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題圖 | IC Photo
對于在每天下午開工前,都會為自己點上一杯重度奶茶愛好者張穎來說,奶茶是午后必備的“續命供給品”。但張穎明顯地發現,自己經常下單的幾個茶飲品牌,產品趨同化越來越嚴重了。
以奈雪的茶賣爆了的“霸氣玉油柑”為例,喜茶上線的“雙榨楊桃油柑”,主要食材與前者相比,都是油柑。除了后者與威猛先生搞聯名,在營銷層面有區別外,“從口感上,我反正沒喝出太多的差別。”張穎如是說。
圖源:奈雪的茶
眼下,新茶飲品牌數量“越來越多,也越做越像”,張穎還是挺懷念以前,各種奶茶品牌“雖然體量都不大,但是各有各的特色”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茶飲品牌越做越像的背后,市場規模的增長,與資本市場對新茶飲賽道的態度,也呈現兩級反轉的現狀。
據CBNData發布的《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2020年新式茶飲消費者規模突破3.4億人,預計到2020年底,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到1020億元,到2021年會則突破1100億元。
其中,中高端新式茶飲店增速較快,市場規模自2015年的8億元增至2020年的12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75.8%。
而在資本層面,一位長期關注新消費領域的投資人向DoNews(ID:ilovedonews)指出,現在自己基本不再看新茶飲賽道中的奶茶品牌。另據《2020消費領域投融資趨勢報告》顯示,在2020年整年,茶飲品牌融資為18起,總融資金額為17.43億,但在這17.43億的融資金額里,作為頭部玩家的奈雪的茶獲得了近13億元的融資金額,其他新品牌的融資寥寥無幾。
究其原因在于,茶飲賽道的競爭程度已經從“充分競爭”衍變到了“激烈”競爭,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現在入場的新玩家機會不大。”如果基于當下環境去考慮投資,資本會關注品類更垂直,同時又已經做出了爆品的新品牌,“畢竟賽道頭部的喜茶和奈雪的茶,是很多同類品牌繞不過去的大山。”
在調研期間,DoNews注意到,無論是對于消費者,還是投資人來說,“差異化打法”和“把店面做沉”,頻頻被提及。
顯然,在新一代消費群體,對品牌忠誠度下降的當今,憑借差異化單品破圈,斬獲新增用戶,并依靠社群、公號等路徑進行新增用戶留存,*終實現新客的轉化與老客的復購,對于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梯隊,和以小滿茶田、SEVENBUS、阿嬤手作等憑差異化崛起的新玩家來說,至關重要,與此同時,由于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也需要茶飲品牌以更新的方式觸達用戶。
頭部玩家試水產品矩陣獲客
據《2020年新式茶飲白皮書》中用戶調研數據顯示,90后與00后消費者成為新式茶飲主流消費人群,占整體消費者數量近七成;90后與00后每月在茶飲上的支出在400元以上的占比達到27%,200-400元的占比31%。
在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之下,頭部梯隊玩家,如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除保持子品牌上新,維持與用戶的聯系外,還在嘗試通過線上渠道以及新零售的方式,觸達更多消費群體,從而實現老客的復購以及新客的轉化。
在線上渠道,奈雪的茶、喜茶、茶顏悅色等都已開起了各自的天貓旗艦店。同時,奈雪的茶通過有贊提供技術支持的小程序,將符合自身品牌調性的品牌周邊,搬到了線上,以更近的方式觸達消費者群體。
而在新零售渠道上,如喜茶旗下子品牌喜小茶曾推出瓶裝NFC果汁,此后隨著子品牌“喜小茶飲料廠”的誕生,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汽水新品,這些汽水除在喜茶自己的門店有售外,在部分線下便利店,如7-11以及盒馬門店均有所銷售。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新茶飲已進入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如何創造出差異化的產品和爆品,并依靠建立子品牌矩陣,來斬獲新的用戶群體,是賽道玩家必須思考的問題。
