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
作者:Chiyuko Qiu??
把握全球植物基概念熱潮,借鑒日本豆乳行業成功秘訣,我國豆漿產業能否另辟蹊徑、重煥活力??
豆漿在我國已有152 0173 3840多年的飲用歷史,一直被人們推崇為健康食品,是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食品之一。目前,國內市售的豆漿產品主要分為豆漿粉、冷藏豆漿、常溫紙包裝豆漿三類,其他多為散裝豆漿。整體上看,國內豆漿行業產品種類相對貧乏,行業法規及相關標準不健全,行業活力不足。近年來,植物基熱潮席卷全球,吸引大量資本追捧。中國豆漿產業能否把握良機,扭轉乾坤,迎來新一波的產業發展?
與我們一水相鄰的日本,其豆漿(日本稱為豆乳,下文涉及日本部分均以“豆乳”表示)行業在發展中雖遭遇多次危機,卻總能化危為安,觸底反彈,源源不斷地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的血液與生機,創造更大的產業佳績。
中國與日本的豆漿市場差距究竟有多大?日本豆乳協會《2019年全球豆乳消費量》顯示,日本人均年攝入豆乳3.3L,而中國大陸僅有1.1L。
2019年全球豆乳消費量
圖片來源:日本豆乳協會官網
在產品種類及形態上,日本除了傳統的飲料類外,還推出主食、甜點、原材料、功能型產品等琳瑯滿目的類型,充分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
日本超市里琳瑯滿目的豆乳產品
圖片來源:食品新聞社
日本企業如何操盤,才使得豆乳這一傳統產業不斷與時俱進,將產品滲入老百姓的日常飲食生活中,將品牌做到家喻戶曉,將產品做到**呢?國內豆漿行業通過日本的產業模式又能收獲怎樣的啟發呢?
看三次潮漲潮落,日本豆乳行業如何從0到1,從1到10?
相傳,日本的豆腐制作工藝是在奈良時代從唐代傳入。鐮倉時代禪宗僧人餐桌上首次出現的豆腐羹(豆腐制作時使用的豆汁)便是日本豆乳的雛形,古籍《庭訓往來》也有相應記載。
與豆腐數百年的食用歷史相比,豆乳進入日本百姓生活中的時間并不長。1975年,豆乳作為一般飲料正式推向市場,隨后“豆乳”這一稱謂在日本開始得到認可,并逐漸在世界范圍內廣為人知。
中日豆制品種類對比
圖片來源:MARUSAN官網
迄今為止,豆乳產業在日本經歷了三次浪潮。
豆乳產業的三次發展浪潮
圖片來源:diamond online
**次熱潮——1979-1983:市場新秀異軍突起,健康形象虜獲人心
1978年,主營肉糜制品的紀文食品公司首次推出了預包裝豆漿。紀文食品發現,在炎熱的夏季,魚肉糜、魚肉板等產品因消費者購買欲望低迷而銷量不佳。為了刺激炎熱夏日里消費者對優質蛋白食品的消費欲望,紀文食品把目光投向了豆腐產品。受到當時《日本中小企業行業調整法》的制約,紀文這種大企業無法進入豆腐行業,因此他們另辟蹊徑,把眼光聚焦到制作豆腐的原料豆乳上。當時,人們所熟知的豆制品主要是豆腐、油豆腐,而豆乳完全是一種****的嶄新認知——人們紛紛質疑“這是在喝配料嗎?”。在這樣一種市場環境中,豆乳的推出仿佛是一枚深水炸彈,更是一次顛覆性的行業挑戰。事實證明,獨到的眼光和勇于創新的魄力使紀文食品贏得了博弈,也為豆乳產業的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1979年紀文食品推出的豆乳飲品及麥芽咖啡風味豆乳
圖片來源:J-NET21
作為試水的豆乳以及隨后推出的調制豆乳,都添加了咖啡風味物、蔗糖等配料,使其口感更易被接受。豆乳產品在外觀上也下足功夫,選用無菌利樂包裝,瞬間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此外,“抑制血壓升高、預防癌癥、骨質疏松癥、燃燒體內脂肪”等功效堆砌的健康形象也擄獲了大批消費者。
“全新包裝”、“易于飲用”、“有益健康”這三大因素令豆乳在1983年迎來了**次消費熱潮,創造了每年超過110,000千升的銷量,同時吸引大量新玩家進駐豆乳市場。然而當時的加工技術始終無法解決豆乳自身獨有的“豆腥味”,而日本民眾對這種氣味又格外敏感。加之大量資本及企業涌入市場,而當時的市場管理與行業標準、法規尚不規范,導致豆乳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嚴重損害豆乳市場的聲譽,一度使得豆乳銷量降至*高點的25%,**次豆乳熱潮很快沉寂,行業發展進入了長時間的停滯期。
