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時值中泰建交四十五周年、詩琳通公主學習中文四十年,1月11日,在中國農歷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由芭提雅市政府、孔子學院主辦的2020年“春節大聯歡”首站在泰國芭提雅市成功舉辦?;顒蝇F場,李錦記和孔子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烹飪教材》電子版。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常禹萌、芭提雅副市長隆那吉·億甲新、泰國教育部副秘書長撒尼·嚴戈賢、孔子學院總部駐泰國代表處事務代表王會昌等蒞臨儀式現場,并與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陳姝共同為電子教材發布儀式揭牌。當日,中國駐泰使館代表、泰國知名僑領、中泰企業界代表、師生、友好人士、漢語教師志愿者等近2000人參加了活動。
?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陳姝(前左)與孔子學院總部駐泰國代表處事務代表王會昌(前右)
共同啟動電子教材發布儀式
建交45年來,在中泰兩國領導人**下,中泰關系呈現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立體化的積*發展勢頭。當前“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工業4.0”政策對接的背景也為中泰經貿合作的發展創造難得的機遇。在推進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等“硬件”合作同時,更加重視和推動教育培訓、扶貧環保等“軟件”合作。
詩琳通公主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受到詩琳通公主的影響,泰國王宮秘書廳和公務廳學習漢語之風經年不衰。泰國王室對漢語的熱情和推崇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深深地影響了泰國普通民眾。目前,泰國有152 0173 384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生超過80萬人。
?陳姝(中左)與王會昌(中右)向志愿者代表贈送李錦記電子教材熊貓U盤
漢語教學在泰國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的辛勤付出??鬃訉W院是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場所,目前全球共有5000余名志愿者,其中超過1500名在泰國。泰國有16家孔子學院、21家孔子課堂,為促進中泰兩國友誼發揮著重要作用。李錦記希望在對孔子學院全球志愿者的關懷中盡一份力,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全球傳播。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美食文化更是千百年傳承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陳姝在發布儀式上表示,此次發布的電子教材是在李錦記與孔子學院2013年共同制作和發布的《中國烹飪教材》基礎上,將教材內甄選出的11道*具代表性的中國菜肴的做法拍攝成視頻,通過水墨畫、毛筆字、中國配樂和線描畫等藝術形式傳遞濃濃的中國文化韻味,以視頻和書本相結合的生動形式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魅力,供國內外烹飪愛好者學習交流。新版電子教材在原有的中、英、法、西四種語言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新增泰語版內容;而新版電子教材所寫入U盤的熊貓造型,正是李錦記產品在海外的突出標識,以此期待進一步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在海外的廣泛傳播。
陳姝進一步介紹稱,李錦記持續關懷志愿者和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貢獻力量由來已久。該教材完全免費,電子版更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以線上形式進行更廣泛、有效的傳播和分享,讓更多人受益。李錦記希望電子教材不僅能幫助志愿者提高廚藝、一解對故鄉美食的思念之情,更能在漢語教學中靈活選用,以美食傳遞文化、寓教于樂,進一步豐富全球孔子學院的教學內容??鬃訉W院學生亦能對照閱讀學習,有助于加深對漢語和中華文化的了解。
?2019年5月,坦桑尼亞漢語教師志愿者獲贈首批李錦記電子教材熊貓U盤
在此次電子教材正式發布前,2019年5月19日,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干事靜煒一行前往坦桑尼亞看望和慰問當地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并為他們送去電子版教材測試版。志愿者們使用后好評如潮。一名志愿者表示,能在海外吃上合胃口的中餐是她一直的心愿;烹飪教材通俗易懂,所選菜肴易烹飪、食材易采購,電子版更易傳播和分享給朋友,希望未來李錦記和孔院不斷豐富《中國烹飪教材》,讓中國味道香飄世界。
當日的發布儀式上,孔子學院總部駐泰國代表處事務代表王會昌**感謝李錦記多年以來在關懷志愿者、傳播中華飲食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他指出,李錦記以“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通過傳播舌尖上的美味,推動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此次電子教材的發布不僅豐富了漢語教師志愿者教學和文化傳播內容,也便于志愿者們更加全方位地展現中國飲食歷史悠久、制作精良、品類豐富的特色。希望通過中國烹飪及美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喜歡中國,孔子學院希望與李錦記一道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孔子學院總部駐泰國代表處事務代表王會昌(右)向李錦記致以感謝
值得一提的是,李錦記自2012年以來,已連續8年向全球近兩萬名漢語教師志愿者捐贈了方便醬料和中國烹飪教材,并舉辦志愿者攝影大賽、開設中式烹飪課堂、培訓志愿者,充分體現了李錦記“思己利人”的核心理念和企業文化。李錦記用味道傳情達意,用實際行動踐行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使命,無疑已成為一張閃亮世界的中國飲食名片。
