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青團一直流行于江南地區,有著區域性、時令性“標簽”。如今,小小的青團正在成為全國網紅。那么,青團紅火的背后,到底有哪些推手?能為其他地方小吃的推廣帶來何種啟示?
**,工業化生產技術成熟。
青團雖然是傳統小吃,但機械化生產已經很成熟。陽政精機(無錫)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包餡設備和面團成型設備的企業。其銷售經理李朝勇介紹,2002年公司從臺灣來到大陸,做青團設備有15年左右的時間了。“一個人操作,9小時能生產20噸,一箱65公斤,差不多是350箱。”
同為包餡成型設備企業,上海升貽食品機械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孫小龍和上海誠淘機械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謝周偉也介紹,包餡設備是多功能的,青團、麻薯等都能做。謝周偉介紹,“這段時間,公司國內訂單是去年同期的3倍。客戶都忙不過來,青團量很大。”
第二,新口味、新媒體、新零售助力。
2016年,杏花樓推出的咸蛋黃肉松青團成為網紅產品,之后新口味青團層出不窮,迎合了眾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追求新奇特的需求,使得吃青團成為一種食尚。
洪玲玲分析:“去年經過盒馬鮮生、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等新零售大咖的渲染加持后,青團的網紅基因被重新詮釋。今年各種渠道的大咖也加入戰局,青團不再是區域性產品,而是成了全國網紅爆品。”
第三,從時令性消費向日常消費延伸。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青團與麻薯、和果子等產品的生產設備類似,消費習慣也差不多。“和果子一年四季都在賣,作為點心、甜品、小吃。青團也一樣,還能像桂花糕一樣,在餐館、早餐店銷售。”
至于青團的區域特色,他認為,薺菜餡的湯圓餃子等原本就是江南風味,但現在已經是全國口味,很多水餃企業都做了。口味融合的時代,青團走向全國并不難。
“今年做生青團的企業多起來了。速凍生青團,消費者買回家或者便利店、餐館現蒸現吃。口感更好,保質期更長,通路更廣。”謝周偉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青團新口味爭奇斗艷》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