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發現了嗎,街頭開始流行“袋裝奶茶”了。
透明袋裝、小皮筋封口,從東南沿海到中西部,很多城市都出現了“袋裝奶茶”,出街率高、拍圖好看,隊伍排得長長長。
我發現,“換個包裝就能火”這條定律,在茶飲界每次都能帶來一波熱賣。
袋裝奶茶”,突然開遍全國?
色彩鮮艷的奶茶裝在透明塑料袋里,塑料袋封口是一個彩色小皮筋,拍起照來很有夏天的感覺。
*近,這種“袋裝奶茶”引起了我的注意。
為了感受一下這份特別,我趕緊去門店嘗試了一次。
看菜單,這家店的袋裝奶茶售價在12元~16元之間,白咖啡、檸檬茶、拉茶、鴛鴦都可以袋裝。但凡是以“袋”為單位標注的飲品,都標注著一個“冷”字——也就是說,只能做冷飲。
點單時,店員給我普及了只做冷飲的緣由:這種袋裝飲品來自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屬于熱帶地區,幾乎所有飲品都是冷飲。
這也符合袋裝的要求,塑料袋本身不耐高溫,冷飲更安全。
看操作,前期飲品的制作過程和普通奶茶沒有什么區別,到裝袋封口的時候,差異就體現出來了:
先將塑料袋固定在一個碗裝杯子里,方便將做好的飲品倒入;
封口需要由店員手動把塑料袋封口扎緊,再用小皮筋固定;
把裝好奶茶的塑料袋放進和塑料袋差不多的大小紙袋里,塑料袋可以剛剛好地卡在紙袋里,打包到這個環節,袋裝奶茶就可以穩穩地坐在桌子上了。
我計算了下,打包整套流程下來大概需要一分鐘。
拿到這袋奶茶,怎么喝,也是個問題。
和普通杯裝奶茶一樣,店員給了我一根吸管,告訴我直接扎開塑料袋就可以喝。由于提前做了功課,了解到有網友用大力把塑料袋整個扎穿的情況,我調整好力度,順利扎開,享受美味。
實際上,袋裝飲品這種形式,很早就出現了。
但*近這類門店好像突然增多,從東南沿海到內陸地區,梅州、宜春、貴陽、南昌、西安、鄭州……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袋裝奶茶”。
在小紅書搜索“袋裝奶茶”時我發現,不少筆記里都出現“網紅”、“XX地**”這樣的字眼。
這類字眼大幅出現時,會營造出一種感覺:袋裝奶茶火了,全國奶茶女孩都盼著它在自己的城市開店。
好看有趣,但它真的好賣嗎?
我走訪了幾個品牌,大致有幾個觀察:
1. 透明外觀+冷飲,注定適合春夏
就像春夏女孩都想擁有一只透明的果凍包,透明、色彩繽紛的袋裝奶茶,格外適合夏季出街。
因為袋裝飲品只能做冷飲,外加外觀與季節的適配性,袋裝飲品,顯然更適合春夏兩季上新。
2. 打包需要1分鐘,有一定的操作難度
據了解,這種塑料袋包裝和普通杯子包裝的材料成本差不多,但從門店操作來看,袋裝奶茶的人工成本偏高,畢竟杯裝茶飲用機器封口就可以,而袋裝茶飲需要人工一個一個去封口。
根據上文我的觀察,即使店員已經非常熟練,整個打包過程仍需要1分鐘,比普通杯裝茶飲封口+打包的用時要長。
3. 手動封口,必須考慮食安問題
手動封口,另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是食安。
封口時店員的操作是否規范,手部是否做足清潔、產品包裝(塑料袋和小皮筋)是否放置在干凈衛生的環境中等等,這些一旦處置不當,都會成為食品安全隱患。
撻檸檸檬茶同樣使用袋裝,不同的是撻檸檸檬茶的袋裝是機器封口,密封性更好,也更干凈衛生;袋子的設計也十分貼心,上方設有手提處,方便使用。
4. 塑料袋更不好扎,要考慮用戶體驗
一位網友分享了她的經歷:由于扎不透塑料袋,又不敢太大力操作,于是把封口的小皮筋拆開,整個袋子都打開,放進一根吸管來喝……
