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脊尾白蝦,又名白蝦、小白蝦、五須蝦、青蝦、絨蝦、迎春蝦等,系熱溫帶海區底棲蝦類,以黃渤海產量*高。脊尾白蝦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黃色,故也有“金鉤海米”之稱;其卵可制成蝦籽,也是上乘的海味干品。脊尾白蝦具有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肉質鮮美、養殖經濟效益好等優勢,是非常有潛力的增養殖蝦類品種。隨著沿海灘涂的開發,養殖面積迅速擴大,脊尾白蝦目前已成為池塘單養、魚蝦貝類混養和蝦池秋冬季養殖的重要品種,有報道稱,脊尾白蝦養殖產量已達我國東部沿海混養池塘總產量的1/3以上。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及啟東市慶健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歷時5年聯合選育的脊尾白蝦新品種“科蘇紅1號”(品種登記號GS-01-004-2017),正式獲得農業農村部的官方認定,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翱铺K紅1號”選育團隊的骨干成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成松副研究員介紹了這個新品種。
筆者:介紹一下“科蘇紅1號”的選育過程。張成松:自2012年開始,我們將在江蘇南通地區養殖的脊尾白蝦中獲得的非常稀有的體色為紅色的脊尾白蝦,通過分子生物學鑒定明確其為脊尾白蝦的突變個體。利用定向交配技術產生紅色后代,進一步將紅色后代養殖到成體之后,根據紅色體色深淺并結合個體規格進行留種,到2015年底,通過連續4代的群體選育,獲得了紅色性狀穩定遺傳的脊尾白蝦選育群體,將其命名為脊尾白蝦“科蘇紅1號”。通過定性分析紅色個體中的色素物質,發現該紅色物質主要為游離態蝦青素。
筆者:為何要選紅色的?
張成松:由于目前脊尾白蝦的養殖種苗主要來源于海區納苗或池塘養殖后留種用于下年度的養殖,尚無良種可言。隨著養殖規模的逐年擴大,缺乏穩定的苗種供應、良種匱乏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開展具有優良性狀的脊尾白蝦新品系研究勢在必行。為此,我們科研團隊于2012年正式開始了脊尾白蝦的育種工作,也是在這一年我們首次在野生群體中發現了體色為紅色的脊尾白蝦,測定了這種體色的脊尾白蝦中營養物質的組成,結果非常出乎我們的意料,發現其中的蝦青素含量特別高,營養價值很高,這恰好符合產業對高品質蝦類的需求,因而我們決定對其遺傳模式進行研究,通過定向交配的方式將紅色體色性狀固定下來,通過擴大種群規模,結合對體色性狀和個體規格的選育獲得了紅色體色性狀穩定遺傳的脊尾白蝦新品種“科蘇紅1號”。
筆者:“科蘇紅1號”的特點及優勢在哪里?張成松:“科蘇紅1號”的主要優勢有三個:一是通體紅色,富含總類胡蘿卜素及蝦青素,為高營養價值、高附加值的養殖新品種;二是低氧耐受性高,抗逆能力顯著加強;三是市場接受度好,市場售價較未選育脊尾白蝦提高一倍以上。
筆者:蝦青素的營養保健功能有哪些?
張成松:蝦青素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活性*強的天然抗氧化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大約為維生素C的6000倍、花青素的700倍,具有明顯的抗衰老功效。此外,蝦青素還是**能夠通過血腦屏障的一種類胡蘿卜素物質,在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需要說明一點是:蝦青素是蝦蟹類甲殼動物體內主要的色素物質,但其分布主要在頭胸部及甲殼等下腳料中,可食用部分——肌肉中的含量較低,而“科蘇紅1號”蝦青素的分布為全身性的,腹部肌肉呈紅色,其中的蝦青素含量較高,因此,吃脊尾白蝦“科蘇紅1號”的保健功能較普通蝦更強。
筆者:如何推廣“科蘇紅1號”?張成松:大家對這個新品種了解得不多,目前養殖的規模還較小。我相信,由于這個新品種的高營養和保健價值,其市場認可度會越來越高。有些消費者以前從沒聽說過或沒見過這種體色的蝦,所以他們可能會驚奇為何會有這種顏色的蝦,這種顏色的蝦好嗎?在這里,我們想告訴廣大消費者:脊尾白蝦“科蘇紅1號”是通過農村農業部認定的水產新品種,是以體色性狀發生自然突變的脊尾白蝦為親本通過人工選育培育而成,其紅色體色是其體內積累的高含量游離蝦青素的存在引起的,這種高含量的游離蝦青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保健功能。今年我們會加強這個新品種的推廣工作,畢竟這是一種高顏值、高營養保健價值和高抗逆能力的蝦類,從養殖特性和營養品質方面都是非常有優勢的。
筆者:目前推廣面積有多大?
