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腳步從未停歇。華為、海爾、格力、蘇寧等一大批民族品牌享譽世界,中國高鐵、5G等技術廣泛應用。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品牌日,體現政策上對品牌建設的高度重視以及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堅定決心。
縱觀食品行業,中國品牌的國際化其實仍有較大努力空間,但發展態勢和潛力值得期待。以奶粉行業為例,外資稱王的時代持續多年,而飛鶴等國產品牌正逐步擺脫外資品牌陰影,強勢崛起,打破固有格局。
圖源pixabay
放眼未來,中國奶粉能否像高鐵、5G等行業一樣,出現國際品牌呢?在筆者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量質齊飛”的中國奶粉市場
參照多家民族企業的發展軌跡,國際品牌的形成應有兩個考量:體量和質量。龐大體量能夠擁有足量資金,保障國際化布局、充足產能和市場推廣;過硬質量則得以樹立口碑,提高復購率和滿意度,鑄就品牌形象。目前的中國奶粉市場,儼然已經進入“量質齊飛”的時代。
體量上,中國是人口*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發展*快的嬰配粉市場之一。2016年以來,在二孩全面放開、城市化加速、消費升級等趨勢下,中國奶粉市場需求規模持續增加。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221億元,預計到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將近3000億元。
質量上,三聚氰胺危機后,中國奶粉經歷了不破不立的過程。從取消食品行業的國家**制度,到配方奶粉月月抽檢,從發布*嚴格嬰幼兒奶粉國家標準,到將嬰配粉納入特殊食品范疇、實行注冊制,中國奶粉的品質管控堪稱更嚴,也推動了整體國產品牌品質水漲船高。
在此背景下,國產品牌逐步崛起,在中國奶粉市場與外資品牌的較量中翻身。尼爾森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國產品牌飛鶴市占率達到13.3%。飛鶴近日發布的年報顯示,營收達到152 0173 3840.2億元,實現四連增。國產品牌無疑將是中國奶粉走向世界的中堅力量。
飛鶴的“臥薪嘗膽”與世界標準
過去10年是國產奶粉品牌的低谷,始終處于外資品牌的陰影之下。市場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降至冰點,外資品牌以幾倍于國外的價格定價,卻仍能暢銷中國市場。
不同于低谷期一些國內品牌倡行外資奶粉標桿,飛鶴始終潛心技術研發和品質錘煉,打造全產業鏈集群,走民族品牌自強之路。
隨著政策扶持和品質精進,國產品牌終迎撥云見日、云散月明之時。國產品牌正逐步打破消費者觀念桎梏,完成自我救贖。而此時,飛鶴的眼光已放得更遠,常年積累的實力和標準已逐步接軌國際。
技術研發上,飛鶴搭建兩國四地研發平臺,聚集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尋求技術突破。2019年飛鶴新獲乳蹸脂母乳化發明專利,在腦發育核心技術方面再進一程;研究論文被代表世界基礎學科研究高水準的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研發能力享譽國際。此外,飛鶴作為首批企業主持參與“十二五”、863等國家項目,建立中國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技術研發賦能飛鶴發展的同時,也在助推中國奶粉行業研發水平再上新臺階。
生產體系上,飛鶴引進WCM制造體系,以提升標準化和精細化生產效率。此外,飛鶴擁有高標準的檢測分析能力和技術水準,曾多次參加英國權威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均獲滿意評價。2020年飛鶴榮獲全球**制造大獎TPM獎,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獲得該獎項的嬰幼兒奶粉企業之一。
產品品質上,飛鶴始終堅守“更適合、更新鮮”的高標準,產品品質獲國際認可。公司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六連冠,連續3年入圍乳制品創新大獎,獲得中國乳業歷史性突破。
品牌打造上,飛鶴不斷積累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先后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嬰幼兒奶粉十大影響力品牌”和“中國品牌年度大獎No1(嬰幼兒奶粉行業)”,并入選Asiabrand等機構聯合評選的“亞洲品牌500強“”亞洲**品牌金獎”,在細分奶粉領域,飛鶴與全球品牌同臺競技,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品牌力量。同時,飛鶴不斷加大國際化多元布局,實力不斷擴充。
公司在2019年底登陸港股,奠定國內外資本加持基礎。截至3月底,市值已突破1200億港元。此外,公司收購美國VitaminWorld的零售保健業務,并在加拿大建造牛奶及羊奶嬰配粉工廠,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成建設及投產。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雄厚資金實力與多項世界標準的兼具,使飛鶴有了與外資品牌一爭高下的能力。在不滿足于國內市場時,飛鶴有充足資本無縫轉換,進軍海外。
也許,中國奶粉品牌揚威世界依然任重道遠,但以飛鶴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力量,已然昂首闊肩,行在路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