此外,由于新茶飲面向的新生代消費者群體,主要分為“被品牌種草的新用戶”和“已經成為品牌重度用戶的消費者”,如何細分人群,通過產品迭代,技術升級,讓品牌有效地激活新用戶,留住老用戶,十分考驗新茶飲品牌的營銷、運營以及產品等多方面分綜合能力,缺一不可。
在行業觀察者看來,從了解新生代消費者需求,到貼近新生代消費者習慣,再到滿足新生代消費者需求的過程,是新茶飲賽道接下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因為行業里的競爭太過于充分了,要么品牌做全產品矩陣,覆蓋更多消費者,不斷上新品,滿足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要么將單品類做精做細做爆,品牌對爆品的SOP(標準作業程序)進行復用到其他品類上,這是目前新茶飲品牌比較常見的打法。”朱丹蓬指出,產品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產品之外,新茶飲品牌圍繞產品的整個服務體系的升級,也不失為另外一種破圈思路。
比如基于體驗場景的創新做品牌的周邊,是提高用戶與品牌之間粘性的手段之一,依靠品牌營銷層面,破圈層吸引更多的目標群體,關注品牌,再借社群等私域方式,拉升用戶與品牌的互動頻率,從而讓品牌營收增長的天花板更高。
將品類做細?垂類新茶飲品牌崛起
隨著新茶飲賽道細分化趨勢加劇,在喜茶、奈雪的茶之外,正有一批憑借爆款飲品突圍,并依靠已有單品不斷擴展品類邊界的新茶飲品牌,正在試圖撼動長期以來,圍繞在喜茶和奈雪的茶身邊的用戶。
其中就包括因推出了豆乳奶茶爆品斬獲大批受眾,又因店面裝潢而走紅的廈門當地茶飲品牌——SEVENBUS;因采用廣西特有的傳統食材,同時現場手作走紅的阿嬤手作,以及因推出以車厘子為主要食材的水果茶爆品,而紅遍社交媒體的小滿茶田。
在新茶飲市場品牌產品同質化趨勢加劇,且無數加盟品牌不惜以價格戰換取市場份額的今天,這些品牌崛起的背后,固然有其核心優勢所在。
以小滿茶田為例,這家創立于2020年的新品牌,在2020年底年底完成了由元禾原點領投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彼時,疫情對線下實體門店沖擊*嚴重的時候,能拿到融資的新茶飲品牌寥寥無幾。
小滿茶田創始人劉子正向DoNews表示,做小滿茶田的底層邏輯,是押注茶飲行業的整個品類升級,以及吃法的升級。
入行之前,劉子正就發現95%左右的茶飲品牌以ToB的邏輯去做茶飲這件事,而不是用To C的邏輯,“這就導致在餐飲行業賽道中,用戶體驗被忽視,品牌角力點更聚焦于門店的規模,而不是產品力。“這也是為什么在過去奶茶行業里,95%的品牌都是加盟品牌。”
除了行業普遍存在的這一痛點亟待解決,劉子正覺得,茶飲行業也到了第二輪升級的時候。“作為新茶飲賽道中的奶茶,在國內已經有15年的歷史了,正在面臨著種類的更替,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茶飲賽道里,從增速角度上,水果茶能達到40%甚至更多,而對比來看,奶茶的增速在10%以內,因此*終選擇了水果茶品類切入新茶飲賽道。”
選擇以水果茶品類切入后,小滿茶田接下來的重心,放在了“如何以新品類打造新吃法”上。據劉子正介紹,在“新吃法”的打造上,**是通過以小眾高價值的水果食材為基礎,比如小滿茶田的**爆品“**車厘子寶藏茶”,因選用了車厘子,在傳播上獲得品牌聲量的同時,用戶又因飲品中足足用了12顆車厘子鮮果,在滿足喝起來過癮的前提下,認可產品的價值。
談及今后小滿茶田的一些規劃,劉子正指出,接下來會有節奏地去疊加“高價值感”的新品類水果到飲品中去。
從2020年8月,小滿茶田決定把首店開在朝陽大悅城時候,劉子正就認定“不只做車厘子一個單品”,另外在“小眾、高價值水果”這件事上,包括今年在喜茶、奈雪的茶大火的油柑飲品,其實都是在朝同一條路徑上行走。
此外,劉子正認為,隨著茶飲競爭到了深水區,門店的操作量會大幅增加,比拼的是門店生產所帶來的產品差異化。因此,他判斷新茶飲品牌的下一個競爭焦點,將會圍繞品牌的線下門店方面展開。
眼下,很多新茶飲品牌主打的線下門店都是60-100平方米左右的中型店。其優勢在于整個店面的營建成本相對較低,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給消費者留出景觀區的同時,又能留出大量的操作區給到店員。
下沉市場并非新茶飲的解藥
相較新茶飲競爭格局已經明朗的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因沒有昂貴的租金,以及消費者擁有更多閑余時間可自由支配,聚會場景更高頻,且增速較快等特點,曾一度被新茶飲品牌寄予了厚望。
