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wǎng)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隨著消費者需求多元化,小眾菜系在國內有了生存的土壤和氛圍。東南亞菜作為小眾菜系的一種,近兩年增長速度飛快。
東南亞菜是一片可以輕易涉足的市場嗎?它的發(fā)展還存在哪些制約因素?
圖源Pixabay
口味適宜
東南亞菜增長迅速
吳芳去年底在北京開了家越南菜餐廳,彼時北京的東南亞菜餐廳不多,越南菜更少,同品類競爭不大,吳芳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
“因為越南菜口味比較清新,國內健康飲食風潮興起,做這個正合適。”吳芳說,開餐廳前,她對東南亞菜做過市場考察。作為華人主要移民地,東南亞的飲食與國內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一脈相承的海南雞飯、融合了當?shù)仫嬍程厣娜夤遣璧取6涫澄镆运帷⒗笨谖兑婇L的特性,也正好與當下國內的口味趨勢相契合。
“隨著東南亞逐漸成為國內消費者的旅游**地,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對東南亞美食以及當?shù)匚幕辛苏J識和了解,為東南亞菜在國內發(fā)展奠定了不錯的用戶基礎。”
近幾年,東南亞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餐飲人關注,雖然東南亞菜餐廳的總門店數(shù)量不多,但增長速度很快,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美團發(fā)布的《數(shù)讀亞洲美食》顯示,從北京、廣州、杭州、成都4大熱門城市的亞洲美食門店增長態(tài)勢來看,越南餐、馬來西亞餐、新加坡餐等風味餐廳名列前茅。口碑餓了么發(fā)布的城市餐飲趨勢報告同樣顯示,在2019年**季度,成都東南亞菜同比增長251%,增速甚至高于北上廣深;在杭州,東南亞菜同樣是增長*快的菜系,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21%。
從數(shù)據(jù)上看,東南亞菜是一片正在快速上升的藍海市場,入局者相對較少,競爭對手不多,因而競爭成本也相對較低。但是,這片市場好做嗎?
新品迭出
打造經(jīng)典單品 細分趨勢明顯
東南亞菜進入國內的時間并不算短,其中以泰國菜*先為國人所熟知。創(chuàng)立于152 0173 3840的廣州蕉葉,以及1999年在上海開**家店的天泰,都算是國內東南亞菜的“***”。
早期國內的東南亞菜融合了東南亞各國飲食之長,是東南亞美食的大融合,這幾年則出現(xiàn)了明顯的細分趨勢。
**東南亞菜的地域、國別劃分更清晰了。泰國菜仍是東南亞菜的主力,占據(jù)著主要市場份額,但新加坡菜、越南菜、馬來西亞菜相繼“獨立”,表現(xiàn)出自己的風格。如口味清新的越南菜,在2012年以前全國均沒有一家成型且知名的連鎖品牌,隨著健康飲食需求增長,越南菜也有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2017年,深圳越品(美奈小館和越小品)獲得弘毅投資旗下的百福控股的戰(zhàn)略投資之后,這個菜系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直接帶出了國內一批越南菜餐廳。
其次,這些東南亞美食以單品為主打,細分出不少新單品。如泰國菜里的冬陰功湯、新加坡菜中的肉骨茶、越南菜里的檬粉、馬來西亞菜中的娘惹菜等。
以泰國冬陰功湯為鍋底的海鮮火鍋發(fā)展速度很快。以成都的集漁為代表,成立后短短3年內全國開店60余家,其以女性為目標群體,產(chǎn)品和活動都圍繞女性喜好設計,很快便成為網(wǎng)紅打卡餐廳。
還有去年入駐上海的松發(fā)肉骨茶,這個創(chuàng)立于1969年的新加坡肉骨茶品牌以大眾化的消費,加上**南洋懷舊風情的裝修,同樣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打卡。如今其已經(jīng)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開出9家店。
發(fā)展路徑
以輕餐化謀求快速拓張
東南亞菜的細分,讓消費者更清晰地認識了東南亞各國美食特征的同時,也迎合了當下國內餐飲輕量化發(fā)展的趨勢。
“整個菜系的發(fā)展越來越走時尚、輕餐飲路線,從產(chǎn)品和環(huán)境上‘變輕’,以便更容易復制,拓展成連鎖品牌。”美奈小館品牌總監(jiān)張蕓表示,“輕”是為了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與美奈小館精致越南菜定位不同,他們的另一個品牌越小品走的就是輕量化路線,以越南湯粉、經(jīng)典菜為主打,單店面積在100—200平方米,輕餐屬性明顯,更利于門店拓張。
