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鑒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0—14歲的人口數為23523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6.9%。在國家統計局2019人口數據解讀中,2019年末,全國0—15歲人口為24977萬人,占總人口的17.8%。我國0—14歲群體市場消費規模達4.5萬億元。如此巨大的消費基數,對于人口紅利見頂的母嬰行業來說,可謂十分龐大。在此背景下,現實需求也就成為兒童零食迅速崛起的催化劑
據天貓零食&阿里媽媽發布的《2020年兒童零食行業營銷趨勢洞察》顯示,去年兒童零食成交額4倍高于所有零食行業。更有行業人士指出,兒童零食市場容量超過千億,是當之無愧的超級藍海。這也推動了消費端對零食態度的轉變,頂著多年“垃圾食品”名頭的零食也逐漸被正名,市場對健康零食的需求日益提升。
圖源pixabay
一份來自中國兒童產業中心的數據顯示,80%的家庭中兒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至50%,家庭兒童消費平均為1.7萬元至2.55萬元,兒童消費市場每年約為3.9萬億元至5.9萬億元。而在兒童的日常消費中,零食是一項重要支出。
毫無疑問,兒童零食市場是當下爭奪的焦點,無論是潛在的消費人口數量和消費能力都被市場看中,凸顯著旺盛的生命力。
《母嬰時代》認為,目前兒童零食行業玩家大致分為幾類,一是健合集團、貝因美、三只松鼠、良品鋪子、旺旺等嬰配粉行業、休閑零食行業的頭部玩家為主的大型食品企業,二是包括跨境品牌在內的一眾進口品牌,三是原本在嬰幼兒輔零食行業就有所作為的企業。
千億兒童零食市場機遇已來,但不少巨頭的進入卻使得行業的競爭不斷升級。國內兒童零食經歷了早期的野蠻生長后,如今正走向多元化、細分化和健康化的方向。高品質雖是兒童零食市場的前沿需求,但目前大眾化仍是主流消費選擇。
因此不少新進入的企業推出的產品,與市場現有品類并無區別,比如溶豆、海苔、泡芙、餅干、魚腸等,都是市場上比較大眾化的產品,區別只在這些食品巨頭更具品牌性,并在產品原料選擇、生產等方面把控更嚴,讓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等方面更放心。
盡管如此,這些企業仍是行業新貴,大品牌雖多,強勢品牌卻尚未出現,兒童零食這塊蛋糕,尚缺乏頭部企業來分食。
根據中國副食流通協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發布的《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顯示,去年全球零食銷售額高達6050億美元,而零食市場*大的“金主”之一就是兒童。并且相比成人零食,兒童零食的毛利更高,這或許也是吸引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良品鋪子已推出86款兒童零食,就其今年1月銷售數據來看,同比增長65%。良品鋪子對外發布**專門聚焦兒童零食子品牌的同時,就一口氣發布了42款“良品小食仙”子品牌產品。而三只松鼠、百草味、健合國際等在內的零食、嬰幼兒食品銷售領域的企業也都對零食細分市場虎視眈眈,不斷推出產品,對外界傳遞出自己在兒童零食領域強烈的戰略意圖。
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兒童零食都是爭奪的重點。從食品行業巨頭紛紛搶灘也不難發現,兒童零食市場成為行業爭奪焦點,但這個千億市場卻不是那么容易搶奪的。企業需要在不斷加強產品品質的基礎上,把握市場趨勢和消費需求,力求在這一市場站穩腳跟。
目前,國內的兒童零食消費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市場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一些現實的問題無法回避。
數據顯示,0—3歲孩子的零食購買決策85.8%由家長決策,89.75%的6—14歲兒童的零食購買由自己決定。兒童在自行選購零食時時完全不考慮營養性,零食包裝的卡通人物是否足夠吸引、零食是否好吃、是否是自己喜歡的口味是決定兒童選購零食的主要因素,好吃好看又好玩是吸引兒童的關鍵。這導致不少兒童零食只顧包裝,食品安全和營養無法保證。而且不少兒童零食企業更專注于零食的品類擴張,市場上充斥著高油、高鹽零食。長期以來,國內兒童零食行業存在標準欠缺、食品標注不規范、市場混亂、部分國內品牌信任度低等問題。
據統計,目前針對嬰幼兒的食品標準有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嬰幼兒罐類輔助食品、輔食營養補充品通用標準等諸多國家標準,但針對3歲以上兒童的食品仍屬空白。因此,兒童零食市場*缺的就是需要強制執行的標準,這也是管控市場的重要手段。
兒童零食市場是一片巨大的藍海,也是一個巨大的利益蛋糕,各品牌也在爭先搶食,但誰將把握話語權,還需靜待市場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