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疫情仿佛拉住了我們匆忙的腳步,過上了曾經夢寐以求的“宅家”生活。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在中國各地肆虐與蔓延,而導致這場災難*可能的罪魁禍首---“野味”一度成為眾矢之的。
圖片來源/2020 Maurizio De Angelis
1、科學研究直指野味
在武漢,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與死亡病例與日激增,相繼引發了全國各地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終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目前,疫情發展時刻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疫情發生以來,從追蹤病因、到追蹤病毒、再到追蹤病毒的源頭......一直撲朔迷離。經過科研團隊追蹤病例分析,以及媒體探訪華南水果海鮮市場,雖然目前尚無完全定論,但基本鎖定了本次疫情與“野味”密切相關。
?
2020年2月3日,Nature加快審稿發表了兩篇有關疫情研究的科學論文。分別是來自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的《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以及來自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團隊的《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
圖片來源/Nature
兩篇文章通過科學論證初步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宿主來源*有可能是蝙蝠,以及該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Ⅱ(ACE2)。
?
目前,研究人員幾乎可以確認,2003年的SARA病毒、此前中東的MERS病毒和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初來源于蝙蝠。對2019-nCoV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病毒RNA序列與一種存在于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相似度高達96%。
今日,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獸醫的*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圖片來源/@沸點新聞
“病從口入,真得不要再吃野生動物了”這是廣大網友此刻發出的*真誠的呼吁。
?
2、野生動物引發的全球疫情
》》野味調查
據百度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搜索大數據顯示: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對“野味”的搜索關注達到了近10年的歷史峰值,其中穿山甲、豪豬的搜索量占比近5成。從地區來看,野味在民間肆意生長,其中:廣東、浙江、四川、湖南、山東五地的人偏好野味。
來源/百度&央視三農
》》野味的潛在危害
?
據研究,世界上有超過75%的新發傳染病是來源于動物的。在已知的152 0173 3840種人類病原體中,有62%是人獸共患病。雖然野生動物表示:我已經很努力地長得不像食品了,但還是抵擋不住野味販賣的“黑色產業鏈”。
?
“這么惡心,怎么能下得了口!”網友紛紛感嘆。在央視今日播出的以“禁食野味”為主題的法治在線中,一位由生吃蛇膽而導致自己腦中生長“蟲窩”的患者表示:“我當時不知道啊”。
?
確實,對野生動物特別是它們身上攜帶的病毒認知不夠是人類食用野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見野生動物攜帶病毒及潛在危害:
》》野味引發的疫情
?
近年來,世界各地新發傳染病越來越頻繁。1981-2002的21年間我國大約發生了10種新發傳染病,而此后的13年我國發生了“非典”、甲流、禽流感等13種疫情較大的新發傳染病,超過70%的發病原因來源于動物。
來源/新京報?
3、野味在中國的監管
?
a.監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
三有野生動物: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陸生野生動物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
b.懲罰《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
《刑法》
?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了《市場監管總局 農業農村部 國家林草局關于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2020年第4號)。
全國各地相關部門強化了野生動物的監督與管控,實地查處了非法進行野生動物交易的多起案件。
圖片來源/國家生態網首頁動態
疫情帶給我們更多地是反思,人類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拒絕野味≠殘害動物,“槍響之后沒有贏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