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目前,我國奶業上下游行業正呈現價量齊升的格局。近日,第十一屆中國奶業大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會上發布的2020年《中國奶業質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奶業發展形勢穩步向好,奶業生產和消費實現雙增長,乳品質量持續保持較高水平,規模養殖比例進一步提升,奶業振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與此同時,消費信心大為恢復,嬰幼兒配方奶粉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首次超過進口品牌。中國奶業正在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圖源pixabay
行業 “量”“質”齊升
本次大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不斷加大政策支持、質量安全監管、龍頭培育、品牌推廣力度,奶類產量穩中有增,產業素質明顯提升,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顯著增強。
于康震介紹,5年來,奶業綜合生產能力全面提升。農業農村部擴大糧改飼范圍,加大優質苜蓿基地建設力度,持續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培育發展現代家庭牧場,奶牛規模養殖比例超過64%。《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原奶產量3297.6萬噸,同比增長3.8%,乳制品產量2719.4萬噸,同比增長5.6%,均實現2015年以來*大增幅。而2020年上半年,國內原奶產量為152 0173 3840萬噸,同比增長達7.9%,增幅進一步加大。
對于奶企來說,除了量的提升,質的保障更為重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馬純良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建立了乳品全鏈條的監管制度體系,涵蓋原料把關、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產品銷售、追溯體系等從牧場到奶瓶的全過程。
《報告》顯示,2019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9%,繼續保持較高水準;乳蛋白、乳脂肪的抽檢平均值分別為3.25%、3.82%,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菌落總數、體細胞抽檢平均值優于歐盟標準。全國4576個生鮮乳收購站和5309輛運輸車實現監管全覆蓋,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
“全國生鮮乳違禁添加物已連續11年‘零檢出’,2019年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8%,在國內食品行業中位居首位。規模牧場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水平。”馬純良表示。
與此同時,產業素質加快提升,養殖規模化進程快速推進。《報告》指出,2019年,全國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例達64.0%,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奶牛單產7.8噸,同比增長0.4噸;規模牧場****實現機械化擠奶,95%配備全混合日糧(TMR)攪拌車。
行業收益也獲得大幅提高。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介紹,在疫情的沖擊下,我國乳制品行業仍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前8個月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700多億元,同比增長5.7%,是少數實現增長的行業之一。
目前,全國31個省份以省政府名義印發了奶業振興意見或工作方案,河北、內蒙古、黑龍江三省區制定了發展千萬噸奶工程的實施計劃。據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智山介紹,“今年,我國奶業振興政策環境趨穩向好,奶類產量將持續增長,增量可望超過200萬噸。”
提高奶業競爭力迫在眉睫
中國奶業正處于幾十年來*好的時代。全球奶業20強排名中,伊利、蒙牛再創新高,躋身第五、第八。全球奶牛養殖10強中,現代牧業、圣牧等4家中國企業入圍。無論加工還是養殖,中國奶業都已經進入了全球**陣營。但也要看到,我國距離“奶業強國”還有距離。提高奶業競爭力,是我國奶業發展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根據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到2020年,國內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但從數據上看,2019年中國乳制品進口313.2萬噸,同比增長11.22%,折合生鮮乳1754.4萬噸,其中大包粉和液態奶占到34.1%和31.1%,如果按照這一數據計算,2019年國內奶源自給率為65.3%。
“我國奶源自給率已經跌破70%安全底線。”對此,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智山認為,目前我國應該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發展價值,努力走向全球價值鏈的中上游。
張智山分析認為,我國推進奶業振興還要面對諸多挑戰。**,在產業鏈上游,我國奶業國際化依賴程度高。一方面,我國每年從新西蘭等國進口大量大包粉;另一方面,還要進口飼草料來滿足國內奶牛養殖的需求。特別是苜蓿,營養價值高居牧草之首,是提升生鮮乳品質的關鍵。目前我國優質粗飼料苜蓿主要依賴進口,其中僅美國一個國家就占了進口總量的75%。此外,我國每年還要從大洋洲、南美洲進口大量奶牛,以滿足不斷擴大的養殖需求。
養牛不賺錢導致原奶產量徘徊不前
據介紹,我國中小規模養殖戶數,2015年之后,隨著原奶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國內中小養殖戶和規模牧場紛紛退出市場,從2014年2.2萬戶,下降到2019年0.6萬戶;100頭以上規模奶牛養殖場數量由2016年8600個,減少到2018年5124個,2019年止跌回升到6725個,但仍是產業鏈中*薄弱的環節。
“國際貿易環境稍有變化,就會對我國奶業產生重要影響。”張智山認為,近年來,我國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升溫,今年以來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奶業的安全帶來很大影響。停止飼草料和牛只出口、關稅提升等,都會帶來養殖成本進一步提升,對國內養殖業和整個奶業產業鏈帶來打擊。
另一方面,在產品、消費端,我國乳制品消費總量雖然在持續提升,但是人均消費量依然與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張智山表示,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市場上的乳制品種類還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液態奶和奶粉方面,奶酪、黃油等品類的市場規模還非常小。我國消費者,特別是廣大農村消費者的飲奶意識培養、飲奶知識普及工作還非常不足,國人對國產乳品品牌的信任度依然沒有恢復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
繼續做強做優
目前,我國人均奶類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隨著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優質安全乳品消費需求會越來越大,未來奶業發展市場廣闊。
對此,于康震表示,“十四五”期間,要把奶業發展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先行軍,著力降成本、優結構、提質量、創品牌、增活力,努力破解供需結構不匹配、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確保到2025年實現奶業基本現代化和全面振興目標,建成現代奶業強國。
為此,我國將從源頭抓起,構建現代奶業生產體系。組織實施第二輪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加大糧改飼、優質苜蓿基地建設支持力度,每年支持建設1500個現代家庭牧場,培育壯大一批奶農合作社,提高奶牛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和精準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生產、運輸、加工、流通等全環節全鏈條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對全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實行精準化、全時段管理;引導乳企嚴格履行收購合同,推廣訂單生產、長期合同等穩定購銷方式,健全乳企與奶農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乳企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管理,促進養殖加工融合發展;實施奶業品牌提升行動,以嬰幼兒配方奶粉為重點,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奶業“金字招牌”。
振興民族奶業必須育龍頭、創品牌,讓中國奶業的品牌走向世界。于康震提出,要以20強企業為主體,支持奶牛養殖升級、乳品加工提升和產品創新研發,建設一批國際化乳品企業集團,**帶動民族奶業做大做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