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一百年前,法國傳教士把咖啡種子帶到了云南,從此咖啡在茶葉之鄉落地生根。今天,優質的云南咖啡豆克服種種困難,遠赴重洋,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也帶領云南咖農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近日,一條名為《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視頻短片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刷屏,短短3分34秒,生動地展現了中西方因小小的咖啡豆而產生的文化與經濟交融。
“小小咖啡豆、大大有作為!”“看感動了,中國咖啡已經走向世界” ……國內外網友紛紛評價。云南咖啡火熱的背后是國產咖啡多年來的不斷摸索與發展。近年來,國內咖啡市場規模不斷攀升,預計2020年達到3000億元。其中,受疫情影響,精品速溶咖啡增長迅速,時萃、永璞、三頓半等國產咖啡品牌正從線上包圍線下、從精品走向連鎖、從中低端市場邁向高端市場,國產咖啡已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產業崛起之路。
圖源hippopx
龍頭企業尚未出現
當前,國內咖啡消費市場正迅速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于世界2%的增速,預計2021年國產咖啡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國內咖啡豆消費量從2006年2.59萬噸,上升到2019年13.45萬噸,超過全球平均增長率10多倍。
雖然國內咖啡消費潛力日增,但目前線下咖啡市場仍以星巴克等國際咖啡品牌為主導。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星巴克在中國擁有4700家門店,中國市場門店增速居于星巴克海外市場首位。其目標是在2022年進駐中國230個城市,總店數達6000家。預計2023年星巴克中國市場銷售額將實現2%—4%增長。
作為國產咖啡品牌代表,瑞幸咖啡因財務造假從納斯達克退市,而其資本市場“變故”似乎并未使其銷售受到影響。據瑞幸咖啡官方聲明,瑞幸咖啡全國4000多家門店還在正常運營,近3萬名員工仍將一如既往地為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一家企業的退市并不能左右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事實上,瑞幸咖啡此前之所以能夠成功在美國上市,也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邏輯是走得通的,并且得到了資本認可。”
在國產咖啡產業的賽道上,瑞幸咖啡并非是**競跑者。從農夫山泉、中石化以及乳業巨頭蒙牛,跨界涉足咖啡的知名企業屢見不鮮。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我國咖啡產業的發展階段來看,未來一定會出現咖啡龍頭品牌和企業,但咖啡產業鏈的上游和中游,龍頭企業會來得相對晚一些。我國擁有培育咖啡龍頭品牌的基因,一方面是國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人口紅利成為咖啡消費市場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是國產現磨咖啡正在逐步解決質量不穩定、價格偏高等問題,將提升市場滲透率,進而提高消費者認可度。
線上渠道快速滲透
受疫情影響,消費者購買咖啡的便利性需求凸顯。“天貓整個咖啡類目的大盤,疫情期間搜索量增長80%,銷量增長50%—60%,疫情后實現了超****的增長。”天貓咖啡沖調類目負責人涂偉城表示。疫情倒逼咖啡行業線上發展,零售形態的產品和外賣咖啡成為過渡性選擇。這樣的改變加速了零售咖啡產品的推出,也加速了以電商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咖啡品牌發展。
主打便捷、高品質的國內精品速溶咖啡品牌時萃、永璞、三頓半正迅速崛起。天貓數據顯示,11月1日“雙十一”大促的**天,有22萬人在三頓半天貓旗艦店下單,銷售額達8000萬元,同比去年增長近3倍;永璞旗艦店“雙十一”期間總計銷量435萬杯咖啡,銷售額達2094萬元,同比增長超過1000%。
時萃創始人范若愚認為,國產咖啡品牌與星巴克等國外品牌存在形式多樣的共生關系,而在新領域,國產咖啡品牌有機會搶占先機。借助線上渠道,國產咖啡品牌快速擴張知名度,提高對于各類用戶的觸達率。但僅依靠線上渠道無法成就一個完整的品牌建設,面對未來類型更復雜的用戶以及用戶的數量級、不同的用戶形態,還需要靠多渠道互相補充,在完成品牌塑造的同時,拓寬用戶底座,升級品牌抗壓穩定性尤為重要。
業內人士表示,國產精品速溶咖啡品牌有了不錯的發展,但就國產咖啡行業整體而言,依然如同零星散落的點,要想真正實現產業相互協同,需要形成更整體的深度綁定,帶動整個產業共同發展,拓寬供應鏈的產品種植品類,推動咖啡加工廠整體建設。
供應鏈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全球咖啡種植面積達1036萬公頃,主要產區依次為巴西、越南、哥倫比亞、印尼等。其中,中國咖啡種植面積為12.3萬公頃,在國內*適宜種植咖啡的省份主要有云南、海南。截至2019年,云南咖啡豆總產量超過5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99%以上,是全國*大的咖啡豆生產基地。云南地區所產咖啡豆主要為星巴克、雀巢、麥氏、卡夫等國際品牌供貨,但其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不足20%。與之相對的是國內咖啡依賴進口的現狀。數據顯示,我國進口的咖啡13%來自于馬來西亞,其次是10%的意大利和9%的越南。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胡發廣表示,云南的咖啡原料大量出口,而國內咖啡速溶粉卻在大量進口。一方面是國內咖啡產業鏈條弱勢,另一方面是云南咖啡受到品種限制,未來只有大面積推廣高價優質咖啡品種,才能打破既有的弱勢鏈條,走出一條新路。
“近年來,云南產地的咖啡豆品質越來越好,但僅有咖啡生豆并不能解決所有產品需求,還需要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工藝,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做精細化的烘焙和研發。此外,咖啡消費者往往也希望有更多元化的選擇,除了越來越好的國產咖啡,非洲、南美等其他區域的咖啡豆也依然有很大的需求。”對于咖啡產品供應鏈,范若愚給出了建議。
普洱市政協主席魏藝紅建議,要加強基地建設和管理,實施咖啡園生態化、有機化改造提升工程;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打造中國咖啡產業集群;加大對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的扶持力度,建立咖啡產業創新交易模式并形成標準交易結算;加快“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園區”項目建設,實現一二三產業有效結合;建設標準化鮮果處理中心,提升咖啡加工機制;通過技術進步帶來包裝、烘焙與萃取工藝的改善,按照全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圍繞基地有機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的要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