袋裝奶茶喝起來就像是闖關,要避開錯誤打開方式,再巧妙地運用自己的力氣,把包裝扎開——如何讓袋子足夠結實的同時還易扎開,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撻檸的檸檬茶包裝,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思路。一個袋子既可以隨時打開喝又能手提,不需要像普通包裝奶茶一樣多送手提袋,看起來清清爽爽,拿著也毫不麻煩。
復盤袋裝飲品我發現,“換個包裝就能火”的思路,在茶飲圈簡直屢試不爽。
換個包裝就能火 這條規律已經被多次驗證
觀察小紅書用戶的描述我發現,他們爭相購買袋裝飲品的原因有這些:
1. 形式特別,“反常”是*強的打卡理由
設想一下,姐妹一起逛街,逛累了想去買一杯奶茶喝的時候,視線里同時出現袋裝奶茶與杯裝奶茶兩個選項,相信一大波消費者都會毫不猶豫選擇袋裝。
一是滿足獵奇心理,袋裝奶茶包裝形式特別,提著它逛街都會“拉風”很多;二是適合分享,喝到一種不一樣的奶茶,拍照分享到社交網絡,更能帶來點贊。
用“反常”來吸引消費者,還有很多有趣的案例。
比如在蛋糕中,水果一般都是作為食材出現,但是Millhill和Ohana Cake Boutique卻將水果作為容器使用。
從外表看,這就是一個瓜,沿著切好的紋路將瓜打開,整個蛋糕才顯露出來。
需要切分蛋糕時,不需要拘泥于形狀,像切水果一樣把蛋糕切開即可,操作簡單。無論是生日還是紀念日,在一個需要蛋糕的時刻,一款“一反常態”的蛋糕,更容易帶來驚喜。
又比如神似膠囊的曲奇。韓國的single serve butter cookie出了一款曲奇。個頭很小,方便攜帶,和姐妹下午茶聚會時,配咖啡或紅茶拍照也可以讓人“眼前一亮”。
2. 生活需要小確幸,“好玩”就是帶貨能力
用塑料袋喝奶茶,本身也是一種好玩的體驗。
袋裝奶茶的塑料袋里除了奶茶,還有空氣。視覺上,袋子上方被氣體充的鼓囊囊,形成一個圓潤的弧度,看起來胖乎乎很可愛,配合著奶茶本身的顏色,就成為一份可以激起大家打卡欲的飲品。
“好玩”,可以給一份商品增加**的購買理由。
比如,臺灣有一家店“臺灣請泡茶”將茶包做成了神明泡澡的樣式。
神明的上半身是普通的紙片,下半身則是一個茶包,將茶包放進熱水中,神明的“胳膊”卡在杯子邊緣,騰騰的熱氣陣陣飄起,張開雙臂的神明確是一副在“泡澡”的樣子。
整個設計可愛又好玩,由于已經**,這款茶包被網友珍藏為“舍不得用系列”。
3. 改變“手拿”方式,也是個創新思路
袋裝飲品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是改變了一杯飲品的“手拿”方式。
杯裝飲品,需要一只手拿著杯子。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人們出行時的裝備會越來越多,防曬服、墨鏡、太陽傘等等。
想象一下,炎熱的午后,當你手里提著大包小包走在大街上,口干舌燥,這時,如果出現一袋袋裝的水果茶,喝起來冰冰涼,提著不麻煩,而且不用從外帶袋子里掏出來,直接就能喝,是不是會對這杯飲品產生強烈的好感?
改變“手拿”方式的飲品包裝,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比如蜜菓前段時間出了一款“可以背著喝的小熊奶茶”,吸引了很多消費者拍照打卡,消費者描述為“背在身上回頭率***”。
并且,這樣有特色的杯子,消費者愿意留存下來重復使用,背著奶茶逛街,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少女心,也可以成為商家“行走的廣告”,同時還環保,一舉多得。
結語
換包裝、加奶油頂、做造型……沒辦法,絕大多數奶茶女孩都是顏控,而且喜新厭舊,永不滿足。
還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大有潛力的包裝?一起來評論區討論吧。
本文轉自咖門,作者居居,轉載已獲授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