泰國菜的代表廣州蕉葉也在探索輕量化路線。作為國內*早一批泰國菜餐廳之一,廣州蕉葉在環(huán)境、裝修、服務上仍是“還原泰國特色”,裝飾上保留大量泰國元素,店內定期有泰國人進行歌舞表演等,力圖為消費者營造一個沉浸式的消費環(huán)境。
近年,泰國菜不斷通過新品牌探索新模式,如聚焦和泰靚。兩者都主打新派泰國菜,聚焦以泰式早午茶為特色,泰靚則將泰國菜和西餐烹飪方式結合,精簡菜品,并配上時尚簡約的裝修風格,以迎合年輕人的視覺、味覺審美。
總的來說,東南亞菜輕量化一方面是市場的需求,年輕消費者對于過于沉重的文化傳輸不感興趣,就餐更傾向于選擇輕松、時尚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是品類發(fā)展的需求,輕裝上陣,才能跑得更快。
市場現(xiàn)狀
全國性連鎖品牌尚未出現(xiàn)
東南亞菜進入國內的時間雖然不晚,但至今沒有全國性連鎖品牌出現(xiàn),大部分品牌仍局限在區(qū)域市場發(fā)展。
泰國菜進入國內的時間早,消費認知、供應鏈等方面相對成熟,以廣州蕉葉、天泰、泰香米的連鎖門店*多。廣州、上海的泰國菜餐廳*多,且連鎖程度較高。
而新加坡菜則主要集中在上海,新加坡當?shù)刂惋嬈放菩氢鶗⒄鋵毢ur進入國內選的首站都是上海,而且星怡會一半門店都分布在上海,這就使得新加坡菜在當?shù)負碛凶銐虻恼J知和消費基礎。
“越南味·法國妝”的美奈小館,將越南當?shù)氐募页C牢叮Y合法式的裝修、擺設,以時尚、品質的方式呈現(xiàn),8家門店目前分布在深圳和廣州。而西貢媽媽則強調自己“三代相傳的家族秘方”,從選材到配方都按西貢當?shù)氐臉藴蕘恚T店分布在北京和上海。
東南亞菜品牌的區(qū)域性發(fā)展,一方面證明了這個品類正處于發(fā)展初期,仍有很大的市場發(fā)揮空間;另一方面證明了這個品類的不成熟,一些問題如果不解決,輕易入局只會危機四伏。
不足之處
認知度不高、人才不夠
張蕓認為,越來越多的東南亞菜餐廳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但這個市場是需要培育的,東南亞菜雖然看似是一盆香餑餑,但實際上整個市場都不成熟,要真正吃下并不容易。
市場認知度不高。中國旅游研究院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受中國游客歡迎的“一帶一路”國家中,以新馬泰、柬越、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國家處于**地位,游客則以80、90后為主。旅游者越來越多,增加了對東南亞市場的了解,但對東南亞菜的整體認知還不夠。
東南亞菜在做法上屬同宗同源,口味卻有很大差別,泰國菜調味重,越南菜偏酸,融合中、法風格,而新、馬一帶有很多中國移民,所以中國菜元素是新、馬菜有別于泰國菜的標志之一。
但消費者對各國菜在用料、手法、呈現(xiàn)上的差別認知明顯不足。比如很多人認為東南亞菜就是泰國菜,就是咖喱、冬陰功湯、豬頸肉,這就導致細分出來的各國菜初期發(fā)展艱難。
專業(yè)性人才不夠。專注東南亞菜研發(fā)10余年的歐陽師傅表示,部分東南亞菜餐廳面臨后廚人員缺乏的難題,給餐廳造成了不小的運營壓力。
此前深圳一家泰國餐廳,后廚是基配12個人,但餐廳始終招不到足夠人手,導致出餐效率大受影響。“生意每個月做130多萬,好的時候可以做到200萬,但壓力還是大。”
除了后廚專業(yè)人員缺乏,經(jīng)營者自身不夠專業(yè),也是限制品類發(fā)展和導致經(jīng)營失敗的重要原因。“一些原本專注于做越南菜的品牌,做著做著就把自己改變?yōu)闁|南亞料理或者亞洲料理。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做越南菜,不知道越南菜與泰國菜、新加坡菜的本質區(qū)別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推廣越南菜。”張蕓認為,整個品類專業(yè)化的人太少,很多人在還沒吃透東南亞菜或者其中一個國家的菜的情況下貿然進場,對市場長遠發(fā)展來說并不是好事。
供應鏈不夠成熟。做異國料理要凸顯產(chǎn)品特色和差異化,從原產(chǎn)地進口食材是主要途徑之一。然而對于剛開始發(fā)展的品類和餐廳而言,不成熟的供應鏈是起步階段的*大難題之一。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wǎng)注名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wǎng)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wǎng)注名來源于“百檢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wǎng)作品,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wǎng)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wǎng)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