據美團數據顯示,一線城市茶飲店數量近兩年內的增長遠不及其他低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新式茶飲店比兩年前增加了138%,而在二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北上廣深,增幅分別是 120%、96%和 59%。
在茶飲店高速增長的背后,也涌現出了一批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包括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古茗奶茶等。
以蜜雪冰城為例,在規模上,目前蜜雪冰城的加盟店高達到一萬多家,在2018年到2020年,其新增店數分別超1000家、和2300家和4700家。
擴張的背后,蜜雪冰城在今年的1月,拿到了由高瓴資本和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聯合領投的20億元的首輪融資。
在資本熱捧和頭部品牌爭相涌入下沉市場的表象之下,某新茶飲品牌創始人向DoNews表示,目前下沉市場茶飲的供給比較充分,每個城市*符合自己消費者的品牌也都有了,因此,對于此時再入局的新茶飲品牌來說,能夠搶奪的存量市場正在縮小。
對于茶飲來說,頭部品牌從上往下去降維打擊相對容易,“因為頭部品牌已經有了比較強的品牌化運作能力,同時在一線城市備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平移到下沉市場,也是適用的,但指望再有新品牌從下沉市場跑出來,可能性*小。”上述新茶飲品牌創始人分析稱。
對于以上的觀點,曾就職于某互聯網大廠,后離職創業進入茶飲賽道的李毅深有感觸。因為之前自己在公司里,工作關系涉及市場推廣和品牌營銷領域比較多,也積累了一些資源,李毅決定在廣西嘗試做自己的新茶飲品牌。但在投入了幾十萬的初始資金后,由于遲遲不見起色,在今年徹底放棄了做茶飲品牌這件事。
在開店初期,**考慮的是客流問題。李毅和團隊到廣西當地尋找相對客流量更高的點位選址。選址結束后,李毅對開店后要做哪些活動進行了設計,包括像第二杯半價等,*初的幾個月還算順利,每天的營業額能做到700多元左右,但好景不長,某大型連鎖品牌的加盟店在同一條街上入駐了,類似的產品價格卻更低,直接導致李毅的店面營收受到了沖擊。
起初,李毅為了“價格戰”還在積*應對,去找當地的水果供應商,拿到了價格更低的新鮮食材,“除了初始資金,幾個人又搭進去了幾十萬,”但是*后發現,成本均攤后的價格還是無法與之相比。
“點位決定客流,供應鏈決定成本,”現在回看,李毅覺得創業做奶茶店,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鏈比店鋪點位選擇更重要,“它決定了有競品闖入時,你能支撐多久。”
“一二線城市的新茶飲品牌內卷是一方面,但下沉市場這種品牌的內卷只會更甚。”據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相較已經將布局深入到產業鏈源頭的喜茶、奈雪的茶,在下沉市場崛起的新茶飲品牌,如古茗奶茶等,在產業鏈上的布局也絲毫不遜色。
據古茗奶茶官網資料顯示,其在2019年底的加盟店數已超過2700家。同時,產品單杯價格鎖定在12塊錢左右的區間,在三四線城市的奶茶市場品牌里,屬于中等偏上的價格。此外,為了降低損耗,古茗耗資4000萬在華東、華中、華南地區創建了倉儲基地并自建冷鏈配送系統。
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在下沉市場占有率比較高的古茗奶茶,是有自己供應鏈的:“比如像水果這塊,已經不單單是采購的關系,而是更深入到種植層面,他們和很多原材料供應商都是與品牌有深度合作的,像云南種植的橙子,新疆的哈密瓜還有泰國的香水檸檬。”
一位茶飲賽道的投資人指出,而下沉市場的這種深度合作,只有體量規模大的品牌,依靠規模優勢,供應商才愿意與其合作,并給到比較合適的食材價格。
另外,作為茶飲主要食材,水果本身在運輸途中,出現損耗是避免不了的,”損耗的高低也決定了奶茶品牌的利潤高低,小體量的茶飲品牌,通常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其去優化冷鏈配送系統的。”因此,對于下沉市場的新茶飲品牌來說,蜜雪冰城、古茗奶茶的火爆只是表象,“如果不能將產業鏈做深,新品牌寄希望于從下沉市場找到商機,希望渺茫。”
本文轉自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肖岳,轉載已獲授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