲門店,除北京外,上海、杭州、成都等地的一些知名日料店的營業額也“接近于零”。根據業內人士分析,三文魚遭遇“躺槍”后,日料餐飲門店的生意普遍銳減,“不是降了一成,而是降至一成”。具體恢復時間,可能需要更久。
日本料理學會中國執行理事長劉昊表示,我國進口三文魚有嚴密的檢測機制。就目前溯源來看,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針對哺乳動物,魚類等海鮮動物跟人的親緣性較遠,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小。由此推測,傳染的原因在三文魚本身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呼吁盡快找到真正的傳染途徑,從源頭切斷,對此我們會密切關注。”劉昊說。
劉昊表示:“前段疫情期間,我們看到有些餐廳主動通過美食平臺向消費者提供餐廳的衛生和安全管理的信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鼓勵更多的日料餐廳參考這類措施,積*主動、及時、真實地向消費者展示餐廳在食品安全上下的功夫,讓消費者放心。”
海鮮水產供應亟須回歸正常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著其他生鮮海產品的銷售。
“東部沿海地區的顧客相對還好,在中西部省份,本來就對海鮮水產依賴不大的城市,一些百姓買菜都繞著水產攤位走。”在海南三亞從事了十幾年水產批發生意的黃林生表示,養殖珍珠龍膽、老虎斑的養殖戶損失*嚴重,春節期間銷量比往年下滑了70%—80%,進入6月才恢復不到往年的四成,一些虧損慘重的養殖戶已打算退出。可以說,越是平時大眾化的海鮮品類受到的沖擊越大,因為養殖規模大,容易出現積壓,進而影響出塘價。多寶魚、珍珠龍膽、斑節蝦都是這樣。
據了解,為助推水產品供應鏈復蘇增加海鮮市場供給,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盒馬鮮生聯合國內海鮮企業發起了“拯救國產海鮮”行動。活動期間,約有10多個品類的海鮮降價出售,其中龍膽石斑魚從原來的每條59.9元降至現在的39.9元,國產中號鮑魚從每只11.9元降至6.9元。
“盒馬在春節期間就曾與海鮮供應端的合作伙伴一起下探價格共克時艱。這次也是想拉一把國產海鮮的合作伙伴,盡量減少損失,幫助上游養殖戶紓解困境。”盒馬全國海鮮水產采購總監陳華表示。
“三文魚等生鮮海產品能夠為人們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商家也有強烈的上架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消費者希望能回歸疫情前的生活秩序。我們也在加快同市場監管部門會商,想辦法通過在貨架柜臺張貼溫馨提示、消費指南等,確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復供應,讓生鮮水產品消費盡快回到正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副秘書長朱亞平表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