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由于復合調味品直接決定菜品口味,這就需要不斷更新口味來迎合消費者需求,因此產品生命周期較傳統調味品更短,企業需要豐富產品線,并且有能力持續迭代。中餐菜系林立,根據沙利文的數據,復合調味品的收入占比中,火鍋和川菜*大,分別占13.7%和12.4%,粵菜和江浙菜發展程度低一些,收入占比為8.2%、6.3%,其他菜系收入占比5%以下,針對不同菜系都可以產出不同的復合調味品。
復合調味品本身的生產工藝并不難,比醬油之類的簡單,本質來說就是把各種料混合,上游原材料也不是壁壘。真正的壁壘在于配方,同樣是做火鍋底料,有的公司做得味道很好,有的就差些,這就需要研發實力。另一方面,復合調味品的產量比單一調味品(比如醬油)要少一個數量級,規模效應較弱。所以鮮有調味品大企業愿意重點布局,比如醬油龍頭海天味業至今沒有重視這一市場。
不過復合調味品的毛利率很高,在規模效益未充分釋放的情況下,已接近40%,雖然低于海天味業,但在消費品中已經不錯。如今,這個領域還沒有產生任何一個巨頭,可以讓消費者指定要買哪個品牌,這給創業公司快速打造爆款提供了機會。
如此來看,這個領域的創業大致有兩種路徑:一是去尋找下一個類似雞精或火鍋底料這種上百億元市場容量的大單品,然后在這個領域精耕細作,提升滲透率,做成品類**。目前魚類調味品具備這方面的潛力,像酸菜魚這樣的經典菜品(還包括椒麻魚等衍生品),市場教育已基本完成,有可能成為火鍋底料之后的一個較大單品。像已經上市的九毛九(太二酸菜魚),總市值有152 0173 3840億港元,但僅占細分市場的4.4%。預計中國酸菜魚市場2018—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3.7%。這類公司往往先從區域性做起,給B端餐廳供貨,有穩定的客戶和現金流,然后通過電商打造C端爆款,做成全國化,再向其他區域的線下輻射。但線下擴張肯定會遇到阻力,所以選品非常重要。因為中國不同地區的口味差異很大,在四川賣得好的產品,到了上海就不一定行。鋪線下如果動銷不好,很難堅持。所以從電商開始嘗試幾乎是**路徑。
二是平臺型公司,這種路徑類似三只松鼠,甚至不需要自己建廠,核心在于洞察年輕消費者需求以及運營能力。因為菜系林立,復合調味品細分品類太多,針對年輕人做飯的便捷需求,平臺型公司可以先打造一兩款爆品,然后迅速橫向擴張品類。可能每個單品的市場空間都不算很大,但加在一起就比較可觀。
從橫向擴張的角度來看,通過并購做大也是區域性復合調味品龍頭公司的一種選擇。因為毛利、凈利都不錯,現金流也穩定,通過資本杠桿去并購其他細分品類也是不錯的選擇,每并進一家公司就相當于多了一個口味,*終的巨頭如果運營整合得當,也將質地優良。
調味品龍頭公司平臺化的發展趨勢基本已經確定。無論是從海外的味之素(從味精起家)、龜甲萬(從醬油起家),*終都朝著品類多元化、市場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而國內的單一調味品公司,例如海天味業從醬油到蠔油、醬類等,中炬從醬油發展到雞精雞粉、蠔油、食用油等,也在走品類多元化路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像海天味業這樣的單一調味品巨頭,并不會很重視復合調味品市場。因為醬油市場規模可以非常大,然后以很高的動銷率鋪滿線下,毛利率更高。這種邏輯跟復合調味品還不太一樣,所以巨頭殺入的危險小很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