第二次熱潮——2000-2005:技術突破除異味,媒體助力創佳績
臨近新千年,日本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民眾對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大量媒體開始推出各類健康節目。其中2000年制作的一檔名為《健康》的電視節目中首次介紹了豆乳的健康與美容功效,大豆異黃酮等大豆功能成分被紛紛報道,“大豆健康”一度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此外,隨著豆乳制作工藝不斷提升,“豆腥味”得到*大改良,達到了消費者對于“美味”的標準。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豆乳再次強勢回歸,迎來產業的第二次熱潮。2002年豆乳市場總銷售額超過2000億日元(出貨量),產量接近8萬噸。
隨著大豆異黃酮過量攝取的健康問題受到社會關注,2006年食品安全委員會規定“絕經前婦女作為特定保健食品的大豆異黃酮額外攝入上限為30毫克/天”。值得一提的是,該文件所涵蓋的食品并不包括豆腐、豆漿、豆渣餅干等食品。然而社會大眾對于報告存在錯誤解讀,認為大量攝入普通大豆食品也有危險,與此同時部分媒體開始鼓吹“豆乳大量飲用會有害身體”等謠言,使得第二次豆乳熱潮漸漸降溫,銷量持續低迷。
圖片來源:www.fsc.go.jp
第三次熱潮——2008-2019:多元飲食場景促銷量,植物基東風引潮流
前兩次產業熱潮中,技術的局限使得豆乳需要通過添加風味物質來改善口感,產品形式也較為單一。隨著技術再次升級,日本推出了口感更佳且無異味的原味豆乳——無調整豆乳,大大豐富了豆乳的食用場景,直接推動第三次熱潮的形成。無調整豆乳除了直接飲用,還可以在烹飪過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彌補傳統日本料理所缺乏的醇厚余味。此外,不二制油企業通過USS技術制作的豆乳奶油和奶酪等天然甜點原料,將豆乳產品推入新的市場維度,探索出新的發展模式。第三次熱潮由2008年開始一直延續至今,銷量更是年年突破歷史新高。
從“能喝的豆乳”進化成“能吃的豆乳”,豆乳企業通過不斷優化品質,豐富品類,堅持不懈地向大眾推廣豆乳的飲食新場景,潛移默化中將豆乳滲透進日本人的日常飲食。如今,豆乳作為一種調味料和菜肴原料早已深入人心,并逐漸變成彰顯“和食”風格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三次豆乳熱潮代表性產品類型
圖片來源:news.yahoo.co.jp
四十年發展,日本豆乳飽經風雨,憑著一股韌勁、創新意識以及對消費者的十足誠意,走出一條**匠心的道路。直至今日,日本豆乳行業早已形成完善健全的生態系統。
豆乳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豆乳協會的推動作用。日本豆乳協會成立于1983年4月,由多家豆乳知名產商共同創建,旨在通過促進會員間的交流以及與其他組織的合作,為行業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協會除了從事豆乳研發、制造、加工、企業合作等業務外,還持續開展豆乳知識普及、豆乳食譜推廣、食育等相關活動。協會在日本國內設立了豆乳資格鑒定考試,旨在為全方位推廣豆乳事業培養合格人才。2008年,豆乳協會申請將10月12日設定為“豆乳日”,積*傳播“豆乳健康”概念,提高消費者對“豆乳”的興趣及接受度。日本豆乳協會舉辦的各類活動中,*具影響力的非“豆乳料理甲子園”莫屬。這是一個面向全日本高中生的以豆乳為主要食材的烹飪比賽,旨在向年輕一代普及豆乳產品及相關健康知識,將豆乳元素融入年輕人日常飲食中。從2014年起,該活動已連續舉辦7屆,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
第七屆豆乳料理甲子園活動部分獲獎作品
圖片來源:日本豆乳協會官網
植物基浪潮下,看日本豆乳企業如何各顯神通,逐鹿市場?
