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圖源Pixabay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一項美國研究表明,與幾乎不吃堅果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經常吃堅果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的可能性更低。
美國研究發現,每周吃至少5份(每份28克)堅果的糖尿病患者與每周攝入不超過一份堅果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患心臟病的可能性低17%。而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堅果也可能對心臟有好處。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堅果攝入量每周增加一份,便可使心臟病發病風險降低3%,心臟病死亡風險降低6%。
負責這項研究的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研究員劉剛(音譯)表示,“這些數據提供了新證據,支持將堅果納入健康飲食模式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和糖尿病患者過早死亡的提議。”
這項研究并非是旨在證明堅果是否或如何保護糖尿病患者免予心臟病危害的對照實驗。劉剛表示,但堅果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炎癥等方面,至少部分是由于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E和葉酸等堅果中的營養成分,以及鈣、鉀和鎂等礦物質。
然而,攝入堅果過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劉剛在郵件中寫道,“攝入少量堅果對心臟有益,但現如今理想攝入量是多少仍是未知。這項研究中超過一半的人根本沒有吃堅果。是否攝入堅果越多越好,這個問題需要在大范圍攝入堅果的人群中進行更多研究。盡管堅果的能量密度很高,但沒有證據表明頻繁地攝入堅果和體重增加之間存在關聯,這可能是因為攝入堅果會讓人產生飽腹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152 0173 3840名男性和女性的自我報告飲食調查問卷,調查問卷進行時間分別在這些參與者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之前和之后,并調查了他們幾年內攝入花生和樹生堅果的情況。
所有參與者都患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與衰老和肥胖有關,是糖尿病*常見的形式。在研究進行期間,有3336人被診斷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2567例心臟病和789例中風。共有5682人死亡,其中166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297人死于癌癥。
研究人員將其他導致心臟問題的風險因素納入考慮范圍,例如糖尿病患病時間、肥胖、飲食和運動習慣、藥物使用以及在確診糖尿病之前堅果攝入量等。即便如此,堅果仍然與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有關聯。
此外,與生長在地下的豆科植物花生相比,核桃、杏仁、巴西堅果、腰果、開心果、山核桃、澳洲堅果、榛子和松子等樹生堅果與心臟病風險降低的關聯更為密切。
西班牙一家醫院的埃米利奧·羅斯醫生表示,“樹生堅果對于心臟病更具抵御性的是因一些常見樹生堅果(如核桃、杏仁和榛子)的外皮大多具有抗氧化劑,人們一般帶皮食用這些堅果,而花生通常剝皮后食用。此外,花生通常是經過烤和腌制的,其過程中添加的鹽可能會抵消花生原始成分會發揮的一些積*作用。”
羅斯還建議,“每天一到一份半(28—42克)是理想的堅果食用量。實際上,*佳推薦量是一只手掌可握起的堅果(脫殼)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