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在過去20年間實現了370%的增長。
8月底,由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根據年營收評選出了全球乳企20強,非常搶眼的是:總部位于法國的Lactalis取代了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的雀巢,首次成為全球*大的乳制品公司。
荷蘭合作銀行提供的評選報告目前是乳制品行業*為權威的榜單之一。這次榜單的背后,有一個數據很亮眼:230億美元的年營業額和20年間370%的增長。
本次榜單未計入Lactalis與卡夫亨氏(Kraft Heinz)和貝爾集團(Groupe Bel)的收購案,預計完成后將帶來25億美元的收入,有望保持全球**乳企的**位置。
來源:Robobank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Lactalis于152 0173 3840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主要出售奶酪和奶粉等產品,但一直銷量平平。2017年旗下嬰兒食品發生大規模沙門氏菌污染導致多人患病,品牌聲譽受到重創,其在華運營資格也一度被暫停。
目前,中國不是 Lactalis的主要市場,中國和歐美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也有諸多差異。那么,Lactalis是如何取代雀巢成為全球**乳企的?其增長策略或方法論是什么?
通過并購實現快速增長
Lactalis前身是奶酪品牌Président,于1933年成立于法國,由創始人Besnier家族所有。經過三代人的經營,Lactalis至今保持著****私人持股。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報告,Lactalis營業額的快速增長主要通過全球并購實現,其策略一直是投資而非出售,相比之下,雀巢在乳制品領域更傾向于轉移低增長和不再具有戰略意義的業務。
Food Dive在一篇報道中指出:“2018年,也就是Mark Schneider成為CEO一年后,雀巢才開始對增長感到緊迫”。
從2016至2020年,Lactalis的乳制品的營業額從180億美元上漲至230億美元,雀巢(僅乳制品)則從240億美元跌至208億美元。部分原因是雀巢處置了18億美元的美國冰淇淋業務和其他資產,其中部分業務被Lactalis收購。
2010年起,Lactalis通過約60筆并購,將商業版圖從歐美擴張到了中東和非洲等地區。
21世紀初,Lactalis已收購了意大利奶酪品牌Galbani,并與雀巢建立了合資企業,將商業版圖從法國擴張到了美國、東歐和意大利等地。
在覆蓋全球的過程中,關鍵的一步是2011年收購了Parmalat 83.3%的股權,后者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地的業務恰好補充了Lactalis全球版圖的空白。此舉鞏固了Lactalis在奶酪市場的領導地位,并成為了當時飲用奶市場的世界**。
創立于意大利的Parmalat始于一家小型的巴氏殺菌廠,自1990年在米蘭上市后公司不斷擴張,業務橫跨多國,涉及了牛奶、乳制品和飲料等品類。1997年Parmalat開始涉足金融市場,短短六年便被爆出財務造假的丑聞,2003年倒閉時140億歐元的虧損使其成為了歐洲*大的破產案。
2011年Parmalat的經營狀況有所好轉,Lactalis隨即在意大利政府和Parmalat董事會的激烈反對下,*終以每股2.6歐元的價格控制了其80%的股份。
根據Lactalis官方披露的信息,2011年 Lactalis集團的營收為150億歐元,與2010年的94億歐元相比,同比增長了近60%。2019年Lactalis收購了Parmalat的全部股份,同年3月,Parlamat正式退市。
在收購 Parmalat后,Lactalis實現了銷售額的大幅增長,在2012年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榜單中首次進入前三,當時188億美元的營業額和第2名達能僅相差7億美元。
多品牌戰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Lactalis旗下的品牌主要分為三類:知名奶酪品牌Galbani和Président、區域性品牌(如Lactel、Bridel、Dukat)和民族品牌(如Societe、Seriously Strong、Forlasa)。
據IUF的報告顯示,2010年Lactalis有46%的產品是奶酪,排名第二的牛奶只占到17%。
為了降低對傳統奶酪產品的依賴度并形成差異化優勢,多年來Lactalis通過在成熟市場并購細分品類的小眾品牌和新品研發,加強了在各個乳制品品類的滲透。
比如,面對傳統酸奶銷量下滑的局面,Lactalis并購了如Siggi's和Stonyfield等專注于有機酸奶和非乳制品酸奶的品牌,并通過產品創新實現了總體銷量的增長。
2017年Lactalis在與伊利和美國迪恩食品的競爭中勝出,以8.75億美元的成交價從達能收購了北美第二大有機酸奶品牌Stonyfield。
2020年Lactalis在加拿大市場推出Stonyfield有機兒童飲用酸奶,據稱是**款含有****有機牛奶和有機水果的兒童酸奶,每瓶4克的含糖量低于該地區市場上現有的任何一款同類產品。
根據Lactalis官網的信息,Lactalis現在旗下共有341款產品,新增的發酵類產品占到了18%,奶酪(157種)和液態奶(92種)依然占多數,但產品種類已經大大豐富。
Lactalis接下來的一大目標是提高在北美市場的銷售額,截至2020年三月,北美僅占總銷售額的15%。
Lactalis北美地區首席執行官Thierry Clement在接受Food Dive采訪時表示:“內部增長顯然是一個目標,但外部增長(通過并購)也是可能的,因為如果有適合我們投資組合的機會,我們會傾聽。”
Clement還表示,Lactalis“希望成為所有乳制品的一站式服務點”,而更廣泛的產品供應也會增加公司對零售商的吸引力。
2021年,Lactalis又收購了加拿大第三大公司Ultima Food,并宣布進軍印度酸奶市場,推出Lactel Turbo蛋白酸奶飲料,公司發言人稱這是印度市場的**款此類飲料。
正如IUF的評論,Lactalis了解乳品的全球價值鏈,通過不斷并購與產品創新,實現了從奶酪生產商到跨國乳業集團的轉變。
中國奶酪市場增速矚目,同質化趨勢凸顯
據IMARC Group和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在2021年至2026年期間全球有機乳品市場的年度增長率為6.8%,2020到2024年國內奶酪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速則為12%,國內液態奶的年均復合增速為9%。可以肯定的是,國內奶酪產業仍處于培育期。據上海證券的研報數據顯示,人均0.23kg的消費量和日韓約2kg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奶酪作為一門毛利高門檻低的生意,在國內已經成為了資本追逐的對象。國內奶酪賽道上的玩家在急劇增加。
僅2021 年上半年,便有不少兒童奶酪產品上市——薄荷之森推出奶酪夾心海苔脆,從蒙牛“單飛”的君樂寶通過子品牌漲芝士啦,思克奇推出升級了配方的奶酪棒等等。秉承差異化競爭策略的伊利也對此做出了回應,除了在兒童奶酪市場建立起豐富的產品矩陣,面對成人奶酪市場的品牌妙芝自2020年誕生后,也接連推出了口袋芝士和咔芝脆等產品。當然,在奶酪這一細分市場也自然離不開已經深入人心的“奶酪就選妙可藍多”。
奶酪作為國內乳制品領域增速*快的類目,產品同質化趨勢已經開始凸顯。
隨著國內乳制品市場競爭加劇,伊利和蒙牛等乳企也開始尋求海外增長的機會。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榜單,中國乳業巨頭蒙牛和伊利在過去10年間從前20位躍升至了前10位,投資方向也從純粹進口轉向了進口與收購并行,發展出了專注技術研發或通過并購和建廠增強市場份額等不同策略。
文章來源于元氣資本(ID:yuanqicapital),作者Shengtong,轉載已獲授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