當前,以植物基為代表的各種健康飲食浪潮席卷全球,推動了代乳制品和純素食品的發展。受此影響,全球豆乳市場也處于紅利狀態,銷量保持高速增長。據Global Information報道,2019年,全球豆乳市場規模為1.229億美元,預計將以10.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7年達到2.512億美元。
植物基全球化效應也給日本豆乳市場創造利好條件。市場研究公司Myvoice的豆乳消費行為調查發現,日本民眾飲用豆乳的**理由是健康特質,選擇“有益健康”、“營養價值高”的比例約40%~50%。其次由于植物基概念以及豆乳工藝提升,使得因為“好吃”、“代替牛奶”而選擇的人數大幅增長,約占30%。豆乳不單是女性及中老年的熱衷商品,越來越多的男性也開始有意識地選購豆乳,受眾人群更加均衡全面。
過去一年里新冠疫情的肆虐,使得日本民眾外食比列驟減,家庭用豆乳的銷量迎來新一輪的強勢增長。2020年,日本豆乳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430,534千升,同比增長5.3%。其中未調整豆乳增長顯著,相較2008年增長6倍;同期調制豆乳的銷量則翻了一番。
1983-2019年,日本各種類豆乳年產量統計
圖片來源:garbagenews
在整個日本豆乳市場中,kikkoman龜甲萬以51.9%的獨占鰲頭。緊跟其后的則是老牌豆乳企業マルサンMARUSAN,達到18.6%,TOP2合計占據約70%的份額,相較于其他食品市場的百花齊放,日本豆乳更像是龜甲萬與MARUSAN之間的雙雄對決。
2018年豆乳企業市場份額占比
圖片來源:double-growth.com
日本豆乳市場一直不乏有勇氣、有創新力、有資本、有激情的優秀企業,他們造就了行業的繁茂景象,其中有三家企業堪稱模范代表。
(1)龜甲萬:傳統品牌注入新血液,悠久歷史與堅實資本的強強結合,成就傲視群雄的佳績
1917年,茂木家族、高梨家族以及堀切家族合并后設立了野田醬油株式會社,并在1964年改名為龜甲萬醬油株式會社,其后于1980年改名為現在的龜甲萬株式會社。從二戰前開始,龜甲萬就積*向全球擴張,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銷售醬油。如今“龜甲萬”作為日本醬油品牌被廣為人知。醬油產品在日本占據30%的份額,在全球則占50%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高達55%。
以醬油起家的龜甲萬跟豆乳結緣時間并不長,始于2006年,短暫十五年間,已穩坐行業****寶座,將其他對手遠遠拋諸腦后。如此佳績,除了與龜甲萬自身雄厚的資本與影響力息息相關以外,還不得不提另一家食品企業——紀文。如前文所述,紀文算得上是豆乳行業的開山鼻祖,并多年致力于產品研發,擁有堅實的受眾群體和*高知名度。2006年6月,紀文與龜甲萬合并,成為龜甲萬旗下子公司,從此紀文豆乳在龜甲萬雄厚資本及完善研發系統的加持下,產品從形態、質量、種類上都得到了質的提升。龜甲萬嚴選自然生長的優質大豆,采用高端提取及加工技術,確保產品的高品質。在內部研發創新與市場調研雙管齊下,產品風味與形態上不斷求新求變。
龜甲萬豆乳包裝變遷
圖片來源:news.1242.com
至2018年,龜甲萬共推出41款豆乳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近幾年,龜甲萬通過食育活動、SNS等網絡社交媒體積*開拓兒童、青年等消費人群,通過實力與口碑擦亮“國民豆乳”這款金字招牌。
龜甲萬豆乳部分產品。
?圖片來源:getnavi.jp
(2)MARUSAN:傳統企業變出新花樣,長更常新成為決勝法寶
2020年11月,MARUSAN公布財務業績簡報,旗下豆乳及相關產品事業部已經連續12個季度創下銷售增長新高,預計2021年將同比增長1.8%至300.3億日元。作為擁有近70年歷史的老牌豆乳企業,MARUSAN是當前日本豆乳市場**能與龜甲萬抗衡的競爭對手。不同于龜甲萬與紀文的強強聯合,MARUSAN憑借著長年累積、不斷迭代更新,一步一個腳印造就了今日輝煌。
