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食品商務網訊 4月12-13日,由Foodaily每日食品網主辦的“2017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品鑒(FBIC)”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歡聚”和“創新”為主題,云集包括瑪氏、恒天然、嘉吉、杜邦營養與健康、東阿阿膠在內的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大咖,共同探討*具價值的產品概念和創新靈感,洞察2017年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流行趨勢和動態前沿。
本次食品飲料創新品鑒分乳品/餐飲、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烘焙等三大主題,食品商務網的記者也參與了這次盛會,對目前食品飲料行業的創新與發展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專家們對全球軟飲料發展趨勢的解讀!
?
全球軟飲料品類趨勢預測
來自Globaldata的專家給出了未來五年內全球軟飲料市場的品類趨勢預測。專家指出,2016-2021年間,按市場容量,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德國將成為全球五大軟飲料市場,其中美國以1152 0173 3840萬升位居**,中國和巴西以980萬升緊隨其后。這五大市場中,中國市場的增速將達到5.1%,蘊藏著無限的活力與生機。同時,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卡塔爾、越南將成為軟飲料市場增長速度*快的五個國家,印度增幅高達11.2%。可見,欠發達地區是未來飲料市場的主要發展對象。
另外,從品類上來看,能量飲料將以7.9%的增長幅度成為發展*快的飲料分類,瓶裝水以6.2%緊隨其后,接下來則是即飲茶(4.7%)、即飲咖啡(3.3%)、碳酸飲料(2.1%)、果汁(1.2%)。隨著消費者健康觀念的提升,能量飲料、瓶裝水和茶飲將搶占傳統碳酸飲料和果汁的市場份額,而即飲咖啡作為目前市場上還不常見的品類,也將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
2017全球軟飲料七大創新趨勢
Globaldata專家還預測2017年的全球軟飲料市場會出現以下的創新趨勢:
健康補水
對糖的排斥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已經達到了臨界點,“更有利于您的健康”已從非必要星過渡到必要性,而西方國家逐漸開始征收高額糖稅,也使得企業必須開始減少飲料的糖分。
對此,飲料企業可以開發不含糖的功能型飲料來提供額外的維生素和健康物質,在包裝上強調“天然、純凈、無添加”的屬性,或者使用天然甜的成分,如椰子水、楓樹水來減少飲料的整體含糖量。
腸道健康
消化系統健康逐漸成為關注焦點,**益生菌飲料和飲用醋等有利于躺倒健康的飲料的創新。飲料企業可以使用益生菌和發酵方法來開發有助于消化的飲料,或者將菊粉、功能糖等膳食纖維加入軟飲料中,以促進消化增加飽腹感,另外,還可以添加果醋成分來促進腸道健康。
成人化
越來越多的人避免酒精飲料推動了對更高端成人軟飲料的需求,這些飲料適合通常與飲酒有關的場合。
因此,使用模仿酒類包裝設計的軟飲料將作為理想的酒類替代品,使用“工藝”和“釀造”等術語,也可以樹立一個成人形象和更真實的感覺。目前,國內市場上代酒飲料市場還有待開發。
FBIC現場展示的創新產品
“冷”成為熱門之選
“冷”這個字由于其感官含義和健康內涵而在軟飲料中變得日益流行,無論是冷泡茶、冷泡咖啡還是冷榨果汁,都成為了消費者的熱門之選。
小茗同學冷泡茶打響了國內飲料“冷泡”這個概念,取得了*大的成功。冷泡這一概念某種意義上就是品質和高端的代名詞,現在HPP冷榨果汁的興起更是推動了高端果汁行業的發展。企業可以在包裝上強調天然、新鮮、純凈來表現“冷”的優勢和好處。
咸味和香料
由于人們排斥糖和人工甜味劑,因此咸味和辛辣味道正走向口味創新的前沿。目前已有不少飲料企業添加了生姜和姜黃等辛辣香料,不光是對口味進行創新,這兩種香料本身也是健康原料,可以讓消費者更好地接受。還有很多歐美企業已經開發了辣味飲料,對于喜歡嘗試新口味和追求個性的年輕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含鹽分的咸味運動飲料是補充水分和能量的好幫手,而在創新理念驅動下,咸味還可以和甜味相結合,如蔬菜+水果的方式來在不影響口味的情況下減少飲料的含糖量。
FBIC現場展示的創新產品
添加風味
風味水等口味微妙的飲料可滿足愉悅感官的需求,并且無需添加糖或甜味劑。
普通礦泉水雖然能夠在夏日炎炎下起到解渴的作用,但是平淡的味道被挑剔的消費者漸漸感到厭倦。同時,消費者又擔心果汁較高的卡路里含量和不夠爽快的口感,于是添加水果的風味水飲料開始大展身手。
植物能量
隨著消費者對天然綠色的植物成分越來越親淶,使用植物、草本和堅果乳品配置的飲料成為了市場的新寵。企業可以開發“純植物”的軟飲料來符合純天然、純凈的定位,也可以在咖啡中使用基于植物的成分,如杏仁核桃汁來代替牛奶,來展現不含動物成分的形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