李錦記攜手孔子學院第八年
孔子學院是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平臺,李錦記的使命是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攜手將中華飲食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是雙方共同的愿景。結合孔子學院在全球高度認知的文化平臺和李錦記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勢,李錦記不僅用家鄉的味道慰問漢語教師志愿者,更成為志愿者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得力助手。
作為首批支持的中資企業之一,李錦記與孔子學院的戰略合作已經走過八個年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鼓勵社會組織、中資機構等參與孔子學院建設。作為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自2012年起與孔子學院不斷嘗試多種合作模式,結合自身在海外市場的優勢,從捐贈方式、慰問形式到禮品內容都進行了升級。在合作過程中,李錦記與中外伙伴形成了良好互動,并與海外孔子學院持續探討長期合作模式、不斷深化升級。
2013年7月,李錦記與孔子學院共同制作和發布了《中國烹飪教材》,通過這些教材幫助漢語教師志愿者學習中餐烹飪技藝,并完善豐富全球孔子學院教學課程。2014年9月,李錦記受邀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孔子學院日”啟動儀式。2015年12月,李錦記再次出席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屆孔子學院大會。
至2016年,在與孔子學院的合作中,李錦記開始向海外漢語教師志愿者捐贈具有當地特色、并且本地采購的醬料產品。同年12月,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崗中培訓中,李錦記向志愿者贈送了200多份有當地特色的李錦記醬料產品,成功開啟了全新的海外捐贈模式。
2017年,李錦記隨孔子學院一起,先后來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緬甸、法國和西班牙,為當地漢語教師志愿者帶去家鄉的味道。李錦記提供的在本地采購、適應當地食材烹飪需要的“本地貨”,受到廣大志愿者的歡迎。從2018年至今,李錦記的公益足跡已經遍布四大洲,為毛里求斯、柬埔寨、智利、英國、烏克蘭等國當地的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捐贈品種豐富、易于烹飪的醬料。
從“思利及人”到“可持續發展”
除了對孔子學院八年來的公益捐贈項目,在2011年,讓李錦記自豪的“希望廚師”項目也正式啟動。該項目由李錦記發起,旨在資助經濟欠發達地區有志青年學廚圓夢、為中餐業發展培養未來之星。通過九年來的不懈努力,李錦記走出了一條“扶志+扶智”的“精準扶貧”公益之路。
近些年,李錦記還相繼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2017年廈門金磚會晤等國際盛事的指定調味品。如今,李錦記的200多款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做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這70年,也是李錦記這個百年民族品牌鑄就輝煌傳奇的70年。70年來,李錦記堅守“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抓住歷史機遇,延續輝煌、造福社會。從1888年李錦裳在廣東珠海南水開設一家小茶寮、無心偶得發明蠔油,到發展成為如今擁有200多款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醬料集團,132年來,尤其是進入中國內地的這20多年,李錦記的“思利及人”在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上體現得****。
李錦記的2019年
回首2019年,李錦記的初心從未改變,持續秉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繼2018年亮相首屆進博會后,2019年連續第二年參加上海進博會,并獲得各方的廣泛關注。2019年3月,李錦記通過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審核,獲得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范基地創建單位榮譽稱號。2019年8月,在新華網“調味料品牌影響力排行”中,李錦記位列**。這些榮譽是對李錦記一如既往堅守“100-1=0”產品品質管理理念*大的認可和鼓勵。
在秉承“永遠創業精神”的同時,李錦記密切關注市場需求,積*響應減鹽號召,與各級政府機構、協會以及行業專家學者溝通交流,為廣大消費者推出安全、健康和美味的減鹽產品,以切實舉措助力健康中國行動。由于在減鹽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2019年8月,李錦記受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邀請出席第八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
2019年,李錦記還先后榮獲了“壯麗70年·祖國與公益踐行者”、“2019年度中國公益企業”、2019中國財經峰會“匠心品質獎”等多項殊榮,這是對李錦記過去一年的*大肯定,更是對李錦記未來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強大激勵。
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李惠中對于本次與孔子學院聯合發布電子版《中國烹飪教材》表示祝賀,并指出: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是李錦記的責任,而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促進全球范圍內中餐的繁榮,是李錦記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邁入2020年,李錦記將繼續堅守“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品質為重,造福社會,并期待未來能夠在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做出更大貢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