成立于1952年的MARUSAN*初是一家味噌制造商。1980年,MARUSAN憑借敏銳的商業觸覺開始推出豆乳飲品,并啟用了當時**的落語家(落語是日本的傳統曲藝形式之一,專門從事落語演出的人,似于中國的相聲或者說書人)桂文珍進行推廣宣傳,使得產品快速打響全國。發展至今,MARUSAN已是一家主營豆乳產品的食品公司,并在名古屋證券交易所第二部上市。
2017年MARUSAN豆乳利潤占全產品的七成
圖片來源:double-growth.com
MARUSAN多年來致力于“大豆”相關研究,并堅信其作為下一代優質蛋白質來源具有*大潛力。因此,MARUSAN把發掘大豆潛力,推出各種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作為使命,從口感、物理特性、營養功能等多維度出發,不斷探索豆乳創新形式,竭力開拓豆乳新市場。MARUSAN的渡邊社長曾經提出:“傳統印象中豆乳一直被貼上中老年飲品的標簽,MARUSAN則希望打破這一固化思想,豐富豆乳的食用場景。未來如運動后蛋白質補充、疾病預防、保健食品等范疇豆乳產品都不應缺席。”
憑著這一信念,MARUSAN不斷力求創新,為豆乳市場增添百變花樣。如今MARUSAN的豆乳產品可謂琳瑯滿目,除了傳統的飲料,還涉及功能食品、植物奶、豆乳基餐飲食品,是豆乳行業中發行品類*多的企業。未來,MASANRU還計劃重點投入豆乳冷凍產品及原料食品的開發。
MARUSAN部分商品。
圖片來源:中日新聞WEB
在品牌形象塑造上, MARUSAN毫不吝嗇,宣傳形式包括了電視與網絡廣告、超市促銷活動、消費者問卷調查、豆乳食育、體育賽事贊助等,潛移默化中將企業品牌多元滲透消費者內心。
MARUSAN贊助日本女子足球比賽,舉辦“MARUSAN豆乳 day”
圖片來源:MARUSAN官網
(3)不二制油:豆乳新軍,另辟蹊徑突重圍
多年來以大豆為主要素材,專注研發植物基食品原料的不二制油,在豆制品市場長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憑借一己之力將豆乳產品模式推進到一個嶄新的維度。
不二制油創立于1950年,1990年進入健康食品市場,首次推出“soyafarm”專屬品牌(主要產品為新清制豆乳產品)。目前,不二制油以油脂、糕點/烘焙原料、大豆蛋白等業務為核心,在全球范圍內擴張。
作為全球**的綜合性大豆食品制造商,不二制油始終致力于大豆食品原料的研究和開發。自古以來雞蛋、牛奶都是公認的優質蛋白源。隨著分離技術的發展,雞蛋及牛奶的食用形態變得五花八門。而同為優質蛋白來源的大豆能否通過分離技術,豐富其使用場景,從而擴大大豆食品市場呢?抱著這一想法,不二制油開始了長年的鉆研。
在此過程中,不二制油發現大豆中的成分緊密聯系,難以分離。但憑借多年累積的經驗,受到分離親脂性和親水性蛋白質方法的啟發,不二制油終于成功將大豆分離成豆乳奶油和低脂豆乳兩部分,創造了****的豆乳新材料。這一世界首創的大豆分離技術被命名為USS(Ultra Soy Separation)制造技術。通過USS技術制作的原料賦予了豆乳****的新味覺體驗,并于2015年在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向全世界展出這種新型食品原料。其中“豆乳奶油”具有大豆的濃郁醇厚風味,以及美味的奶油質感。而“低脂豆乳”則是一種幾乎不含油的健康食材,具有濃郁的大豆風味,非常適合作為湯料。
USS技術
圖片來源:不二制油官網
2013年,不二制油憑借USS技術一舉斬獲第43屆食品產業技術功勞賞。
創新無止境,用一杯豆乳調出詩意生活
四十年的發展,日本豆乳市場早已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產品創新的廣度和深度成為全球學習的榜樣。下面就從幾款**代表性的產品中領略日本豆乳的風采。
1、豆乳飲品
雖然豆乳飲品是*傳統的產品形式,卻絲毫不防礙日本企業突破創新,玩出新的碰撞。
龜甲萬的豆乳拿鐵、豆乳茶,就是豆乳與其他飲料的新碰撞模式。展現大豆美味的新鮮豆乳與****阿拉比卡咖啡及阿薩姆茶相結合,膽固醇為零,不含乳成分,美味可口無負擔。
這款蘇打味豆漿飲料,龜甲萬則是在豆乳自身風味上巧花心思。通過在豆乳中加入小蘇打,使得口味煥然一新,更加豐富,同時也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嗜好需求。此外,產品可以直接放進冰箱冷凍,作為冰淇淋、刨冰食用,非常適合炎炎夏季。
