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未來幾年我國植物奶行業的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0% 以上,預計2025年植物奶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又據Markets and Markets市場研究咨詢機構預測,全球植物肉市場以每年15%的復合增長率增長,預計2025年規模將達279億美元。在2020年COVID-19爆發后,人們對綠色、健康飲食的概念逐漸強化。在此趨勢和背景下,植物基企業加大研發力度,使得原本就頗具潛力的植物基食品市場持續擴容,由此衍生出許多植物基新產品。
FBIF2021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于6月30-7月2日在杭州盛大舉辦,現場展商云集,展品琳瑯滿目。食研匯整理了展會上各具特色的植物基產品,帶大家一睹為快。
一、植物蛋白飲料
此類產品是用含蛋白質和脂肪的植物種子或果實制成的飲品。常見的植物原料有燕麥、大豆、花生、椰子等。在FBIF展會上,此類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植物奶、植物基咖啡和植物蛋白固體飲料。
1、燕麥奶
圖:OATLY咖啡大師燕麥飲
OATLY咖啡大師燕麥飲以燕麥漿為主要原料,不額外添加糖分。該產品主要針對咖啡等現調飲品,其基底濃厚綿密,不僅可以打發出細膩泡沫和拉花,還可以和諧襯托出咖啡豆的原有風味。
圖:利樂公司燕麥奶
利樂公司生產的燕麥奶以燕麥為主要原料,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不含膽固醇。
圖:方德食品燕麥乳
方德食品燕麥乳以燕麥為主要原料,****植物基,含β-葡聚糖、膳食纖維,且不添加乳糖、反式脂肪酸和蔗糖。可廣泛應用于飲料、甜品、烘焙中。
2、土豆奶
圖:DUG土豆奶
與常見的植物奶不同,DUG以土豆為主要原料生產土豆奶。DUG采用超速乳化工藝的專利技術,防止土豆奶沉淀。該產品不含谷物、大豆等常見的14種食物過敏源,相比其他植物奶有更低的致敏性,適合更廣泛的人群飲用。
3、大豆奶
圖:利樂公司全豆濃醇豆奶
利樂公司的全豆濃縮豆奶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全豆研磨,不出豆渣,完整保留大豆中天然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質等營養。采用微米級超細研磨技術,口感醇厚順滑,同時更利于消化和營養吸收。
4、植物基咖啡
與傳統的奶咖不同,植物基咖啡是以咖啡搭配植物奶為組合的植物基新產品。
圖:Minor Figures咖啡燕麥乳
Minor Figures咖啡燕麥乳以咖啡豆和自家品牌的燕麥飲為主要原料,不含動物奶源,可擴大咖啡的消費群體。
5、植物蛋白固體飲料
圖:喜確燕麥豆乳
喜確燕麥豆乳以大豆和燕麥提取物為主要原料,富含優質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該產品為粉條狀固體飲料,方便攜帶。
二、植物基酸奶
植物基酸奶是以谷物、大豆等植物原料為基底,經乳酸菌株發酵后得到的產品。其產品質構特性與動物酸奶基本相同,但相比之下,更適合于素食主義或者需要輕食的人群。
圖:利樂公司植物基酸奶
利樂公司的植物基酸奶,是以有機大豆和椰漿為原料,經發酵制成的常溫酸奶,不含乳糖和膽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對三高、輕脂人群友好。
三、植物基冰淇淋
植物基冰淇淋即無乳制冰淇淋,其阻礙在于植物油脂在常溫下以液態存在,冷凍后的穩定性不如動物脂肪。作為植物基食品的一種新形式,植物基冰淇淋在努力克服其難點,在技術上逐漸成熟。
?
圖:OATLY燕麥基冰淇淋
OATLY燕麥基冰淇淋以燕麥和水為主要原料,以植物為基底,口味清淡適中,這款素冰淇淋不含動物脂肪、乳糖和反式脂肪酸,適合輕食與乳糖不耐受人群。
四、植物肉
植物肉,即利用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植物蛋白制作而成的植物肉,其口感接近于真肉且具備不含膽固醇、脂肪含量低、更環保安全等優點。目前主要有植物牛肉、植物雞肉、植物豬肉等幾種形式。
圖:星期零植物肉包子
星期零植物肉包子以大豆蛋白為主要原料,并使用天然甜菜中提取的甜菜紅來模擬植物肉的顏色,再利用分子感官技術,賦予該產品以烹飪香氣。相較于傳統肉包而言,該產品的能量、脂肪指標更低,蛋白質含量更高。
圖:植卓肉匠植物肉部分植物肉產品
聯合利華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帶來的產品有植物漢堡牛排、植物豬肉、植物牛肉碎、植物雞塊等,產品不含膽固醇和反式脂肪,低碳環保。
五、植物蛋
植物蛋以豆類植物(主要是豌豆)為主要原料,同時通過一些植物提取物使植物蛋呈色。在展會上,主要見到的是植物蛋液。植物蛋的膽固醇低于傳統動物蛋,更適合低膽固醇飲食人群。
圖:Stern Ingredients植物蛋液樣品
除此之外,在展會上我們還了解到一些植物基配料,如植物基奶酪、植物基奶油、植物基厚乳、植物基奶蓋等。植物基配料產品的逐漸發展,為不同需求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