張成松:目養殖規模還較小,主要是在江蘇地區,以后我們會加大在我國其他地區的養殖推廣力度。
筆者:養殖“科蘇紅1號”的技術要求?
張成松:脊尾白蝦“科蘇紅1號”適合我國廣大沿海及灘涂地區養殖,適宜養殖鹽度為2‰~40‰。目前,脊尾白蝦的主要養殖模式為混養,如蝦蟹混養、蝦貝混養等。其中,蝦蟹混養模式是應用*廣泛的模式之一。
脊尾白蝦與三疣梭子蟹混養的模式:池塘面積一般在10畝~15畝,池周建有環溝。常規的清塘消毒肥水后投放種苗,若4月中下旬投放親蝦,則每畝水面投放“科蘇紅1號”親蝦0.75公斤~1.0公斤;若6月中下旬投放親蝦,則每畝水面投放親蝦1.5公斤~2.0公斤;若投放苗種,可在7月上旬每畝投放“科蘇紅1號”苗種5萬~6萬尾。5月上旬每畝水面投放III期三疣梭子蟹(152 0173 3840只~3000只/公斤),幼蟹每畝放養2000只~2500只。脊尾白蝦親蝦或苗種投放后,水體pH值應控制在7.8~9.0;溶解氧濃度應維持在4.0毫克/升以上;體長大于2厘米時開始投喂餌料,餌料為冰凍小麻蝦及面粉(比例1:1)自制餌料或商品飼料,日投喂量為蝦體總重的5%~10%。脊尾白蝦體長5厘米左右可以起捕上市,梭子蟹體重200克左右可以起捕,收獲時間可根據市場的需求確定。
筆者:養殖過程中主要病害?
張成松:“科蘇紅1號”新品種養殖過程中的主要病害同一般脊尾白蝦一樣,包括病毒性疾?。ㄈ绨装邨U狀病毒?。┖图毦约膊。ㄈ绺我认賶乃啦?、黑鰓?。﹥纱箢悾怯捎谛缕贩N耐低氧能力強,因而在抗逆性方面會優于普通的脊尾白蝦。
筆者:養殖效益怎么樣?
張成松:脊尾白蝦主要養殖地區為江蘇和浙江,占全國脊尾白蝦養殖面積的90%以上,也有專門的收購商,出池價較高,以江蘇省啟東地區為例,蝦蟹養殖模式下脊尾白蝦和梭子蟹的平均產量在400斤和60斤左右,如果紅蝦出塘價以50元/斤、梭子蟹以80元/斤計算,則畝產值為2.48萬元/畝,扣除塘租、苗種、餌料、水電及漁藥等必要開支8000元/畝,則每畝純收入為1.7萬元/畝,經濟效益非??捎^。與普通脊尾白蝦養殖池塘(畝產值1.28萬元,純收入0.48萬元)相比,畝產值效益有望提高一倍左右,而純收入有望提高3倍以上。
脊尾白蝦本身是一種廣溫、廣鹽的經濟物種,在我國沿海廣泛分布,適合我國廣大沿海及灘涂地區養殖。在江浙以外地區,由于原來的養殖規模較小,還沒有形成專門的產業鏈,暫時沒有專門的收購商,市場規模不大,消費市場較小,但是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步培育,“科蘇紅1號”的養殖和消費市場前景看好。另外,從現在消費看,“科蘇紅1號”由于較高濃度蝦青素的存在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所以只要市場培育起來了養殖效益會改善很多,前景非??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