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微信群里看貨、小程序下單,動動手指,各類生鮮、糧油產品就被送貨到家。受疫情影響,線上零售業態爆發,生鮮電商的競爭進入一個新時期,基于社區群體的社區團購意外成為小區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撐。
社區團購重返風口,又一次虜獲了資本市場的青睞,資本巨頭除了對社區團購原本的老玩家紛紛加持之外,甚至自建社區團購平臺。隨著滴滴的橙心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美團的美團優選紛紛入局,一場關于生鮮電商的大戲即將開始。
圖源hippopx
巨頭紛紛加碼布局
對于生鮮賽道,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直言,“互聯網風生水起,在整個社會零售銷售總額卻只占10%,那剩下的90%就是生鮮。”
基于社區群體的新零售,社區團購從2018年開始迎來了行業風口期。以熟人社交為紐帶,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塑了傳統線下渠道和流量變現方式。由于社區團購本身即屬于替代型消費而非創新型消費,行業進入門檻很低,一時間這一領域成為創業公司紅海拼殺的戰場,頂峰時期僅湖南長沙一個城市,就同時存在200多家團購平臺。然而2019年由于資金鏈斷裂、經營不善等原因,被兼并或關停的團購平臺比比皆是,社區團購也由此進入沉寂期。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社區團購帶來了新的轉機,社區團購在疫情期間意外成為了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撐。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預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未來將保持良好的增長勢態,在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在互聯網線上紅利逐漸消失的關口,如何找到并撬動新流量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的緊迫任務。因疫情刺激而“復活”的社區團購對于渴望流量的互聯網巨頭來說,是一陣不能錯過的風口。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場,在社區團購里巨頭們不再滿足于投資,有的甚至親自入局社區團購的江湖。
社區團購的火熱引來了資本的關注,為了更快速的在社區團購里搶占位置,資本巨頭們紛紛加持社區團購的老玩家。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在社區團購以及生鮮電商領域的融資已經累積十余起,金額高達百億元。十薈團在今年內已三度獲投,金額達到2.497億美元;同城生活在6—7月連續獲得2億美元和數千萬美元的融資;每日優鮮甚至獲得高達4.95億美元的融資。
十薈團品牌負責人董旭認為,“對于傳統電商來說,下沉、社交、生鮮、線上線下相結合,一直都是它們難以解決的4個短板,而這些恰好是社區團購發展的4個核心要素。”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蜂擁而至的巨頭來說,社區團購還是獲取海量新增用戶的入口。如今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的流量增長遇到瓶頸,流量饑渴的新老互聯網巨頭紛紛尋求新的增量市場,以求開疆拓土或鞏固地位。
爭奪背后用戶增量
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社區團購是一個新的增量點,高歌猛進的背后是市場的紅利吸引。社區團購不僅能帶來訂單量和用戶數的暴漲,還能促使用戶形成新的消費習慣。社區團購其規模化、無接觸配送的特點提高了與用戶對接的頻率,從而有效增加了訂單數量。不僅如此,由于疫情催化了社區團購在消費端的滲透。在后疫情時代,這些疫情期間轉化而來的用戶,總有一些會因為社區團購的便捷或優惠等因素選擇留下來。
據專業調研機構IDG分析,社區團購是目前**在生鮮電商領域能做到比線下門店定價更低同時還能盈利的模式。與分單配送相比,**一次把同小區客戶的訂單一起配送的社區拼團,可節省大量配送成本。此外,按預售訂單次日定量運輸,更能降低損耗、減少庫存和逆向物流費用。對生鮮產品來說,運輸和時間帶來的損耗是不可忽視的一大成本。
“2017年就開始做社區團購,用戶基本全是小區的業主。”坐擁兩個500人的微信團購大群的周女士堅持在微信團購群里“深夜放毒”,麻辣小龍蝦的照片與小視頻挑逗著大家的食欲。據悉,周女士所在的社區有上千家住戶,像她這樣做社區團購的有好幾個。“基本都是一些寶媽、夫妻店在做,用戶交叉非常大。”周女士說。這種模式下人們的復購率更高,營收就會獲得持續穩定增長;而且團長的職責也為企業省去了人力、租金、*后一公里配送等成本。相比而言,付給團長的傭金遠遠小于在人力、租金、配送方面的支出。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表示,長遠來看,隨著巨頭的進入,社區團購將走向規模化,小玩家或許能占據部分區域市場。“社區團購剛開始時,還是以團長形式存在,在疫情期間和各小區物業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幫助社區團購真正進入小區。”不過于斌表示,目前生鮮電商的產品同質化嚴重,讓行業競爭力更多停留在價格戰上。現階段很多社區團購群都是基于與消費者之間的信賴而建立起來的,一旦未來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存疑,打破了相互之間的信任,這將不僅是對某一位社區團購經營者的打擊,更可能會引起大家對整個行業的質疑。
未來到底何去何從?
如今的社區團購局面,以互聯網巨頭等運營社區團購,補貼開路在各大城市拓展市場,吸引新用戶。地方企業或創業個體戶,依據自己的差異化打法,占據一方市場,獲得當地社區居民的推崇。因社區團購的起點一樣,模式多樣化,可以說在一開始互聯網巨頭與個體戶都在同一起跑線。
巨頭們的入場加劇了社區團購的激烈競爭,但社區團購涉及倉配供應鏈、選品及庫存管理、流量獲取、物流履約、損耗控制等多項綜合能力。
社區團購平臺主要通過小程序為社區用戶提供服務,采用預定+自提的模式來完成整個交易過程。“采用預售+自提的模式,以銷定采,沒有周轉,無需線下門店,集中自提也不存在高額配送費用。”社區團購工作人員表示,社區團購這種預售方式能夠有效減少庫存,在貨品尚未到庫之前就已經被預訂、銷售出去,周轉效率提高,產品損耗率和配送成本低。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所謂的以銷定采、以需定產,其實很難實現。國內農產品普遍缺乏標準化,產地直采、基地拿貨大都是噱頭。社區團購還要求多品類,這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很多仍要依賴當地一級批發市場。另外,平臺如何留住團長、守住客源,也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十薈團表示,未來將把資金用于夯實倉配基礎能力,強化商品供應鏈體系。社區團購模式的爆發,本質上是生鮮通過電商進行銷售的渠道模式創新,其弊端也表現在團長易流失、產品質量難以標準化、產品同質化嚴重、場景有限等問題上。預計將在未來3年時間內,建設300萬個具有生鮮履約能力的團購自提點。
社區電商早期以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為主,受制于互聯網技術、用戶消費習慣等因素,早期發展較為緩慢,隨后,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的發展弊端不斷顯現,巨頭們開始加碼冷鏈和生鮮供應鏈投資,布局新零售創新模式,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前店后倉、前置倉等新型電商模式迅速發展。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疫情趨于平穩,生鮮企業仍需回歸產品本身,只有深耕供應鏈、提高配送能力才能保障產品質量,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壁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