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日,農業農村部就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財政扶持茶產業科技創新與綠色代表發展的建議”做出《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2077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洞饛汀繁硎荆瑢⒅С值胤嚼蒙孓r項目資金,對高標準茶園建設給予支持,并將持續優化茶葉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茶葉綠色病蟲害防治、生態茶園建設、茶樹良種選育栽培、加工技術、檢測方法、產品追溯等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斷完善茶葉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
關于將高標準茶園建設納入中央及地方財政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范疇。
《答復》表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要求,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的,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同時,明確提出依法嚴管、良田糧用的基本原則,要求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支持高標準農田主要用于糧食生產?;诖?,現階段高標準茶園暫不屬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范疇。
建設高標準茶園是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據了解,目前,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等項目渠道,支持開展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農業產業強鎮,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等,支持各地圍繞特色資源發掘,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資金主要按因素法切塊下達到省,各省可在確保完成約束性任務的前提下,結合本地農業發展規劃和優勢特色產業布局,統籌安排資金用于指導性任務。農業農村部將積*指導地方統籌利用涉農項目資金,對高標準茶園建設給予支持,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關于在茶葉加工領域全面推行SC證制度,全面提升茶葉加工規模和科技含量,促進茶葉加工轉型升級。
《答復》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茶產業相關工作,通過建立健全茶葉標準體系、持續推動有機產品認證、強化茶葉質量安全監管等措施,不斷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茶葉標準體系。推動完善包括茶葉基礎標準、衛生與標簽標準、質量標準和方法標準在內的茶葉標準體系。批準發布《良好農業規范第12部分:茶葉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茶葉生產技術規范》《茶葉加工良好規范》《茶產業項目運營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基本涵蓋了茶葉領域的基礎通用標準、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等,為茶葉標準化生產、產業規范化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持續推動有機產品認證。優化有機產品認證制度,組織完成《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和《有機產品認證目錄》的修訂發布工作,啟動《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修訂工作。研究建立茶葉等有機產品認證風險檢測項目目錄,進一步規范認證過程的產品抽樣檢測等環節。加強有機產品認證宣傳,組織開展全國“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活動,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4萬家企業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26萬張。持續完善17位“有機碼”追溯制度,所有有機獲證產品的*小銷售包裝必須加貼或者印刷**的17位“有機碼”,并依托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向公眾提供有機碼查詢驗證服務。
三是強化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四個*嚴”要求,積*創新監管方式,持續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生產許可。嚴格審查茶葉生產企業資質,對達不到許可條件要求的,一律不予許可。對不能持續滿足生產許可條件、不能保證茶葉質量安全和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關停,強制退出。強化責任落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關于發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若干規定的公告》等文件,明確相關要求,督促茶葉生產銷售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強化風險管理。印發《關于開展食品經營風險分級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監督管理,提升監管工作效能和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強化重點監管。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情況,組織各地開展重點監督檢查,嚴密防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
《答復》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優化茶葉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茶葉綠色病蟲害防治、生態茶園建設、茶樹良種選育栽培、加工技術、檢測方法、產品追溯等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斷完善茶葉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持續優化有機產品認證制度,積*推動實施包括有機茶在內的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工作。修訂完善《茶葉及相關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繼續指導地方監管部門督促茶葉生產經營者全面落實主體責任,保障公眾飲茶安全,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關于繼續加大茶園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支持力度,持續提升茶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業農村部對此表示,高度重視茶葉質量管理,積*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深入實施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加大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力度。2017—2021年選擇果菜茶優勢縣,開展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試點,集成推廣生態調控、理化誘控、免疫誘抗、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和服務機制,綠色防控技術在茶園大面積推廣應用,2020年全國茶葉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6.6%。
農業農村部在綠色防控示范縣創建中將繼續向茶葉優勢區傾斜,擴大全國茶葉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數量,加強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進一步提高茶葉綠色防控覆蓋率,提高茶葉質量安全水平。
關于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爭茶園3年內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應用率達****。
據了解,近年來,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扎實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以減少化肥投入、增加有機肥投入為目標,支持重點縣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集成推廣堆肥還田、商品有機肥施用、沼渣沼液還田等技術模式,配套完善設施設備,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緊密結合,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技術補貼、物化補貼等方式,支持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施用有機肥,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組織,加快有機肥應用,促進種養結合,促進果菜茶提質增效和資源循環利用。
《答復》表示,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繼續支持包括茶園在內的農業生產有機肥施用,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關于將茶產業保險列入中央財政支持政策性保險目錄。
據悉,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實施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在農戶和地方自愿參加的基礎上,為投保農戶提供一定的保費補貼,引導和支持其參加農業保險,并不斷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逐步加大支持力度。補貼品種已由*初的種植業5個,擴大至種、養、林3大類16個,基本覆蓋了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為滿足農戶多樣化的農業保險需求,中央財政鼓勵保險機構和地方,結合實際探索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等支持,推進建立多層次的農業保險體系。為支持地方發展優勢特色農業,2019年,中央財政開展了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試點,支持地方自主選擇兩個品種申請中央財政補貼。2020年,進一步將試點地區擴大至20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補貼品種由兩個增加至3個。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制度,研究擴大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的實施范圍,支持地方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推動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更好發揮農業保險的強農惠農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