除了風味上的改良,豆乳企業也瞄準當前社會對于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在豆乳的功效表現上進行大膽創新。龜甲萬推出的這款清爽風味的豆乳中就添加了100億個乳酸菌,產品健康形象陡然爆棚。
2、豆乳甜品
豆乳甜品是近年日本市場上備受關注的產品類型,由于其不含乳糖,對乳糖不耐受人群堪稱一大福音。
Kracie旗下的SOY香草冰淇淋是一款可以享受到豆乳的原汁原味,對身體有好的產品。產品中豆乳含量達到36% ,不使用乳制品和雞蛋,牛奶和雞蛋過敏人群也可大飽口福。
這是TOPVALU推出用豆乳和雞蛋制成的焦糖醬布丁,濃郁豆香、順滑質感使得布丁的口感更加豐富有層次。適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3、豆乳基植物乳
隨著植物基元素在全球持續發燒,日本市場也接踵推出相關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植物蛋白的更多攝取渠道。
SOYBIO是Pokka Sapporo在2018年推出的豆乳酸奶品牌,主打健康和美容,產品一經上市就在30-40歲女性群體中引發強烈反響。SOYBIO推出的豆乳酸奶是在豆乳中加入四種乳酸菌發酵制成。豆乳經過發酵后,糖苷異黃酮上的糖鏈被切斷,形成更易消化和吸收的糖苷配基異黃酮。因此,SOYBIO豆乳酸奶不僅富含異黃酮,而且*易被吸收,有助于維持機體健康。此外,SOYBIO豆乳酸奶還添加豐富的膳食纖維,低脂、零膽固醇。
該款產品采用“美味細致壓榨工藝”,對浸泡和磨碎這兩個環節進行了充分改良,*終令產品口感更加順滑。
2021年3月,MARUSAN推出了豆乳行業中**用豆乳制成的切片奶酪產品。與傳統加工奶酪相比,該產品膽固醇降低 95%且不含有牛乳成分,可代替乳基奶酪用于菜肴烹制。消費者在享受如奶酪般濃郁口感的同時,可以攝入更多的優質大豆蛋白。
4、豆乳基餐飲食品
經過豆乳企業、豆乳協會多年的宣傳基推廣,如今,用豆乳制作料理早已習以為常。豆乳元素更成為和風料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Marusan推出的豆乳火鍋湯,使用有機大豆和有機芝麻制成,不添加化學調味料,具有豆乳的原始美味。在寒冷冬日里,大家圍坐一圈,守著一鍋濃濃的豆乳鍋,已是日本民眾*樸實的家庭生活寫照。
龜甲萬推出的這款玉米豆乳湯不使用鮮奶油、黃油及化學調味料,僅用豆乳將玉米本味高度還原,味道溫和,非常適合在繁忙的工作間隙用來撫慰身心。
總結
中國是大豆食品的起源地,但在預包裝豆乳領域,與日本相比仍有諸多差距。除了政策法規、行業標準、市場秩序等不完善、不健全以外,更大的差距是企業對市場潮流及風向的敏感度還不足,對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了解得不清晰,對于企業未來的經營及發展規劃不明確。任何一款產品,哪怕是流傳千年,廣為認知,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精心打磨,才能煥發出奪目新光彩。
日本豆乳走過四十余年的工業化歷程,雖經幾度沉浮,然而憑借大和民族深入骨髓的鉆研精神以及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每每波瀾不驚,愈挫愈勇,造就愈加輝煌的商業佳績。這是日本匠人精神的體現,更是日本企業以人為本,全心全意從消費者出發的體現。
時代在前進,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更新。一味墨守陳規,以保守姿態面對市場,其實就是一種不走心的體現。只有當企業誠心誠意面對消費者,細心傾聽并滿足他們的需求,而消費者也用忠誠度和復購率報答企業時,這樣的“雙向奔赴”才是真正的**相遇。
文章來源于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作者Chiyuko Qiu,轉載已獲授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